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同齡人才沒有空拋棄你 他們也都在焦慮

同齡人才沒有空拋棄你 他們也都在焦慮

最近大家在討論「販賣焦慮」,前幾天韓寒在微博上炮轟一篇標題為《摩拜創始人套現15億背後,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的文章,稱它已經不光光是在販賣焦慮,而是在製造恐慌。

今天我也來舉一個例子:女孩的腋毛。

一戰後,女性地位提升,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成為消費主力。1917年,為了增加「刀片」的銷量,某公司發動了一場「腋毛焦慮」,力求使女人們相信腋毛是「不衛生的「、「非女性化的」。結果它的刀片銷量果然翻了一番。

創造焦慮是最容易的吸引關注和消費的方式。

在這個傳播焦慮的時代里,各種各樣的焦慮變得理所當然:不去健身會焦慮,不讀書會焦慮,這也焦慮,那也焦慮。總有人試圖告訴你,你不夠優秀,你活得不好。

我們評價一個人是不是一個好的朋友,不再以人品、性格為依據,而是將他的地位身份作為接觸的第一道門檻。大家開始遵循這樣的一個社交等式:成功=優秀=值得結交。

為什麼我們會擔心被同齡人拋棄?因為「落後」,彷彿成了焦慮的開關。

可是這種焦慮真的是合理的嗎?為這種焦慮痛苦真的是值得的嗎?

人們只看到一小部分的我們,比如職業,卻全然以此評斷我們身為人的價值。你的工作是什麼,儼然已經成了party上的通用問候。在這個時代,人們情感的報酬只被限定在物質的獲得中。

人們在追求金錢、工作、名車的時候,想要的往往不是那些事物本身,而是擁有這些東西後得到他人的注意、尊重或是愛。

我們可以成為任何人,我們從小就聽到這樣的說法,充滿機會這很棒。但又控制不住自己一直在想:萬一我們無法在這種充滿機會的社會中爬到高點怎麼辦?

這個社會在告訴大家「他們」可以擁有任何東西,可實際上只有少部分人能做到。

過去人們知道社會階級是被操縱的,如果你生活在底層,人們不會認為是你的錯。但現在人們說我們的社會是選賢舉能,報酬是屬於那些值得擁有、勤奮聰明過人的人。這聽起來很棒,但如果你真的相信社會是這麼運轉的......

這就意味著有些人在社會底層也成了他們應得的。在中世紀英國稱貧困的人為「不幸的人」,在現代,他們稱貧困的人為「輸家」。

這種價值觀使我們在看到別人脆弱的一面時,腦子裡蹦出來的第一個詞是「矯情」。事實上很多人從未想過有些自己觸手可得的東西,對某些人來說,是他們要付成很多才能到達的目標。

曾有學者做過一個實驗,中高階層的人隱姓埋名去底層生活能否只靠個人能力脫離階層。然而實驗只堅持了3個月不到。掙扎在溫飽線的底層生活令他完全沒機會發揮自己的才能。

我們能怎麼辦呢?

首先,別相信任何社會真的是選賢舉能的。

事實上,運氣和意外仍關鍵性地決定人們最後落在哪個階層。對待人們時,尤其是對待自己,不要認為他們在哪個階層完全是他們應得。

第二,創造屬於自己成功的定義。

有很多種成功的方式,其中一些跟身份、地位並沒有關係。

不要盲目地順從社會的定義。實際上,你仔細想一想,是不是很多成功和幸福的模式,你本人其實是不認同的,是你不想顯得自己是「輸家」,所以只好順從了呢?

第三,不因外在成就定義自我。

我們應該避免讓外在的成就來完全定義自我。

我們還有許多重要的方面不會寫到自己的簡歷上,我們的愛好、想法,這些都很重要。

或許你也發現了,對於成功的人來說,他身上的所有特質都被稱作「走向成功」的特質;然而同樣的品質放到失敗的人身上,就又變成了loser的象徵。

這不是為生活的不幸找借口,我們也該承認,儘管努力就會得到回報,但同樣的努力之下,得到的回報並不一定會公平。

只是,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建議和指導擺滿了書架。很多話聽起來都非常有道理,但這並不代表它一定適合你,適合這次時機。

什麼是成功,怎樣才能成功——不管你是遵守這社會的「規則」還是有自己的道路,希望這都是你思索過後內心的答案。

【相關新聞】

專欄-馨語醫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特朗普訪問沙特吹噓軍售 沙特王儲感到「被羞辱」
互聯網小巨頭新年大採購 社交成短視頻戰場突圍利器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