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中民居天下絕——國學大師吳宓家的莊園

關中民居天下絕——國學大師吳宓家的莊園

歷史人物|四

吳宓(1894~1978)

名陀曼,譜名吳玉衡。國學大師

出生於安吳堡東門的「西院吳崇厚堂」

為安吳寡婦族侄。

「西院吳崇厚堂」在涇陽和三原也有三家店鋪。

吳宓手繪老宅吳崇厚堂平面圖

吳宓終生恪守的

儒教精義之神----劉光蕡,字古愚,

涇陽味經書院第六任山長。

涇陽還有崇實書院,

是當時陝西的文化教育中心

自康熙朝以來,「學風之盛莫過於三原」

吳宓詩文

吳宓的生父----吳建寅(字芷敬)

秀才出身,肄業味經書院,

受業於關中大儒劉古愚

早年曾在上海大學

(于右任一度為該校校董)任職,

後來供職國民政府監察院。

為人「簡嚴、務實、不尚奢華」,

特別是在金錢、戀愛等問題上

與吳宓相去甚遠,

故而後來父子感情亦很淡漠。

吳宓故居----安吳堡吳氏「西院崇厚堂」大廳今貌

吳宓少年就學於三原宏道大學堂

青年在清華學校求學,

為首批中國官派留美學生,

與陳寅恪、湯用彤並稱「哈佛三傑」

在哈佛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後回國,

任清華大學國學門主任

他帶領下的教授

陳寅恪、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

為清華大學「國學四大導師」

吳宓(右一)和他的清華國學門四大導師

吳宓是中國「現代比較文學」的奠基人,

「紅學」研究專家。

他是中華民國教育部

1941年授予的為數不多的一級教授

在南京東南大學任教時,

與柳詒徵等創辦《學衡》雜誌,

因「昌明國粹」而受到

新文化運動闖將魯迅的抨擊,

是新中國成立後的「不招待見的學人。

在「文革」中吳宓由此成為了「反革命分子」,

受到迫害

他的著名學生錢鍾書、王力、

季羨林、李賦寧、曹禺等。

新中國成立後長期在重慶西南師範學院工作,

系西南師院院務委員,

1976年病重時由其妹接回涇陽居住。

1978年元月在涇陽逝世。

吳宓1943年挽姨丈----王典章聯

吳家大院

吳家大院位於涇陽縣城北16公里處,雲陽鎮東北4公里處的蔣路鄉安吳堡,吳家大院為七開間六檁八柱三進院,立柱游廊抱廈。該院看點是開闊大氣的庭院布局藝術。

當年的吳式義堂城堡----外牆----仿北京紫禁城----現已無存

吳式義堂平面圖

安吳堡北靠嵯峨山,南距西安60餘公里。安吳堡吳氏家族以經商和仕宦為主,其興盛繁榮時分為東、南、西、北、中及西巷子六院,田地不多,卻商業資本雄厚。

吳式義堂----吳家大院---

坐北面南----七開間----三進院----大門

大門----內設屏風----兼做影壁

大門----獅子門墩

一進院----影壁----石敢當----五開間八立柱

--前出廊---執事廳----三開間--

前出廊--立柱--東西廂房

一進院---五開間----執事廳----八仙桌----對椅

五開間--八立柱---六檁--執事廳

二進院----無東西對廈----過廳----祭祖

二進院----五開間---過廳----石階----連升三級

三進院--五開間--正廳--立柱前出廊垂花門--東西三間六檁立柱前出廊---磚雕儀門廂房--太平缸

三進院----磚雕----拱月門-----正廳---石雕----太平缸

三進院東廂房----磚雕----「瓶」安榮「花」

安吳寡婦,原名周瀅(1868—1908),安吳堡吳氏家族「東院吳式義堂」主人----吳聘(字介侯)之遺孀。為光緒年間的陝西首富。光緒十年(1884年)16歲的周瀅,出嫁給通奉大夫吳蔚文(1830----1876年,大鹽商,庠生,好讀書,侍母極孝)之獨子吳介侯為繼室。婚後十餘天,16歲的丈夫吳聘「成婚之夕,夫病沉,逾十日亡,無子。」吳周氏即被稱為「安吳寡婦」。

