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天的夕陽下 我們漫步在昆明湖畔

春天的夕陽下 我們漫步在昆明湖畔

丁酉家國喜事稠,陽春約友乘興游。

昆明湖畔覽秀色,萬壽山巔閱春秋。

柳浪千條迎風舞,嬌鶯百囀展新喉。

碧啵蕩漾神馳遠,畫舫輕進情怡悠。

佛香高閣壯華夏,長廊彩畫譽全球。

銅牛雄視留倩影,盛世美景任風流。

久聞昆明湖邊夕陽美景無限,就與家人朋友在丁酉年清明節下午早早趕到頤和園。從北門而入,翻過佛香閣,但見春風吹過,湖面上波光粼粼,藍天襯著白雲,引領著人們走向一個又一個景點。

春天的昆明湖水色多變,我們站在佛香閣前翹望遠處,碧水藍天、七彩雲朵、煙波浩渺,山巒森林倒映其中,美輪美奐。

湖面在陽光的照耀下,不斷轉換色彩,波光船影映印著湖光山色,變幻出一幅幅五彩斑斕的山水畫卷。

漫步昆明湖邊,徜徉百米長廊,感覺到的是:百花爭奇鬥豔,萬物競相成長。空中飄來的是花的芳香,迴響的是鳥兒的歌唱,我們的心也在昆明湖山水雲間隨風飄蕩。所有的一切匯成一句話,春天來了!

頤和園昆明湖有句明聯:春湖落日水拖藍,天影樓台上下涵,十里青山行畫里,雙飛百鳥似江南。正是這種意境。

有詩云:穿堂繞殿入長廊,彩畫亭閣競吐芳。萬壽山腰觀景雅,昆明湖上泛舟忙。城樓白塔風姿綽,堤岸虹橋韻致揚。納盡南國山水翠,皇家御苑譜華章。

有道是:滿山松柏成林,林下綴以繁花,堤岸間種桃柳,湖中一片荷香

往東看,夕陽映照下的玉瀾堂等建築,金碧輝煌。

(王紅衛2017年清明攝於圓明園)

沿長廊東去,藍天碧水,綠翠花香,廊坊光芒。

夕陽映照,石柱閃光,麗人倩影,古今文廊。

夕陽在這個世界遺產的大院里更顯得輝煌,金色的陽光照在金碧輝煌的亭台樓閣之上,映照著隨處都有的金龍圖案,無數條金龍彷彿要在頤和園裡舞動,輝映出這裡的皇氣氛圍。夕陽給人們帶來了無限的遐想,平常時刻並不鮮亮的景物此時都似乎換了新的衣服,滿目青山夕照明,夕陽勾勒出的質感、漸變色彩的層次感更裝扮了我們心目中對頤和園新的遐想……

正如清代詩人龔自珍所說:「吟到夕陽山外山,古今誰免余情繞」。

沿昆明湖濱東岸南行,有一小島,名知春島,知春島通過一座紅色的「知春橋」與岸上相連。再由一座更小的紅橋與處在湖水中的一個更加小的島相連。知春島上坐落著一座重檐四角攢尖頂的彩繪木構方亭,名「知春亭」。有詩云:冰含玉鏡珠凝露,映帶煙光潤且滋。桃楚水沈花粉後,柳邊風緊草青時。春來有象由無象,亭付無知為有知。晴過汀洲臨紫陌,暢懷吟亢碧雲詩。

知春亭畔疊岸綴石,植桃栽柳,每至農曆「五九、六九」之際,此處冰融水泛,一派嫩綠嬌紅,早早就向人們報告春的消息。

知春亭是頤和園內的著名景觀,據說頤和園的春天首先發生在這裡。人們祈盼和讚頌春天,自有道理和情感在其中。陽春三月,夕陽西下,昆明湖碧水盈盈,楊柳欲蘇,坐於亭中,觀賞湖山春色,品味得景得名之寓意,自得其樂,別有情趣。

春訊先知,故亭名有「見柳而知春」之意;也有人說亭名源自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中「春江水暖鴨先知」句。由「知春」而得名的亭,春在何處?觀水而知春:「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觀魚而知春:「鳥飛林覺曙,魚戲水知春。」覽碧而知春:春風吹綠了湖水,也吹綠了湖畔、柳下的萌萌小草;鴨戲而知春:「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聽雨而知春「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霏霏春雨,如絲如霧,潛心靜聽,落地有聲。

知春亭不但是頤和園賞春的好地方,還具有特殊的優越之處,從「景觀」與「觀景」兩方面看,知春亭位置的選擇都是極其成功的。從近處觀賞,重檐攢尖頂的知春亭,暢朗秀麗,與連接雙島的木橋和東岸聳立的文昌閣一起,構成了一組水陸相諧的清爽景觀。遠處從南向北看,知春亭成為使畫面豐富起來的近景,使得湖東北的天際線飽滿豐富,疏朗中顯得厚實。從北向南望,知春亭小島遮住了平淡的東堤,增加了湖面的層次。與北面的「玉瀾堂」、「日夕佳樓」、「水木自親」等臨湖建築,組成了一個環抱狀的寧靜港灣,給遼闊的昆明湖前湖水面平添了一種親切祥和的氣氛。

比起作為景觀,知春亭的觀景作用更為卓越,它為遊人提供了一個遠觀全園景物的極佳視角。立於知春亭遠眺,能從極豁朗的大弧度環眺三面,北面蔥鬱凌霄的萬壽山、佛香閣,西面秀麗的長堤以及玉泉山、西山嵐影,南面的龍王廟、十七孔橋、廓如亭,視線橫掃過去,形成了2000多米長,恰似中國畫長卷式的天然風景構圖立體畫面。這個觀景點在整個頤和園可謂獨一無二,無可替代。

文昌閣位於知春亭的東南面,是園內6座城關(宿雲檐、文昌閣、千峰彩翠、寅輝、紫氣東來,通雲)中最大的一座,坐南朝北。文昌閣名取意文運昌盛。 「文昌 」即文昌帝君,為道教神名。在清漪園的設計中,萬壽山西麓的宿雲檐城關供奉關聖帝君,這裡供奉文昌帝君,取文武輔政的寓意。

十七孔橋,橫跨於頤和園昆明湖的東堤和南湖島間,橋由十七個孔組成,長150米,為頤和園中最大石橋。詩云:虹卧石樑,岸引長風吹不斷;波回蘭槳,影翻明月照還空。上聯寫水上之橋,下聯寫橋下之水。石橋宛若卧在水上吹不斷的彩虹;蘭槳使水波迴旋,劃碎映於水面明亮清澈的月亮。照還空,指橋的十七孔。聯語描繪水波、明月,水天一色,使這座頤和園內最大的石橋富於神韻和氣派。

粉紅色的天,粉紅色的水,粉紅的光影像少女羞澀的臉龐,粉紅色的春天醉遊人。

春天夕陽照耀下的昆明湖,讓人陶醉,讓人留戀。陶淵明的五律:「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就是描寫這種意境。據說德國總理默克爾2016年訪華時,我們國家領導人陪她去的景點之一就是在知春亭看昆明湖夕照。

在頤和園有一處夕佳樓,其中「夕佳」二字是乾隆皇帝引用了陶淵明這首詩的第一句「山氣日夕佳」,據說乾隆有一個承諾,絕對不留戀「頤和園的黃昏」而耽誤政務,可見在頤和園看夕陽西下的美景有多麼的愜意。

此情此境,置身其中,恐怕只有一句話方能描繪我們的心情:「幽籟靜中觀水動,塵心息後覺涼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中攝影 的精彩文章:

TAG:天中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