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孔明雖得其主,為何不得其時,毛主席是這樣評價其一個因素的

孔明雖得其主,為何不得其時,毛主席是這樣評價其一個因素的

三國鼎立之時,北方曹魏勢大,但三家對比國力差距並不懸殊,真正決定三家走向的是人才的實力。曹魏有曹真、司馬懿,東吳呂蒙、陸遜,蜀漢則有諸葛亮,但是最後統一的中國的卻是幾十年後的西晉,諸葛亮並沒有完成「隆中對」中的戰略目標,到底是什麼影響了他的的成功。其下是主要兩大因素。

第一大因素就是劉備的決策。在三家中劉備是發家最晚的一個,曹操早已一統北方,東吳經營三代,而劉備卻無立足之地,「隆中對」中諸葛亮提出先佔據荊州。當時劉表庸碌,諸葛亮等建議謀取荊州,卻被劉備拒絕。後曹操南下不費一兵一卒得荊州全境。即使赤壁之戰所得來的也不過是三分得其一。

關羽死後,劉備親自領兵東征孫吳。從戰略上來看,曹魏經營北方多年,早已根基穩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奪取。而孫權剛佔據荊州,統治並不穩定,劉備東征前期,荊州就有大量人的投靠,可見東征的軍事行動是正確的。可惜極具奇謀的法正已去世,劉備的決策水平不強,敗走白帝城,從而導致蜀漢國力大損。

第二大因素就是關羽的孤傲自大。毛主席是這樣評價關羽性格對「隆中對」戰略影響的。

毛主席談到:「關羽這個人雖然斬華雄,誅顏良、文丑,過五關斬六將,擒龐德,威震華夏,但孤傲自大。」「關羽從思想上看不起東吳,不能認真貫徹執行諸葛亮「東聯孫吳,北拒曹操」的戰略方針,這就從根本上否定了諸葛亮的戰略意圖,結果失掉了根據地,丟了荊州,自己也被東吳殺掉了。」

「隆中對」中諸葛亮提出佔據荊州之後,再取得西川之地,然後兵分兩路夾擊曹魏,這是非常可行的一個方案,且當時劉備已佔得荊州、西川益州、東川漢中,已經打下一統天下的基礎。

可惜關羽沒有執行「東聯孫吳,北拒曹操」的戰略方針。大意失荊州後,蜀漢地盤縮小三分之一,荊州北進之路已失去。後曹魏司馬懿執行固守戰略,諸葛亮任憑天大本事始終未能得全功,這不得不說關羽失荊州又是影響諸葛亮成功北伐的一大因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生煩惱事 的精彩文章:

劉禪怎麼就從一個通明智達的君王變成了一個扶不起的阿斗呢
史上最「能吃」的皇帝,最後竟然被活活撐死

TAG:人生煩惱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