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華上下五千年 第五集 大漢王朝的興衰

中華上下五千年 第五集 大漢王朝的興衰

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看到!

中華上下五千年 第五集 漢

第五集 大漢王朝.mp3

00:00

來自老煙斗說歷史

繼秦之後,中國第二個統一的封建王朝——漢朝,開始登上歷史的舞台,在漢朝建立的過程中,經歷了近十年的紛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項羽劉邦的「楚漢之爭」。

出土文物

公元前209年,秦末,由於政令嚴苛,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先秦六國貴族也藉此時機紛紛復國。楚國貴族後代,楚國名將項燕之孫項羽,身高八尺,力能扛鼎,才氣過人,他是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的代表人物,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強的武將,古人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項羽早年跟隨叔父項梁在吳中起義,憑藉著過人的膽識與傑出的軍事才能,項羽迅速集結起一支聲勢浩大的起義軍,並發展成為義軍同盟的首領,尊楚懷王為「義帝」。

項羽

公元前207年四月,項羽在巨鹿之戰消滅秦軍主力,其後即率諸侯軍向關中挺進,直至函谷關。當時劉邦這支西路大軍已先入關中,進城後與百姓約法三章,不受犒賞,秋毫無犯,而且退出秦宮,還軍霸上。當時,兩軍對比,項羽的實力遠在劉邦之上,因楚懷王有言在先,先入關中者為王,所以這位正面戰場作戰的東路楚軍首領,私毀盟約,自封「西楚霸王」。因此歷史上著名的為時4年的楚漢戰爭拉開了序幕。

項羽與劉邦

期間項羽屢屢大破劉邦,直逼漢軍退守巴蜀方以休整。公元前205年,劉邦引兵動向,東出函谷關,與諸侯會盟洛陽,集結兵力56萬之眾,趁楚霸王項羽率兵征齊,後方空虛之機,漢王劉邦率領同盟軍隊一舉攻下楚都彭城。項羽聞訊,立即回師,在靈壁(今安徽)一帶與漢軍展開激戰。是役,漢兵大敗,潰不成軍, 劉邦僅得數十騎衛護而逃出重圍。五月,到表陽招集殘部,又會合蕭何從關中送來的人馬,兵勢重振。從此,楚、漢在表陽展開了長達四年之久的拉鋸戰爭——你退我進,我退你進,反覆爭奪,相持數年後,丁壯苦軍旅,老弱罷轉餉,雙方將領也感到疲憊,終於在公元前203年十月,雙方代表在鴻溝附近簽訂合約,以東屬楚,以西屬漢,兩分天下。

西楚霸王項羽VS漢王劉邦

此後項羽帶兵東歸,疏於備戰,漢王劉邦在韓信、張良、蕭何等漢初三傑的輔佐下,在垓下設下十面埋伏,將項羽圍困於九里山,在大將龍且,季布,虞子期,鍾離眜的陪護下,項羽單騎突圍至烏江後自刎而亡,自此,歷史4年的楚漢之爭結束。

霸王別姬

項羽與劉邦,這對天生的對手無論是在出身還是性格上都存在著巨大的差別,項羽為人才膽皆具,霸氣天成,卻驕傲自負、不善用人;劉邦雖出身平民,長於市井,姦猾粗鄙,但他卻知人善任、志向遠大,善於隱忍。其實在老煙斗看來,歷史做出了最合理的安排,一個是千古英雄、鐵血柔情、千古傳誦,另一個則成為一代開國之君,善使人臣,號令天下。在某種意義上,兩人都在適合自己的位置做出了最偉大的選擇,也為後人留下傳揚千古的一段佳話。

項羽劉邦

公元前202年,劉邦正式稱帝,立國號「漢」,因建都於西安,故稱「西漢」。劉邦建漢後,採取了一系列恢復經濟的政策以"休養生息":他下令免除若干年徭役,讓士兵解甲歸田;獎勵戰時逃亡在外的人回鄉,發還原有田宅;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以修好,這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和經濟效益,為漢朝初年經濟的恢複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劉邦死後,他與呂后的兒子惠帝繼位。漢惠帝劉盈即位後實施仁政,減輕賦稅,卻無奈在位僅7年後就不幸早亡,因此漢惠帝實際上並未給漢室帶來更多的發展。之後,漢朝一直處在呂后的專權之下,公元前180年,呂后歿,漢高祖劉邦第四子劉恆入京為帝。漢文帝劉恆為人寬容平和,政治上勵精圖治,興修水利,使漢朝進入強盛安定的時期。當時百姓富裕,天下大治。劉恆駕崩後,其子劉啟繼位,史稱漢景帝,他親政後繼續奉行"與民休息"的政策,勤儉治國,發展生產、減輕賦稅,削減諸侯封地,平定七國之亂。隨著生產日漸得到恢復並且迅速發展,出現了多年未有的穩定富裕的景象。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時漢朝的物質基礎大大增強,是封建社會的第一個經濟文化發展水平達到極高程度的盛世。漢文帝與其子漢景帝統治時期被合稱為「文景之治」。為後來漢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文景盛世

