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幾個著名的心理效應

幾個著名的心理效應

醞釀效應(頓悟)

當個人長期致力於某一問題解決而又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如果他對這個問題的思考暫時停下來去做別的事情,幾小時、幾天或幾周之後,他可能會忽然想到解決的辦法,這就是醞釀效應。

在古希臘,國王讓人做了一頂純金的王冠,但他又懷疑工匠在王冠中摻了銀子。可問題是這頂王冠與當初交給金匠的一樣重,誰也不知道金匠到底有沒有搗鬼。國王把這個難題交給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冥思苦想,他起初嘗試了很多想法,但都失敗了。有一天他去洗澡,一邊他一邊坐進澡盆,以便看到水往外溢,同時感覺身體被輕輕地托起,他突然恍然大悟,運用浮力原理解決了問題。阿基米德發現浮力定律就是醞釀效應的經典故事。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對一個難題束手無策,不知從何入手,這時思維就進入了「醞釀階段」。直到有一天,當我們拋開面前的問題去做其他的事情時,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卻突然出現在我們面前,令我們忍不住發出類似阿基米德的驚嘆,這時,「醞釀效應」就綻開了「思維之花」,結出了「答案之果」。古代詩詞說「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這一心理的寫照。

心理學家認為,醞釀過程中,存在潛在的意識層面推理,儲存在記憶里的相關信息在潛意識裡組合,人們之所以在休息的時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為個體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緊張,忘記了個體前面不正確的、導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創造性的思維狀態。因此,如果你面臨一個難題,不妨先把它放在一邊,去和朋友散步、喝茶,或許答案真的會「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詹森效應

人們把平時表現良好,但由於缺乏應有的心理素質而導致正式比賽失敗的現象稱為詹森效應。

「詹森效應」之所以以此命名,是源於一個名叫丹·詹森的運動員。丹·詹森平時訓練特別刻苦,實力較強,可是一旦真正地走上賽場時,他會莫名其妙地連連失利。讓自己和對他期待的人非常失望。

勝敗往往取決於某個關鍵時刻,誰能保持沉著冷靜的狀態,誰能擁有更好的心理素質,那麼誰就能贏得最後的勝利。

德西效應

在某些情況下,人們們在外在報酬和內在報酬兼得的時候,不但不會增強工作動機,反而會減低工作動機。此時,動機強度會變成兩者之差,人們把這種規律稱為德西效應。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德西在1971年做了一個專門的實驗。他讓大學生做被試者,在實驗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難題。實驗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所有的被試者都無獎勵;第二階段,將被試者分為兩組,實驗組的被試者完成一個難題可得到1美元的報酬,而控制組的被試者跟第一階段相同,無報酬;第三階段,為休息時間,被試者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動,並把他們是否繼續去解題作為喜愛這項活動的程度指標。

實驗組(獎勵組)被試者在第二階段確實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階段繼續解題的人數很少,表明興趣與努力的程度在減弱,而控制組(無獎勵組)被試者有更多人花更多的休息時間在繼續解題,表明興趣與努力的程度在增強。

德西在實驗中發現:在某些情況下,人們在外在報酬和內在報酬兼得的時候,不但不會增強工作動機,反而會減低工作動機。此時,動機強度會變成兩者之差。人們把這種規律稱為德西效應。這個結果表明,進行一項愉快的活動(即內感報酬),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質獎勵(外加報酬),反而會減少這項活動對參與者的吸引力。

一個私人企業老總每每向人抱怨自己的高級人才大量走失:「我已經連續給他們漲了很多次工資了,怎麼看不到一點成效呢?」就薪金這個角度來看,原有的外加報酬如果距離人才需要滿足的水平太遠,直接激勵的原有強度又不足,必然導致「德西效應」。如果人才覺得工作本身所具有的外在報酬和內在報酬都不盡如人意,即使外在報酬不斷增加,也無法達到他的預期,轉投他處是必然的結局。

