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臨床常見血腫分析及護理

臨床常見血腫分析及護理

穿刺當時發生血腫

常見原因:穿刺方法不正確、內瘺血管較脆、沒有一針見血,反覆穿刺、多次尋找血管、對血管深度的評估不準確,內瘺針穿破血管壁

處理方法:

?不拔針,給予紗布塊或棉球壓迫穿刺點

?血腫未繼續擴大,內瘺血流量符合血液透析要求,可繼續進行透析治療,適當減少抗凝劑的用量,並繼續觀察血腫的發展

?血腫擴大,內瘺血流量不能滿足血液透析治療,拔除內瘺針,進行加壓包紮

?使用直穿股靜脈或橈動脈進行透析治療,適當減少抗凝劑的用量

?內瘺穿刺處加壓包紮30分鐘後鬆開包紮,觀察血腫消褪情況

透析結束後發生血腫

常見原因:多與壓迫不正確有關

處理方法:

?立刻重新判斷穿刺點,儘快使皮下出血停止,給與加壓包紮,30分鐘後鬆開包紮,觀察血腫消褪情況

?皮下血腫發生後,24小時內實行冷敷,24小時後實施熱敷或硫酸鎂外敷,一周以後血腫均能基本消退

?皮下血腫發生期間注意內瘺雜音的變化

?必要時口服抗生素抗感染

血腫護理方法之一

?出現血腫後,立即壓迫穿刺點

?冰袋冷敷局部,至完全止血

?24h後局部熱敷,熱敷後塗抹喜療妥軟膏,並進行局部按摩

血腫護理方法之二

?血腫止血後,穿刺點貼創可貼,將馬鈴薯切成薄片,外敷於穿刺部位,塑料薄膜或保險膜覆蓋纏繞平整,待馬鈴薯片乾燥後取下。可每日3次

?長期穿刺造成的局部單純硬結也可以採用此法

馬鈴薯外敷作用

馬鈴薯具有散瘀止痛,消炎解毒,促進炎症吸收的功效

?止血後即可進行

?取材方便,價格便宜

?更換次數少,方便病人

血栓護理

常見原因:

?手術因素,患者自身血管條件差、術中血管內膜損傷

?內瘺過早使用

?大於實際血流量的負壓抽吸

?透析後內瘺包紮過緊

?患者因素:患者處於高凝、低血壓、休克狀態

臨床表現:

?內瘺處血管疼痛

?血管搏動、震顫及雜音減弱

?抽出的血液為暗紅色

?血流量不足

?完全阻塞時,搏動、震顫及雜音完全消失

防治措施:

?避免內瘺未成熟時進行穿刺

?避免定點穿刺,拔針後壓迫時間及力度適宜

?造瘺側肢體避免受壓、吃重

?造瘺側肢體不能用於測血壓、輸液、輸血

?避免反覆低血壓(脫水過多或使用降壓藥)

?每天觀察內瘺的震顫強弱和雜音大小

注意事項:

?定期監測血脂,減輕血管粥樣硬化

?糖尿病患者注意控制血糖

?早期血栓形成,可行血管內溶栓治療:

血栓形成24h內,可採用局部血管內注射尿激酶行藥物溶栓

感染的處理

臨床表現:

?局部紅、腫、熱、痛,有時伴有內瘺阻塞

?全身表現為寒顫、發熱,血培養陽性,重者敗血症

防治措施:

?保持局部皮膚的清潔、乾燥

?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防止醫源性感染

?穿刺技術力爭一針成功,

?合理使用抗生素。嚴重者可口服或靜脈注射抗生素

?固定患肢減少活動

?禁止穿刺感染部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護理人 的精彩文章:

一片葯導致的跌倒不良事件

TAG:護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