漢武帝劉徹,景帝劉啟之子,劉徹4歲被冊立為膠東王,7歲時被冊立為太子,16歲登基,在位54年,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在位時間如此之長的皇帝之一,也是第一個使用年號的皇帝,《漢書》評敘劉徹「雄才大略」。漢武帝在位期間,繼續父親生前推行的「養生息民」政策,進一步削弱諸侯的勢力,頒布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以有序的立法分封諸侯,使諸侯的封地大減以加強中央集權。同時,經濟上將冶鐵、煮鹽、釀酒等民間生意由中央管治,禁止諸侯國鑄錢,使得財政權集於中央。思想上,採用董仲舒「罷黜(chù)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為儒學在中國的特殊地位鋪平了道路。經過「文景之治」的一系列的發展經濟與民生政策之後,西漢王朝的國力已蒸蒸日上。

大將衛青

漢武帝在承襲這些政策同時,積極準備軍事力量的發展。他先平定南方閩越國的動亂,後派名將衛青、霍去病三次大規模出擊匈奴,收河套地區,奪取河西走廊,打通西域一帶,將當時漢朝的北部疆域從長城沿線推至陰山甚至更遠,以強有力的軍事手段代替了幾代奉行的和親政策,徹底解決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威脅。漢武帝的過人之處在於,在對威脅最大的匈奴採取鐵腕手段的同時,還能輔以貿易、議和等和平手段使西域諸國臣服,為後來把西域併入中國版圖奠定基礎。他派遣張騫出使西域,絲綢之路由此而始。

張騫出使西域

漢武帝開創了西漢王朝最鼎盛繁榮的時期,亦是中國封建王朝第一個發展高峰。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漢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他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皇帝之一。但是,與他的千秋偉業相伴而生的是,在他統治後期,窮奢極欲,繁刑重斂,內侈宮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遊無度,使百姓疲敝,起為盜賊,「其所以異於秦始皇者無幾矣」。漢武帝晚年曾頒布《罪己詔》,反思一生,追悔政令之失,開創了皇帝頒布《罪己詔》的先河。後世帝王,任期出現天災人禍,往往效法漢武帝,罪己以使天下安。

罪己詔

西漢自漢武帝以後,皆以外戚輔政,漢元帝皇后王政君,輔佐了四個皇帝,在朝中威望極高。外戚王莽以姑母王政君為憑藉,廣結朝中大臣。漢哀帝劉欣死後,王莽官居大司馬,執掌軍政大權,並把自己的女兒嫁給漢平帝做皇后,漸漸在朝中大權獨攬。漢平帝死後,王莽指使同黨向太皇太后王政君上書,要求讓他代天子臨朝。公元8年王莽偽托漢高祖遺命而稱帝,定國號為"新",至此,西漢滅亡。公元25年六月,漢朝宗室劉秀即位,是為光武帝,史稱東漢。光武帝廢除王莽時的弊政,下令整頓吏治,削弱三公權力;同時清查土地、改定稅制;對匈奴等外部勢力實行防禦的策略。這些舉措使百姓得以休養生息,政治經濟得到進一步恢複發展,史稱「光武中興」。但由於分封土地,也造成土地兼并情況日益嚴重,地方豪強勢力興起,為東漢的最終滅亡埋下隱患。

王莽篡漢

好了,本期《老煙斗說歷史》節目關於大漢王朝的盛衰就講到這裡了,由於節目時長原因,東漢時期就只能放到三國兩晉時期再講了,喜歡我們節目的朋友趕緊去關注吧!「感謝大家的收聽,本期結束,咱們下期再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漢 的精彩文章:

西漢:桑弘羊的一生怎麼會向那樣的方向發展呢?
西漢人口短缺,劉邦僅頒布了一條法令,人口直接翻倍

TAG:西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