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三月初三真武大帝誕辰,披髮祖師仗劍顯威靈

三月初三真武大帝誕辰,披髮祖師仗劍顯威靈

真武大帝又稱玄武大帝、九天盪魔祖師、無量祖師、三元都總管、九天游奕使、佐天罡北極右垣大將軍、協運真君、治世福神、玉虛師相、玄天上帝、金闕化身盪魔天尊等,全稱「祖師北極法主真武佑聖靈應真君玄天上帝」,尊居元和遷校府。真武大帝是北方之神,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中國道教四大名山中的武當山,便是真武大帝的應化道場。

真武大帝,形象非常威武,其身長百尺,披散著頭髮,金鎖甲胄,腳下踏著五色靈龜,按劍而立,眼如電光,身邊侍立著龜蛇二將等。道經中稱他為「鎮天真武靈應佑聖帝君」,簡稱「真武帝君」。中國民間稱盪魔天尊、報恩祖師、披髮祖師。

《元始天尊說北方真武妙經》中提到,真武帝君原來是凈樂國太子,生而神靈,察微知運。長大成人後十分勇猛,唯務修行,發誓要除盡天下妖魔,不願繼承王位。後遇紫虛元君,授以無上秘道,又遇天神授以寶劍。祖師入武當(太和山)修鍊,居二十四年功成圓滿,白日飛升。玉帝敕令其鎮守北方,統攝玄武之位,並將太和山易名為武當山,意思是「非玄武不足以當(擋)之」。

據《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記載: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化身,托生於大羅境上無欲天宮,凈樂國王善勝皇后之子。皇后夢而吞日,覺而懷孕,經一十四月及四百餘辰,降誕於王宮凈樂宮。後既長成,遂舍家辭父母,入武當山修道,歷四十二年功成果滿,白日升天。玉皇有詔,封為太玄,鎮於北方。

《佑聖咒》稱真武大帝是「太陰化生,水位之精。虛危上應,龜蛇合形。周行六合,威懾萬靈」。因此,真武大帝屬水,當能治水降火,解除水火之患。明代宮內多建真武廟就為祈免水火之災。明成祖崇奉真武,御用的監、局、司、廠、庫等衙門中,都建有真武廟,供奉真武大帝像。永樂十年(1412年)又命隆平侯張信率軍夫二十多萬人大建武當山宮觀群,使武當山真武大帝的香火達到了鼎盛。

真武原為玄武,關於玄武更名為真武的原因,眾說紛紜。一說為避宋真宗的諱(宋真宗曾名玄休、玄侃),此說見於《集說詮真》等書中,另一說為避趙宋「聖祖」趙玄朗的諱,此說見於《朱子語類》中。

北宋時期,真武的形象仍是龜蛇。到了南宋,真武人格化的傳說開始日益繁盛。宋太祖時,已有真武、天蓬等四聖為天上大將之說。宋高承《事物紀原》中即記載了宋真宗天禧(1017—1022年)元年(1017年),「營中有卒見龜蛇者,軍士因建真武堂。二年閏四月,泉涌堂側,汲不渴,民疾疫者,飲之多愈」。真宗聞言,下詔建觀,賜名「祥源」,真武大帝的信仰也自此開始普及起來。《道藏》、《續文獻通考》、《三教搜神大全》、《歷代神仙通鑒》等書中,均載有諸多有關真武身世的傳說和神異故事。

明代是真武大帝聲勢顯赫、民間信仰最為普遍的時期。明朝初期,朱元璋的兒子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變」,奪取了王位。傳說在燕王的整個行動中,真武大帝都曾顯靈相助,因此朱棣登基後,即下詔特封真武為「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並大規模地修建武當山的宮觀廟堂,建成八宮二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廟、三十九橋、十二亭的龐大道教建築群,使武當山成為舉世聞名的道教聖地,並在天柱峰頂修建「金殿」,奉祀真武大帝神像。因帝王的大力提倡,真武大帝的信仰在明代達到了鼎盛階段,宮廷內和民間普遍修建了大量的真武廟。

現在廟內供奉真武大帝,一般為披髮跣足,端坐於殿堂之上,旁邊塑有龜、蛇二將,或金童、玉女。據說前者是護衛大神,後者專替真武記錄三界中的善惡功過。

真武寶誥:

志心皈命禮:

混元六天,傳法教主。修真悟道,濟度群迷。普為眾生,消除災障。八十二化,三教祖師。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三元都總管,九天游弈使。左天罡北極,右垣大將軍。鎮天助順,真武靈應。福德衍慶,仁慈正烈。協運真君,治世福神。玉虛師相,玄天上帝。金闕化身,盪魔天尊。

(道教之音編輯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之音 的精彩文章:

清明祭祀,體現的正是返璞歸真的道教情愫
開始後不停止,結束時不後悔

TAG:道教之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