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夜眠六尺 日食三餐

夜眠六尺 日食三餐

夜眠六尺

日食三餐

每個人都離不開食物

它是人類生存繁衍的基礎

GIF

中國人

用一句樸素的言語概括了其中真意

民以食為天

對「食」的追求

貫穿整個中華文明史

華夏大地

也孕育了獨特的飲食文化

《洪範》八政

食為政首

我國是人口眾多的大國

解決好吃飯問題是一件大事

縱觀華夏五千年文明史

無不把糧食問題

擺在治國安邦的重要位置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論語》

兩千多年前

孔子斷言

一個國家,要想強盛

必須要讓百姓能夠吃飽飯

時至今日

我們仍然孜孜以求

讓老百姓脫貧致富

實現共同富裕

只有這樣

國家才能真正強大

夫禮之初,始諸飲食

——《禮記》

飲食活動中的行為規範

是禮制的發端

人人習以為常的「飲食」

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

——禮的本源

柴米油鹽醬醋茶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論語》

經過流傳演變

我們形成了

魯、川、粵、蘇、閩、浙、湘、徽

八大菜系

以及

煎、炒、烹、炸、悶、溜、熬、燉

烹調手法

一簞食一瓢飲,不改其樂

豐年時

中國人追求美味

條件不充足時

中國人也能安貧樂道

不受嗟來之食

保持做人的骨氣

中國人從來不會在施捨面前

丟失了做人的尊嚴、苟且偷生

春光下的每個日子

極適合與《詩經》來一場邂逅

那些詩中所詠

自然而然,發自肺腑

一草一木,皆可入詩

那時的人們同植物最是親近

那時的蔬果染滿了生活里詩意的芬芳

這一部《詩經》

有半部是「吃經」

且是吃的隨性

吃的暢快

吃的豐富又多彩

【五穀篇】

黍『shǔ』。

《詩經·黍離》|彼黍離離,彼稷之苗。

▲黍(shǔ)

黍,即黃米,用黃米蒸出來的面糕粘粘的,蘸著糖吃簡直要甜到心坎兒里。

當年魯哀公宴請孔子,席間吃的正是黍米飯。咱們的老夫子端起飯碗就開始吃,邊吃邊說這黍為五穀之長,珍貴得很呢。

稻。

《詩經·七月》|八月剝棗,十月獲稻。

▲稻

在十月收割了稻穀,用這稻穀釀成香醇的春酒,多想用這春酒來求個長壽啊。

喝了這酒,便在醉中有了「詩成覺有神」的靈感,有了一醉方休的暢快,有了自稱酒中仙的浪漫......

【蔬菜篇】

『xìng』菜。

《詩經·關雎》|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荇(xìng)菜

輕啟詩頁,荇入眼帘

荇黃點點,浮水招搖

其葉碧翠,其果橢圓

將荇煮爛,口感嫩滑

看著心愛的姑娘采荇菜,那荇菜上也映滿了她的面龐。如此叫人夜不能寐的一雙手,炒出的佳肴怕是比吃了蜜都要美味。

一盤炒荇菜,蒜香皆透入葉片中,以文火慢炒,先前的苦味兒淡了許多。荇菜長得嬌嫩可愛,吃起來也是柔軟又嫩滑。

『fēng』。

《詩經·谷風》|采葑采菲,無以下體。

▲葑(fēng)

葑有七名,四時皆有

春來食苗,夏來食心

秋來食莖,冬來食根

切絲涼拌,淡淡清香

葑,形似蘿蔔,它有很多好聽的名字,「疙瘩菜」和「諸葛菜」的 叫法最出名。吃這種腌菜,要先晾曬在竹席上,曬到七成干,吃起來不是苦咸苦鹹的,而是酸酸脆脆,帶著甜味,可以說是絕美的下酒菜了。

【水果篇】

梅子。

《詩經·摽有梅》|摽有梅,其實七兮。

▲梅子

《摽有梅》幾乎寫盡了女子對愛情的嚮往,這嚮往里又浸透著些許寂寞。她苦於不被發現,而這種悵然若失的感覺恰似吞下了顆顆酸梅。但愛情終究是美好的,初時的酸澀終會被甜膩替代,然後久久散遍,回溯心田。

木瓜。

《詩經·木瓜》|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木瓜

木瓜我們都很熟悉,長橢圓形,色黃而香。有些地方的木瓜是用來聞香的,放在瓷盤裡,靜靜地觀賞就對了。

而《詩經》里的木瓜並不是我們日常剝了皮就能吃的那種,它不能生吃,要煎煮一番才可下肚,也是別有風味呢。

《詩經》里的生活

久遠而寧靜

那種自然純凈的狀態會讓人覺得

順著這天地萬物的秩序走下去

便是種歲月靜好

《詩經》里的美味

看不盡也吃不完

它們帶著原始的生命力

夾雜著泥土的芳香

才一入口

便已沁滿心田

讓時光也染盡了絲絲草木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下叢林1 的精彩文章:

TAG:天下叢林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