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新生代斷層,香港金像獎還有未來嗎?

新生代斷層,香港金像獎還有未來嗎?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梁鵬飛】

2002年,《無間道》橫空出世。這部電影是當時香港電影的救市之作,集結了當時香港電影幾乎能找到的最強陣容。除了四大影帝梁朝偉、劉德華、曾志偉、黃秋生集體上陣對飈演技,也讓兩個年輕人嶄露頭角。

他們就是在片中飾演少年劉德華和梁朝偉的陳冠希和余文樂。他們為什麼會獲得這個角色,看看下圖就明白了。

尤其是陳冠希,自出道起就被很多人說側面和劉德華很像。這兩個年輕人也不負眾望,憑藉精彩表演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香港電影一向有造星的傳統,而且多年來,造星成果顯著。比如最早劉德華就是在1982年出演幾部電視劇積累一定名氣後出演了許鞍華執導的《投奔怒海》。

梁朝偉比劉德華晚一年進入無線藝員訓練班,1984年和劉德華主演電視劇《鹿鼎記》,一炮而紅。

周星馳運氣差了點,和梁朝偉同年進入無線,直到1988年經李修賢提攜出演《霹靂先鋒》才算熬出頭。

他們都是60後。

香港的70後代表是古天樂和吳彥祖,和陳冠希、余文樂一樣,遵循了前輩們的成名之路。

當年60後劉德華、梁朝偉、周星馳們剛剛出名的時候,恐怕沒有想到自己後來會有這麼大的成就。

而當80後陳冠希和余文樂在前輩提攜下開始建立起自己的名聲時,他們大概也憧憬過有朝一日達到前輩們的成就吧。

但今天回過頭來看,香港最後一批巨星停留在了這批60後演員。

不過余文樂還算幸運,80後出道於2000年左右,畢竟趕上了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的餘暉,搭上了最後一班車。再之後的90後,出道在2010年代,電影大環境已經……90後的香港演員大家能想起哪怕一個嗎?

其實上述這些演員的天賦可能並沒有什麼差別,造成他們後來演藝生涯巨大差別的,是時代變遷。

一個行業要興旺發展,需要源源不斷的新生力量加入,但同時也要有足夠的機會給新人歷練。在劉德華的時代,他們趕上了香港電影最好的時期,每年有幾百部電影出來,很多演員一年內可以拍十幾部。有這麼多歷練機會,就連郭富城這種多年來一直被稱作沒有演技的偶像派,20多年後也能磨練出演技。

到了余文樂這一代,不僅沒有那麼多電影給他們拍了,而且香港電影的影響力也不復往昔。他們的舞台早已不如前輩們那麼大,自然再也得不到前輩們那般的關注度了。

所以這就是現在金像獎的問題所在。

金像獎能夠提名的影帝候選人,其實就這麼幾個了。因為演員斷層太厲害,找不出新生力量。

去年金像獎的時候我就寫過一篇《獲獎者越來越老,香港金像獎越來越封閉?》,裡面有一句話:「可以預見,以後的金像獎影帝,那些有點名氣但還沒獲獎過的演員都在排著隊等著呢。古天樂、吳鎮宇、任賢齊…不用急,遲早輪到你們呢。」

今年的金像獎,終於輪到了古天樂這個70後,按照這趨勢發展下去,金像獎後面還有吳彥祖和80後的余文樂可以撐幾年。

再然後呢?

其實影帝這裡還好說,最麻煩的是影后。因為香港電影的男演員好歹還有2個70後和1個80後有點知名度。女演員中只有一個70後春嬌了。

本來80後還有張柏芝和twins倆姐妹,但是和陳冠希一樣,就不說了……

金像獎的影后,自從2004年的張柏芝以後,再也看不到香港年輕女演員的身影了。

2013年憑藉《志明與春嬌》獲得最佳女主角的楊千嬅不到40歲,2011年的劉嘉玲時年46歲還算是年輕的了。又拿過2次影后的惠英紅已是58歲,今年新晉影后毛舜筠比她還大一歲,鮑起靜、葉德嫻這兩位更是奶奶輩的了。明年怎麼辦?

不過相比金像獎影帝只能頒給香港演員的「潛規則」,這14年來倒是有一半的影后被內地女演員拿走。

我了解金像獎組委會的這點小心思,影帝是金像獎的門面,只能授予香港演員,而且必須是比較純正的香港電影;至於影后嘛,還可以接受合拍片。但是搭戲的男演員一般都是香港演員,所以章子怡和梁朝偉搭配,周迅和金城武搭配,春夏和郭富城搭配…….

其實金像獎最佳男、女主角的斷層還不是最嚴重的,最佳導演更是幾乎被老同志們壟斷。

金像獎歷史上獲得最佳導演次數最多的是許鞍華,一共6次獲獎。包括今年在內,2009年以後她拿了4次之多。徐克在2011年後也拿了2次。

金像獎以後怎麼辦?我實在是不知道了。

今年金像獎頒獎禮的最大亮點來自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楚原。他的一番獲獎感言出自肺腑,感人至深。

楚原獲金像獎終身成就獎(圖/新華網)

楚原見證了香港電影從1950年代起步到1980年代走向巔峰的全過程。年輕時候他拍過破香港賣座記錄的《72家房客》,年紀大了拍了幾部撲街電影,就沒戲可拍了,在後輩們的電影里客串兩把,發揮點餘熱。

很多觀眾對他在成龍1983年《警察故事》里的表現應該印象挺深刻。就是裡面那個反派,這張海報上被成龍挾持的那位。

風風雨雨他是見多了,這次頒獎禮以過來人的角度說了一番心裡話:「任何人,無論你昨天多風光,也無論你昨天多失意,明天天亮的時候又要做回一個人,繼續生活下去,因為明天總比昨天好。」

只不過,香港金像獎的明天,恐怕真不如昨天好。

還是那句話,金像獎如果一直局限於「香港人的金像獎」,那就沒有明天了。

成龍在兩會上接受採訪說「現在只有一種電影叫中國電影」,「香港電影是local(本地)電影,有些我們拍香港電影只是給香港人看,但香港人也可以拍《紅海行動》給全中國人看。」

其實明智的香港電影人早就知道該去往更為廣闊的市場,廣闊天地大有所為。拍出《紅海行動》的林超賢不正是在中國電影這個大市場取得成功的香港導演嗎?

香港電影人只有徹底融入中國電影,香港金像獎只有把所有中國電影都納入評選範圍,才有前途。這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的事情。

我相信遲早有一天金像獎會做出這個變革,如果它不想就這麼悄無聲息地消失在歷史長河的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港台第一觀察 的精彩文章:

台當局以「越界」為由扣押大陸漁船 10名漁民遭捕
「綠委」為蔡英文安全憂心到失眠 台特勤:請放心

TAG:港台第一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