三進院----西廂房---游廊----磚雕---「蓮」年有「魚」

三進院----西廂房----三間立柱前出遊廊(安間)廂房----當年「安吳寡婦」的住所

三進院----退廳----垂花門大廳堂(六檁前出廊式)----宴客

《涇陽縣誌》載:「光緒十一年(1885)涇陽縣文廟在「回亂之劫」後重建,吳周氏獨自認捐銀四萬兩(40785兩),朝廷誥封二品夫人」。

1900年,慈禧太后倉皇逃到西安,陝西巡撫端方設立「支應局」,向各地豪紳勸捐。斯時,吳家在吳周氏的運作下,生意正「如日中天」。

吳周氏派嗣子吳念昔於1900年十一月,向駐蹕西安城南院門的慈禧太后捐銀十萬兩,並上貢「十二條式楠木屏風」(此物現存陝西省圖書館)一座及寶物若干,作為慈禧太后十一月二十九日即將到來的「萬壽節禮」納祥。

慈禧十分高興,因此被慈禧認作乾女兒,並封為「一品夫人」。一面又親書「護國夫人」金匾相賜。吳家寡婦感激涕零,將牌匾懸掛在大廳正中。

吳氏莊園-----東偏院----吳家戲樓----建於元代的迎祥宮

迎祥宮門楣----木雕----磚雕

戲樓

戲台----木雕

木雕----戲樓舞台---八卦頂

磚雕----戲樓---儀門----歇山式---防火牆----卷棚式----檐牙交錯----蓮花雲紋

安吳堡吳氏家族的先世,為了吳氏後代永遠安寧,就把這塊住地取名「安吳」 。這個家族適應陝西關中的區域文化傳統,以經商和仕宦為主。安吳堡城中之吳氏家族,分東、南、西、北、中及西巷子六院,已分為老(長)支與新(次)支。商號近則在三原、涇陽縣城及西安省城,遠則在四川省及長江下游。

吳氏莊園---西偏院坐北面南----戲樓(迎祥宮)前---一進院立柱前出廊對廈---二進院其他屋舍

東院式義堂,有「陝西首富」之譽。其累世為鹽商,在湖北武昌、漢口一帶經營淮鹽,具有官商特點。鹽業「裕隆全」總號設在揚州,分號遍及漢口至上海沿長江一線各埠。

約有二十餘票。還經營著「裕興重」茯磚茶,遠銷各地。此外還有當鋪、油坊、藥店、點心房等數十處。

吳家在涇陽、三原、高陵開的當鋪、藥鋪都用同一字型大小叫「仁壽堂」。在淳化、口鎮開設油房、燒酒坊、糧店、米號;涇陽城內山門角以西兩邊都是式義堂的房產,共二十幾院,佔了半條街道,均頗有影響。

迎祥宮----大門門墩----石獅子

迎祥宮大門----木雕----套鉚----屋檐---鳳凰朝陽(暗喻安吳寡婦)

吳式義堂有土地五六百畝,多集中在安吳堡周圍。口鎮以東寇家花園一帶的土地,都是由為她做活的男女工匠(如鐵匠、石匠、木匠、泥瓦匠、油漆裁縫刺繡匠)的家屬耕種。安吳寡婦用地租充作工匠的工薪。式義堂還修有糧倉幾座,每倉可儲糧數百石,這些糧都是為專供工匠與家屬食用的口糧。

後院--內眷居所--1938年青訓班學員的學習場所--當年的校訓猶存

吳家大院--後院---東邊小花園----西邊--- 望月樓(重檐----歇山式)今貌

吳式義堂重視賑濟災荒,修橋鋪路,資助教育,形成了一個較為開明的家族傳統。西安城橋梓口以西的「涇陽鄉試會館」為候補道吳蔚文於同治四年(1865年)創建,光緒十一年(1885年)以他的孫子吳念昔之名重修。

吳式義堂憑藉其龐大的資本和官商勢力壟斷居奇,聚集萬貫家私,到其頂峰時期即1890—1900年,已達「日進斗金」的地步。安吳堡城內模仿北京紫禁城的布局,修有內城,獨居她家一戶,而有數十名家丁守護。內城中偏正兩院,正院是門房七間五拱六椽,大廳前有六間帶著走廊的三椽安間卧室,吳周氏居西,嗣子吳懷先居東;大廳後修了一所小巧玲瓏、別具風格的花園,曲徑同廊,西側又修建了一座中西合璧、構造新穎的「望月樓」,金粉朱繪,雕樑畫棟,大廳內幾桌上供陳著用明黃緞製作、裝在小玻璃匣裡面的,慈禧太后以光緒皇帝名義頒發的聖旨;檐前正中高懸太后御筆親書「護國夫人」金字牌匾,四周又掛「何異登仙」等各色賀匾多面。其他各室都是鐘鼎名瓷、西洋鐘錶,琳琅滿目,不勝枚舉。吳家寡婦在安吳堡東南二里之遙的寇家村還修建了一座花園。園中亭台樓榭,假山魚池。溫室暖房,種植名貴花卉。

