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女兒也愁嫁:歷史上的公主們都嫁給了誰?
原標題:皇帝女兒也愁嫁:歷史上的公主們都嫁給了誰?
公主是皇帝的女兒,她們作為「金枝玉葉」,身份高貴,能娶公主為妻,在古代是莫大的榮耀。那麼,能娶到她們的都是什麼人呢?
歷史上,公主的丈夫被稱為「駙馬」。「駙馬」是「駙馬都尉」的簡稱,原本是一個官職,是為皇帝駕馭馬車的人,通常都由出身顯貴的人擔任。三國時期,曹魏的何晏因娶了公主,被封為駙馬都尉,此後,凡是皇帝的女婿,照例加「駙馬都尉」稱號,簡稱「駙馬」。大致從隋唐起,「駙馬」成為皇帝女婿的固定稱呼。清代的「駙馬」則稱為「額駙」。
古代大部分時候,當上「駙馬」最重要的條件是出身要好。皇帝通常對公主配偶的出身門第要求嚴格。歷朝歷代,能與公主婚配的,大多是勛貴、將相的後代,尤其是以宰相之子「尚主」(與公主匹配,稱為 「尚」)為多。在唐代,駙馬不是出身於軍中大將家庭,就是朝中重臣後代,選駙馬不但要審查駙馬本人的家世,還要追查駙馬家庭其他人的身世。
唐高宗要把女兒太平公主嫁給薛紹時,公主的母親武則天堅決反對,理由竟是薛紹的嫂子蕭氏「非貴族」。武則天說:「我的女兒怎麼能與田舍女為妯娌!」直到有人出來作證,說蕭氏是唐初宰相蕭瑀的後人,武則天才同意了這門親事。唐代高宗、中宗、睿宗三代公主,共有駙馬 25 人,其中19人的家庭世係為宰相世家,可見當時公主配偶門第之高。
到了宋朝,選駙馬重視門第的風氣開始衰減。宋朝科舉制度盛行,整個社會重視文化超過了門第,以至朝廷在選擇駙馬時,從追求門第轉向注重學識。宋朝時期,儒生一旦中了進士,如果尚未婚配,就可能被選為皇帝的乘龍快婿。如宋英宗為女兒擇婿,會親自面試其文才,徐國公主的駙馬王師約,就是經過英宗皇帝面試入選的。
當然,公主的配偶,不管門第有多高,總沒有皇帝的門第高,所以公主出嫁,古代稱作「下嫁」、「出降」。歷朝歷代,「尚主」的家族,即成為皇帝的姻戚,有著種種特權。唐朝蕭嵩之子蕭衡,尚新昌公主,皇帝見到蕭嵩,即稱「親家」(民間稱 「親家」的習俗來自於此)。如此一來,官僚權貴無不願與皇帝攀親,民間也就有了「皇帝女兒不愁嫁」的說法。
但是,也有「不識抬舉」,不願意娶皇帝女兒的。主要原因,是難以忍受公主的驕橫霸道。南朝劉宋時,趙倩尚宋文帝女兒海鹽公主,公主未嫁前即與兄長始興王劉睿私通,出嫁後仍姦情不斷。趙倩入宮找其論理,她竟大打出手,感到受辱的趙倩自盡身亡,公公趙伯符也慚懼而死。宋文帝第六女臨川公主下嫁東陽太守王藻,王藻學業精深,好與人研討文章,引起公主的嫉妒,她向侄兒孝武皇帝進讒言,誣告丈夫,使王藻人頭落地,她也改了嫁。
除了驕橫霸道之外,公主們的淫亂放縱更令駙馬無法容忍。南朝宋孝武帝女兒山陰公主經常把她的情夫藏匿家中,連她的父親都氣的要賜她自盡。宋孝武帝去世後,她的弟弟劉子業(宋前廢帝)當了皇帝,她更加肆無忌憚,竟公開向弟弟要求,自己也要像皇帝一樣,有更多的異性供她淫樂。當皇帝的弟弟便擇選了30名年輕英俊的「面首」,交給山陰公主,供她陪宿。她還從朝臣中搜羅美男子,見到尚書吏部郎褚淵貌美,就纏著皇帝要讓褚淵專門侍奉她。褚淵侍她十日,苦不堪言,再也不敢進她的府第。
看上去肆無忌憚的公主們也有自己的苦楚。公主的婚姻,常常成為政治的工具,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和親」。自從西漢高帝七年(前 200 年)劉敬提出和親政策以來,從漢代一直到唐代,「和親」成為中原漢族政權籠絡周邊游牧民族勢力的一項重要政策。西漢共向匈奴、烏孫出嫁了13位公主(雖然並非都是皇帝的女兒,但出嫁時都必須具有「公主」身份)。隋唐時期,和親更加頻繁,突厥、吐谷渾、吐蕃、契丹、回紇等都成為和親的對象。
這些遠嫁異鄉的公主們,遠離了深宮中錦衣玉食的生活,個人命運十分悲慘。她們遵循游牧民族「父死,妻其後母」的習俗,常常要嫁給自己的繼子,甚至一嫁再嫁,如漢代的解憂公主,就先後嫁給了三代烏孫王。唐朝嫁到契丹的靜樂公主,甚至被反叛的契丹人殺死,淪為政治的祭品。
TAG:談史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