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佛系鄧石如——釣雨耕煙度平生

佛系鄧石如——釣雨耕煙度平生

不知道小夥伴有沒有去過兩鄧故居,這兩鄧一個是鄧稼先,另一個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主人公——鄧石如。

生平簡介

鄧石如(1743—1805),原名琰,避清仁宗諱,更名石如,字頑伯,自號完白山人、龍山樵人、籍游道人等。懷寧縣白麟畈(今宜秀區五橫鄉白麟村)鄧家大屋人。是我國傑出的書法家、篆刻家。

鄧石如出生於清寒書香門第,祖、父均酷愛書畫,皆以布衣終老窮廬。鄧石如9 歲隨父讀書,10歲輟學,14歲「以貧故,不能從學,逐村童采樵、販餅餌,負之轉鬻」。

然而在其祖父和父親的影響下,對書法、金石、詩文有濃厚的興趣,並有長足進步。17歲時,為「瀟洒老人」作《雪浪齋銘並序》篆書,即博時人好評,自此踏上書刻藝術之路。

乾隆三十九年(1774)他在壽州教書時,常為壽春循理書院諸生刻印和以小篆書寫扇面,深得書院主講梁獻賞識,遂推薦他到金陵(今南京)舉人梅謬家學習。

乾隆五十五年秋,鄧石如受曹文埴邀請至北京。其字為書法家劉文清、鑒賞家陸錫熊所見,大為驚異,評論說:「千數百年無此作矣。」 後遭內閣學士翁方綱為代表的書家排擠,被迫「頓躓出都」。

乾隆五十九年(1794),鄧石如由武昌回故里,買田40畝,建屋一棟,並親書 「鐵硯山房」 匾額置於門首。他常將書刻售資救濟鄉人,貧不能葬者,都儘力資助。

此後10年間,鄧石如常游於南京、揚州、蘇州、杭州等地。60歲時,他游京口,結識包世臣,授書三年,並以書法要訣示曰:「疏處可以走馬,密處不使透風,常計白以當黑,奇趣乃出。」

清嘉慶十年(1805),鄧石如得知涇縣有8塊碑需以大篆、小篆、分書、行楷各體書寫,慨然應邀,僅書一碑因病而歸,陰曆10月卒於家。

作品成就

題字

處世勞塵事:傳家寶舊書。——題蘇州寒山寺碑廊

事業垂千古;馨香薦四時。——墨跡

座上南華秋水;屏間北苑春山。——自題

萬花盛處松千尺;群鳥唱中鶴一聲。——自題

開卷神遊千載上;望簾心在萬山中。——自題

好書悟後三更月;良友來時四座春。自題

涉水跋山,來瀉兩行寒士淚;臨風對月,常懷一片故人心。——挽曹文埴

周圍積奇石几層,月色夾空,如窺古澗;其地有高松百尺,綠蔭翳日,時到異人。——題揚州瘦西湖小金山草堂

茅屋八九間,釣雨耕煙,須信富不如貧,貴不如賤;

竹書千萬字,灌花釀酒,益知安自宜樂,閑自宜清。——述懷

容人卻侮,謹身卻病,小飲卻愁,少思卻夢,種花卻俗,焚香卻穢;

靜坐補勞,獨宿補虛,節用補貧,為善補過,息忿補氣,寡言補煩。——自題草堂

長七尺大身軀,享不得利祿,享不得功名,徒抱那斷簡殘編,有何味也;

這一塊臭皮囊,要什麼衣裳,要什麼棺槨,不如投荒郊野草,豈不快哉。——自挽


《江流有聲 斷岸千尺》、《我書意造本無法》、《淫讀古文 日聞異言》、《家在四靈山水間》、《意與古會》、《筆歌墨舞》、《城一日長》、《靈石山長》、《春涯》、《半千閣》《完白山人篆刻偶存》


《游五園詩》、《篆書文軸》、《篆書中堂》、《隸書四條屏》、《隸屬七言聯》、《隸書節錄文心雕龍》、《陳寄鶴書》

名家點評

劉墉陸錫熊:「千數百年無此作矣。」

曹文值:「此江南高士鄧先生也,其四體書皆為國朝第一。」

包世臣:《藝舟雙楫》:神品第一

趙之謙:「國朝人書以山人為第一,山人以隸書為第一;山人篆書筆筆從隸書出,其自謂不及少溫當在此,然此正自越少溫,善易者不言易,作詩必是詩,定知非詩人,皆一理。」

沙孟海:《近三百年的書學》:「清代書人,公推為卓然大家的,不是東閣學士劉墉,也不是內閣學士翁方綱,偏偏是那位藤杖芒鞋的鄧石如。」

性格特點

鄧石如身材高大,胸前飄一綹長長的美髯,遇人落落,性格耿介,無所合,無款曲,無媚骨,無俗氣,稱得上頂天立地的一個偉男子。

因為其祖輩出身寒微,枯老窮廬,他的一生更備嘗人間的酸甜苦辣,過著「采樵販餅餌,日以其贏以自給」的生活。他以「山人」自居,於荒江老屋中高卧,把功名兩字都忘記了。

他的好友、桐城派散文大家姚鼐曾給他寫過這樣一副對聯:

茅屋八九間釣雨耕煙須信富不如貧貴不如賤;

竹書千萬字灌花釀酒益知安自宜樂閑自宜清。

不慕富貴而自然雋永,不鬧情緒而曠達平和。釣雨耕煙,灌花釀酒的人生,洗去的是庸脂俗粉,塵泥污垢,浸潤出來的卻是經史子集里的書卷氣質和一身的仙風道骨。

於人,互為表裡,安身立命,也可以「隨心所欲不逾矩」了。人生一達這種境界,藝術的深沉和久遠便應運而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安慶微城市 的精彩文章:

你好,welcome to 安慶
古詩詞里的安慶到底有多美

TAG:安慶微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