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保健的這些原則你知道嗎?教你怎樣擺脫亞健康
飲食保健主要應注意三個方面:一層要了解飲食的性能及其對人體的作用:二是要掌握飲食調理的基本原則:三是掌握飲食保健的方法。具體應做列以下幾點。
合理調配 五味調和飲食種類多種多樣,所含營養成分各不相同,只有做到合理搭配,保證營養的充足、全面,才能滿足需要。所以,要注意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尤其要防止偏食。要學會有針對性地安排飲食,如:兒童和少年,應多食豆類、肉,蛋以及蔬菜,以保證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供給: 老年人如須控制掌食則應適當增加乳食、雞蛋等,並且要注意多食蔬菜,這有利於抗衰益壽。同時,飲食五味應調配適當,切忌偏亢。《內經》認為:味過於酸,傷脾:味過於苦,使脾胃功能失調:味過於甘,易使水濕內停,致喘滿或腎的功能失調;味過於辣,傷筋脈、耗精損神;味過於威,傷肌骨、抑心氣。因此五味太過,太偏,對健康都不利。
飲食有節 定時適量人體對飲食消化、吸收、輸布、貯存主要靠脾胃功能。若飲食過量,或短時間內進食大量食物,熱必增加胃腸負擔,食物積滯於腸胃,不但影響消化和吸收,而且可因脾胃功能受損導致疾病的發生。倘食入過少。營養供應不足,亦於健康不利。飲食保健中還應按固定時間、有規律地進食。如不分時間,隨意進食,零食不離口,就會打亂胃腸消化的正常規律,從而食慾減退,消化功能下降,既對身體健康有損,也可導致疾病的發生。
一日三餐各循法則 古人對此總結了一條可貴的經驗,即「早飯要飽,中飯要好,晚飯要少」,也就是「朝不可虛,暮不可實」的意思。一般來說,早餐要求質量和營養價值要高,食物力求精細,以便於人體吸收,提供充足的能量,尤宜稀、干搭配進食為佳,不僅攝取了營養,也感覺舒適。午飯要保證一定的質量,這是保證人體正常生活的物質基礎,但不宜過飽。晚飯時,接近睡眠時間,過飽則易使飲食停帶胃腸,會引起消化不良,也影響睡眠,所以晚飯進食應少一些。
細嚼慢咽 不可暴食細嚼慢咽可以促進消化吸收,保護胃腸,有利於胃、胰、膽等器官消化液的分泌。暴飲暴食易傷及腸胃,亦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還容易發生噎、呃、嗆、咳等意外,故自古以來,都不主張如此進食。
此外,在飲食保健方面還應做到:飲食時專註而不分心;「食後不可便怒,怒後不可便食」;飲食之後,摩腹、散步、漱口等對健康都是大有裨益的。
飲食保健除了上述原則外還要做到因人而異,具體如下。
飲食療法,應根據年齡、性別、體質和病情差異,辨證施用食品和藥物,合理調配食療處方。這裡著重談談在食療中如何區別不同人群而選擇補藥補品的問題。
老年人與青年人老年人的生理變化是腎氣衰,肝腎不足,在食療中適當選用一些補藥補品,可以增強體質,延緩衰老,防治疾病。對病後體弱者,冬季進補,猶有裨益。可選用兔肉、羊肉、海參、銀耳、核桃、蜂蜜、鵪鶉蛋和人蔘、西洋參、太子參、枸杞、首烏、杜仲、肉蓯蓉、冬蟲夏草等;對患有老年人慢性病的人,則應針對病情,採取食養和食療相接合的方法進行食療。
青壯年人體質堅實,精力充沛,在一般情況下,應避免不必要的補養藥物。青年人如因學習、工作緊張,用腦過度或睡眠不足,以致頭昏、失眠、健忘、多夢、食欲不振等,可考慮選用首烏、五味子、百合、山藥、雞蛋、核桃、豬心等食療調養。壯年人或病後體虛、或疲勞過度,而氣血虧耗的,可選党參、黃芪、首烏、玉竹、兔肉、蝦等進行調養。
婦女與兒童少女時期卵巢未發育成熟,如到了十四五歲,無月經來潮,發育遲緩,體弱多病,可以適當選用熟地、當歸、首烏、枸杞、白芍和雞蛋、紅糖、黑豆、大棗、桂圓、豬肝等;青壯年婦女,因有月經、懷孕、生產、哺乳等生理特點,血液易於虧損,食療以補血、養血為主,如當歸、熟地、阿膠、白芍、党參、大棗、龍眼肉、雞蛋、烏雞、動物肝、魚肉等皆宜;老年婦女,由於卵巢萎縮,腎氣漸衰,精血虧耗,宜補肝腎、益氣血,食養可選用靈芝、黃芪、天麻、杜仲、枸杞、大棗、雞蛋、蜂蜜、菠菜等。
中醫認為,小兒為「稚陰」、「稚陽」之體,各系統,器官都很嬌嫩,在調養方面重在增強消化吸收功能,促進生長發育。因此,選擇葯膳,食品均應性質平和,如西洋參、太子參、參須、淮山藥、蜂蜜、蜂乳、奶類、魚類、胡蘿蔔等。
胖人與瘦人人體肥過胖之人,如體質堅實,應避免進用補藥補品,還要注意掌握減肥防胖的進食原則,如:少吃動物脂肪等食品;限量主食,不求過飽;少吃甜膩食物,多吃蔬菜瓜果如黃瓜、冬瓜等;少吃鹽,不飲酒,多喝湯。虛胖者多表現為氣虛,如動則氣短、心慌疲乏、睏倦、怕熱、出汗多等,故平時調養重在補氣。補氣首在健脾,可選党參、黃芪、白朮、薏苡米、黃精、兔肉、冬瓜、木耳等。
身體瘦弱的人,一般多有牌胃氣虛,如常表現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脹滿、 食少便溏等,調養可選人蔘、党參、黃芪、山藥、栗子、糯米;咽干舌燥、便干夢遺等,則宜滋陰養液,清降虛火,如沙參、百合、黑豆、鴨肉、鱉肉、蜂蜜等均可選用,
腦力勞動者與體力勞動者從事腦力勞動的人,易致肝腎不足,心脾兩虛,常表現為體乏、食欲不振、頭暈眼花、失眠健忘等神經衰弱癥狀。腦力勞動者除應注意勞逸結合,多作戶外活動,加強運動鍛煉之外,也可適當給予葯食調養。如核桃、龍眼肉、大棗、百合、蓮子、牛奶、雞蛋和五味子、刺五加、首烏、枸杞、桑葚等,都有益智、健腦、安神之功。
從事體力勞動的人,也要根據不同情況來調養。如長期在寒冷潮濕環境下工作的人,而又身體虛弱的,應注意溫補健脾,以增強禦寒抗潮濕能力,常可選用鹿茸、杜仲、党參、附子、羊肉、狗肉、鹿肉等具有溫補性質的藥物和食物;在高溫(如爐前工)和乾燥環境(如風沙地區)里生活工作的人,宜養陰益氣潤燥,如沙參、玉竹、石斛、麥冬、甘蔗、梨、椰子汁、松仁、鴨肉、兔肉、鱉肉、蜂蜜等,均可酌情選用。
其實在我們生活中很多常見的食物都對某些疾病有一定的效果,合理運用的話對我們的健康有一定的幫助,配合藥物治療可使疾病康復的更快。平時適當鍛煉,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情,久而久之,疾病自然會離你而去。
※酒後不適,這些天然解酒汁你知道多少
※蓮荷全身是寶,葯食兩用,它們的功效你知道嗎?
TAG:塞雷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