薪酬管理,運用之妙,可以達到意料之外的良好效果,但如果一味依賴薪酬的外在刺激,卻也末必能事事如意,畢竟「金錢不是萬能的」。

為工作而工作,才是工作的真義。希望藉工作而獲得報酬的人,只是在為報酬效勞而已。 ——貝克

與德西實驗相類似的還有一個故事: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嬉鬧,叫聲連天,不得安寧。老人難以忍受。老人家思索了一下,他出來給了每個孩子10美分,對他們說:「你們鬧得好,我覺得自己變年輕了,這點錢表示我對你們的感謝。」孩子們興高采烈的。第二天依然來了,嬉鬧得比昨天更起勁。老人再出來,給了每個孩子5美分。5美分也還算可以吧,孩子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給了每個孩子2美分,孩子們很不高興了「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們多辛苦!」他們向老人家發誓:「我們再也不會為你這老東西玩了!」

在這個故事中,老人家將孩子們的內部動機「為自己快樂而玩」變成了外部動機「為得到美分而玩」,他操縱著美分這個外部因素,從而達到了操縱孩子們行為的目的。

德西效應在生活中時有顯現。比如,父母經常會對孩子說:「如果你這次考得100分,就獎勵你100塊錢」、「要是你能考進前5名,就獎勵你一個新玩具」等等。家長們也許沒有想到,正是這種不當的獎勵機制,將孩子的學習興趣一點點地消減了。

在學習方面,家長應引導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增進孩子對學習的情感和興趣,增加孩子對學習本身的動機,幫助孩子收穫學習的樂趣。家長的獎勵可以是對學習有幫助的一些東西,如書本、學習器具,而一些與學習無關的獎勵,則最好不要。

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積極主動、持之以恆的學習興趣和緊韌不拔的意志,僅靠物質刺激是遠遠不夠的。雖然「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但由物質刺激所激發出來的學習興趣在一定程度上是淡溥的,也是不長久的。同時,僅靠物質刺激還極易使學生養成「一切向錢看」的不良習慣。

目前,不少學生不給錢或少給錢便不積極主動地去學習,不做作業而出錢請人代做,考試時出錢讓其他學生為自己開綠燈,各種有益的、必要的公益勞動出錢請人代勞,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把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結合起來,精神獎勵為主,物質獎勵為輔。即使採用物質獎勵的手段,也不可過多過濫,而應恰到好處,因為「物無盡善,過則為災」。

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不應淡而無味,而應充滿激情,以情動心,以情激趣。即使簡單的習題設計,也應趣字當頭,進行「變式」設計與練習:或正面進攻,或迂迴包抄;或單刀直入,或曲徑通幽??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如果你只指望靠表面看得見的刺激來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那就永遠也培養不出學生對腦力勞動的真正熱愛。要力求使學生親自去發現興趣的源泉,使他們在這種發現中感到自己付出勞動並得到了進步。這本身就是一個最重要的興趣來源。」

「德西效應」給教師以極大得啟迪——當學生尚沒有形成自發內在學習動機時,教師從外界給以激勵刺激,以推動學生的學習活動,這種獎勵是必要和有效的。但是,如果學習活動本身已經使學生感到很有興趣,此時再給學生獎勵不僅顯得多此一舉,還有可能適得其反。一味獎勵會使學生把獎勵看成學習的目的,導致學習目標的轉移,而只專註於當前的名次和獎賞物。因此,作為教師,要特別注意正確使用獎勵的方法而不濫用獎勵,要避免「德西效應」。

暗示效應

暗示效應是指在無對抗的條件下,用含蓄、抽象誘導的間接方法對人們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從而誘導人們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動或接受一定的意見,使其思想、行為與暗示者期望的目標相符合。一般說來,兒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

其實,人在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受到他人的影響和暗示。比如,在公共汽車上,你會發現 這樣一種現象:一個人張大嘴打了個哈欠,他周圍會有幾個人也忍不住打起了哈欠。有些人不打哈欠是因為他們受暗示性不強。哪些人受暗示性強呢?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測試檢查出來。

讓一個人水平伸出雙手,掌心朝上,閉上雙眼。告訴他現在他的左手上系了一個氫氣球,並且不斷向上飄;他的右手上綁了一塊大石頭,向下墜。三分鐘以後,看他雙手之間的差距,距離越大,則暗示性越強。

認識自己,心理學上叫自我知覺,是個人了解自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更容易受到來自外界信息的暗示,從而出現自我知覺的偏差。

在日常生活中,人既不可能每時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總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來觀察自己。正因為如此,個人便藉助外界信息來認識自己。個人在認識自我時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從而常常不能正確地知覺自己。

環球物理專家黃老師表示在孩子學習中利用暗示效應,比如告訴孩子「你行,你很不錯,你很聰明」之類的話語可以大大增強孩子自信!

