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對親近的人發脾氣,是一種最高級的教養

不對親近的人發脾氣,是一種最高級的教養

關注琬讀,只為找尋那些靈魂相似的人...

GIF

作者 | 七君

寶貝 (in a day)

 my life will…

張懸 

00:00/00:00

01

法國作家拉伯雷曾說:「人和人之間,最痛心的事莫過於在你認為理應獲得善意的地方,卻遭受了煩擾和損害。」

人活一世,飽經社會與歲月的摧殘,沒有親近之人的關心與支持,難以歡笑著直面磨難。但我們收穫了他們善意,卻往往忘記給予他們對等的禮遇。

我們,在外人面前畢恭畢敬、彬彬有禮,在他們面前卻常常口無遮攔、肆無忌憚,讓他們遭受了太多的煩擾和損害。

史鐵生雙腿癱瘓之後,脾氣變得喜怒無常,經常對母親發脾氣,倔強地對抗。

母親即使身患肝病,口吐鮮血,心裡口裡記掛著的還是自己的兒子。

後來母親死了,史鐵生才突然醒悟:

「我真是多麼希望我的母親還活著。

這倔強只留給我痛悔,絲毫也沒有驕傲。

我真想告誡所有長大了的男孩子,千萬不要跟母親來這套倔強,我已經懂了,可我已經來不及了。」

如果我們淪落到要讓家人難堪來獲得滿足,那麼我們就是一個大寫的弱者了。

「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在親近的人面前,我們感到安全,於是我們依仗著他們對我們的愛與關心,越發有恃無恐,越發放肆,知道就算今天對他們惡言相向,明天也會被輕易地原諒。

02

美國的兒科醫生兼心理學家吉諾特在《孩子,把你的手給我》這本書里曾說,我們應該把孩子當成客人。

因為假如今天你家的客人忘記帶傘,你不會走上去對他大發脾氣,進而說一串尖酸刻薄,夾槍帶棒的話:你怎麼回事?每次都要丟東西,不是這個就是那個。

你怎麼就不能像某某某啊。你都四十多歲了,怎麼不長點記性?

我敢說,你的頭如果不是長在肩膀上,你會把頭都弄丟。就你那樣連一把傘都管不好的人能有什麼出息!

我們什麼也不會說,只會禮貌地微笑,馬上把傘送到客人面前:您的傘,走好,再見!

我們常常把毒舌留給親近的人,把優雅留給陌生人,因為我們的心裡有陌生人和親人之分。

事實上,別人是不分陌生人和親人的,除了自己都是別人。那些以「為你好」的名義,對別人發的脾氣其實都是教養不夠的表現。

菜根譚里說:家庭有個真佛,日用有種真道,人能誠心和氣,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間形骸兩釋,意氣交流勝於調息觀心萬倍矣。

意思是說家庭生活應該遵循一個原則,人與人之間要心平氣和,坦誠相見,以愉快的態度和溫煦的言辭相待。

最親近的人之間感情融洽,沒有隔閡,意氣相投,這比嘴上說說要修身養性,觀心內省強萬倍。

這正應了這句話刻進骨子裡的教養是不對親近的人發脾氣。

03

「別tm跟我分析什麼對錯,老子在家就是天。」

「如果不是你那麼蠢,我tm的需要在外面這麼累嗎?」

「滾。」

這是昨晚打車回家的時候,聽到一位中年司機師傅說的話。對話中,他不斷痛斥著電話那頭的人,言辭激烈。而我雖無法確認與他通話的是誰,卻能確定對方一定是他親近的人。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有太多人都會把最差的脾氣留給最親的人。

楊瀾曾經問過周國平:為什麼我們都把好脾氣留給外人,卻把壞脾氣留給最愛的人?

連這位一向儒雅的哲學家也說:這個錯誤,我也常常犯。

平常在外面要裝作彬彬有禮,不這樣做容易吃不了兜著走。而回到家裡,家人成為宣洩的渠道太方便了,不用擔責不必避諱,很少副作用。

人們說:你永遠只能傷害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我想,這應該真是個悲涼的真理。

周國平先生說:「對親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對親近的人不挑剔是種教養,我們要警惕本能,培養教養。」

我想最好的教養,就是不對親近的人發火,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

今日話題

#你會對親近的人發脾氣嗎#

記得給七君留言,點贊和分享哦,

這是對七君最大的鼓勵

音樂:QQ音樂

圖片:花瓣

作者:七君,一個爛筆頭的寫作者,喜歡一個人靜靜的閱讀,只為用文字來安撫每一位受傷的靈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大牌耍的太任性!吳京請不起,馮小剛發脾氣,礦泉水女郎被曝光!
金毛因主人工作繁忙被忽略,發脾氣拆家:快來哄哄我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