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千縣計劃沉得住,高端價位立得起 華為朱平:把最好體驗給用戶

千縣計劃沉得住,高端價位立得起 華為朱平:把最好體驗給用戶

"這個產業,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

這是華為消費者業務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朱平對當下手機行業的看法。時間節點倒回到六年前,那時候的華為終端業務可以說還掙扎在生死線上,但六年後的今天,華為已經穩坐國內第一、全球第三的智能手機廠商的位置。從功能機到智能手機再到智慧手機,華為以不斷的變革超越了眾多同行。

朱平透露,未來,華為將持續發力高價位區間,做一家全球領先的高端品牌。

千縣計劃持續下沉 推動智能生活館建設

回顧前路,朱平對《通信產業報》(網)記者表示,手機行業有兩個比較大的特點。一是受技術發展的影響很大;二是用戶體驗的要求更高。因受行業特性影響,可以說智能手機行業基本上綜合了所有的消費品需求。為此華為研究了各種消費品領域,包括快銷和慢銷,正是希望更好地服務消費者。

也正因如此,華為必須在技術、產品、服務上不斷提升,才能實現厚積薄發。

在服務上,華為希望做成大服務概念,就是包括渠道、零售、服務、用戶在內的全場景體驗服務,以此達到用戶滿意的全場景體驗。華為的服務與核心永遠以消費者為中心。要提供優質的服務,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對於消費者希望通過渠道、零售、服務優化,聯接用戶的需求觸點,達到心靈的溝通。

朱平表示:「我們在渠道、零售、售後服務、供應鏈、交付等環節上,希望達到用戶的需求觸點,甚至包括我們的營銷環節,整合起來才能是大服務的概念,這個是我們一直努力在做的。」

據了解,在服務上,於2016年啟動的「千縣計劃」已經頗具成效。

目前華為全國售後服務點現在已經有900多家,除大中小城市,在縣級城市也有做售後服務店的建設。最近一、二年內會在全國增加200個縣級服務中心,預計以每年10%-20%的增長速度建設更多的服務中心。

除了量的增長,華為也更重視質的提升,也就是服務內容的提升。一直以來,華為都堅持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核心價值觀,旨在為華為用戶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品質,為此還推出了24℃服務理念,即購買無憂體驗和產品享樂體驗,以及熱情、專業、高效、具有同理心的服務態度,華為希望用戶在踏進華為授權體驗店的那一刻起,就能被舒適的服務環境包圍,感受到華為工作人員耐心熱情的服務態度,享受整個購買和體驗過程。

目前,在全國範圍內,華為已經建設2000多家體驗店,其中,大中小城市大概1000家,縣級城市1500家。面對市場需求,華為的零售也在迭代提升。朱平對記者透露,今年開始,華為的體驗店將以「智能生活館」的形式與大家見面。未來將會全面去推進現在店面的轉型升級。作為一家技術型公司,華為在產品和技術上會進步快一些,在服務上,也會同步跟上市場與用戶的需求。

Mate RS展現高端技術潛力

本次發布的華為P20系列共有三款新品,其中Mate RS作為華為持續衝擊高端市場的代表作而備受關注,售價也突破了萬元大關。

華為的產品有著很強的競爭力,隨著消費升級,對於萬元機市場,華為有著巨大的機會。基於華為自身對高端人群的市場調研結果來看,社會金字塔頂端消費群體在手機方面,除了奢侈感之外,對手機的前沿科技以及產品本身的稀缺價值同樣十分看重。華為手機並不追求單純價格的提高,真正追求的是讓對消費者的體驗再上一個台階。目前超高端旗艦市場,沒有一款能夠從奢華感、稀缺感和科技感集一身的產品,Mate RS的問世就是要滿足頂端消費者的訴求。

在華為Mate RS與保時捷設計這家全球知名的殿堂級品牌的品牌聯姻的背景下,曲面屏內指紋、微膠囊散熱、徠卡三鏡頭、無線快充帶來的前沿科技與保時捷跑車70周年聯合定製的紀念款身份,都是華為Mate RS保時捷設計無可取代、獨特的核心競爭力。

從華為手機在不同價格區間的銷量分布來看,2017年華為在3000元到5000元價格區間的市場份額佔比最大,佔比在36%左右,5000元以上檔位的產品增長也較快。朱平對記者表示,我們將在此次價格段上持續發力,通過保時捷設計系列手機,保持住華為品牌在高價位區間的競爭力。

價格的上探是否意味著華為開始追求利潤?

數據顯示,華為智能手機2017年全年發貨1.53億台,同比增長31.9%,全球份額突破10%,在此大背景下,華為手機的利潤也實現了突破。

對此朱平對記者表示,即使我們達到了利潤的指標,還是要不斷挖掘自己的潛力,只有這樣才能把全球最好的技術的體驗帶給用戶。對於華為來說,在保證技術優勢前提下,保證成本是前進的基礎,這樣才能不斷去提升自己的能力,獲取生態的健康發展,這才是最重要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通信產業網 的精彩文章:

也出「劉海」了 看看OPPO R15怎麼樣
取消流量漫遊瓦解傳統流量促銷政策

TAG:通信產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