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效應又稱福勒效應,星相效應,是1948年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通過試驗證明的一種心理學現象,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當人們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廣泛的形容詞來描述一個人的時候,人們往往很容易就接受這些描述,卻認為描述中所說的就是自己。正如一位名叫肖曼·巴納姆的著名雜技師在評價自己的表演時說,他之所以很受歡迎是因為節目中包含了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鐘都有人上當受騙」。20世紀50年代,心理學家保羅·米爾以著名的美國馬戲團藝人菲尼亞斯·泰勒·巴納姆的名字將弗瑞爾的實驗結果命名為「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效應告訴我們,每個人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TA。即時這種描述十分空洞,TA仍然會認為這反應了自己的人格樣貌。比如,有些性格測評說能通過性格測評判斷一個人擅長什麼工作職能。比如說顯示的結果之一是TA比較「擅長管理」,這就是一句很空洞的描述。是擅長什麼樣的管理呢?是時間管理,還是項目管理,是過程管理,還是結果管理,是自我管理,還是管理他人,是內部管理,還是外部管理,是向上管理,還是向下管理。。。?

另外,所有的星座,生肖,血型,算命等預測除了有心理學方面的原因,還可以用概率學來解釋。人都有兩面性,所以任何預測其實都有50%的勝算。比如,我說:「你這個人富有同情心,喜愛小動物」。這句話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奏效的。即時有些人並不喜歡小動物,也會認為自己富有同情心(有多少人會自詡自己是一個冷酷無情的人呢?O(∩_∩)O),所以他們也會把這句話的重點放在前半句上。

巴納姆效應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來說,很多人請教過算命先生後都認為算命先生說的"很准"。很多人請教過算命先生後都認為算命先生說的「很准」。其實,那些去算命的人,99%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點。尤其是當人的情緒低落,失意的時候,對生活失去了安全感和控制感。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賴性也大大增強,也更容易受到暗示性的影響。加上算命的人有一套揣摩人心的技巧,稍微表示以下對求助者感受的理解,求助者就會感到一種精神上的安慰。算命先生再說上一段無關痛癢的話,就會使來算命的人深信不疑!!

破窗效應

一個房子如果窗戶破了,沒有人去修補,隔不久,其它的窗戶也會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2] ;一面牆,如果出現一些塗鴉沒有清洗掉,很快的,牆上就布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一個很乾凈的地方,人會不好意思丟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現之後,人就會毫不猶疑的拋,絲毫不覺羞愧 。這真是很奇怪的現象。

心理學家研究的就是這個「引爆點」,地上究竟要有多臟,人們才會覺得反正這麼臟,再臟一點無所謂,情況究竟要壞到什麼程度,人們才會自暴自棄,讓它爛到底。

任何壞事,如果在開始時沒有阻攔掉,形成風氣,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個小缺口沒有及時修補,可以崩壩,造成千百萬倍的損失。

犯罪其實就是失序的結果,紐約市在80年代的時候,真是無處不搶,無日不殺,大白天走在馬路上也會害怕。地鐵更不用說了,車廂髒亂,到處塗滿了穢句,坐在地鐵里,人人自危。有位教授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敲了一記悶棍,眼睛失明,從此結束他的研究生涯。紐約市運用破窗效應的理論,先改善犯罪的環境,使人們不易犯罪,再慢慢緝兇捕盜,回歸秩序,一個已經向下沉淪的城市,竟能死而復生,向上提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娜 的精彩文章:

TAG:海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