吳氏義堂陰宅

在安吳堡村東,自東向西,依次埋葬著

吳恆德----

吳汝英(字,萼軒)----

吳蔚文(字,漢章)----

吳聘(字,介侯)四代人,

現存的四座「四柱三間五樓」式牌坊群,

是近代陝西石雕的典範。

安吳堡村東----自東向西----四座牌坊群

吳氏家族從吳恆德到吳聘,四代人都有誥命追贈的文職散官頭銜。

從低至高依次為:「

奉直大夫、

奉政大夫(正五品)、

中議大夫、通奉大夫、

資政大夫、

榮祿大夫(從一品)、

光祿大夫(正一品),

這些榮譽性的文職散官虛銜,

一般情況下,

為封建士商捐錢所得,

不是實職。

官大位顯的吳氏祖父--布政使銜、湖北後補道、

山西寧武附知府-吳蔚文(1830--1876字漢章)墓旗斗神道

大清禮制:一到五品官稱「誥命」,六到九品官稱「敕命」。一、二品妻室稱夫人;三品為淑人;四品為恭人;五品為宜人;六品為安人;七品以下稱孺人。無品級稱娘子。

第五世吳念昔(字懷先),光緒二十六年(1900)由郎中賞道員銜並戴花翎,秩二品。民國時代為開明紳士。其族弟吳宓也是新派人物,都在新中國成立後去世,所以牌坊終結了。第六代吳懷先的兒子----吳少懷。

吳氏高祖----吳恆德墓牌坊

吳氏曾祖----吳汝英墓牌坊

吳懷先嗣父---安吳寡婦之夫----吳聘(介侯)

墓牌坊----資政大夫----正二品

吳聘牌坊細部銘文

由於其妻是慈禧乾女兒、一品誥命夫人,

吳聘死後十多年被追贈為----

資政大夫,晉封榮祿大夫(從一品)

吳聘墓的神道----石獅、虎、麒麟、馬、羊、石人翁仲等石像生均遭「粉身碎骨」----緣自建國後的歷次運動----這是封建社會陝西首富----最大的封建地主婆----安吳寡婦之夫的墓地----安吳寡婦本人在1908年40歲時辭世,並未葬於此。而是葬於距此200米的東北方向另澤的塋地。據傳,安吳寡婦樂善好施,德重鄉梓。出殯時,感天動地,天降大雨,萬人送靈,老少號哭,丁壯兒啼。鄉民痛哭,不絕於野。德行懿範,可堪鄉賢!

翰林院學士、著名書法家----朱益藩

(1903年曾任陝西學政,宣統年間為末代皇帝溥儀的老師)

輯文「清故誥封二品夫人特封一品夫人誥封資政大夫晉封榮祿大夫郎中銜介侯吳公德配周夫人墓志銘。」

2012年8月發現於高陵縣農家的

安吳寡婦墓志銘卒於

光緒三十四年二月初九卒,

享年四十歲,早於慈禧先去世

吳家墓地----石高桿抱斗----牌坊

四柱三間五樓式----聖旨誥封----匾額楹聯----顯赫地位

漢白玉雕----中部局部----人物花卉---巧奪天工

吳萼軒神道碑----武德騎尉----武職散官銜----從五品

關中大儒、關中理學傳人、

三原縣賀瑞麟書丹----

吳漢章神道碑----通奉大夫----

文職散官銜----從二品

吳宓墓

吳家大院最後的主人----吳少懷墓

-END-

文/咸陽市志

圖/網路

編輯/商小劇

《焚香記》唱段

大戲劇

「最受歡迎的戲曲公號 最具人氣的戲曲交流平台」

古著經典 | 戲曲學習|現代戲曲 | 地域文化| 學習品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戲劇 的精彩文章:

TAG:大戲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