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腰椎間盤突出和腰肌勞損

腰椎間盤突出和腰肌勞損

點擊「星樂文化藝術」可快速關注

腰椎間盤突出和腰肌勞損由於都有腰背痛、腰背無力感,故容易混淆。但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疾病。那怎樣來區分腰肌勞損和腰間盤突出呢?

GIF

好發人群

腰椎間盤突出:一般發生在20--40歲之間,青壯年發病比例約佔80%。多見於男性,過於肥胖或過於瘦弱的人易致腰椎間盤突出。勞動強度較大,常伏案工作及經常站立的人員等較多見。

腰肌勞損:重體力勞動者急性腰扭傷,若沒有及時治療或處理不當,會引起腰肌勞損的發病。運動員或長期從事劇烈運動的人群,在劇烈的運動中引起腰部肌肉的長久損傷。長時間坐位學習,或是辦公時的坐姿不良,也會形成慢性腰部肌肉勞損。

腰 痛

腰椎間盤突出:腰痛是大多數患者最先出現的癥狀,發生率約91%。表現為隱隱作痛。由於纖維環外層及後縱韌帶受到髓核刺激,經竇椎神經而產生下腰部感應痛,有時可伴有臀部疼痛。

腰肌勞損:表現為腰部酸痛或脹痛,部分刺痛或灼痛。腰部疼痛程度時強時弱,開始表現為間歇性疼痛,逐漸變為持續性疼痛,並逐漸加劇。疼痛隨天氣變化,受涼或陰雨天疼痛加重。感覺疼痛的部位較深,活動時加重,卧床休息後減輕。

放射痛

雖然高位腰椎間盤突出(腰2~3、腰3~4)可以引起股神經痛,但臨床少見,不足5%。絕大多數患者是腰4~5、腰5~骶1間隙突出,表現為坐骨神經痛。

典型坐骨神經痛是從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後方、小腿外側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噴嚏和咳嗽等腹壓增高的情況下疼痛會加劇。放射痛的肢體多為一側,僅極少數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現為雙下肢癥狀。

腰肌勞損通常只有腰痛。

壓痛點

腰椎間盤突出:部分病人的棘突或棘間隙有壓痛,壓痛點主要位於棘突旁,即背部中間。壓痛時,可出現沿神經根走行的下肢放射痛。

腰背肌勞損:通常腰椎棘突間無壓痛,而腰背肌局部有壓痛,多在骶棘肌處,髂骨脊後部、骶骨後骶棘肌止點處或腰椎橫突處。即在遠離背部中線的腰背部兩邊的肌肉。

對於疼痛部位講不清楚具體位置、按壓也無明顯壓痛點的情況,更可能是腰椎間盤導致的腰背痛,專業稱腰椎間盤源性腰背痛。

馬尾神經癥狀

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向正後方突出的髓核或脫垂、遊離椎間盤組織壓迫馬尾神經,其主要表現為大、小便障礙,會陰和肛周感覺異常。嚴重者可出現大小便失控及雙下肢不完全性癱瘓等癥狀,臨床上少見。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現代社會較為常見的疾患之一,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在工作、學習、生活、勞動中對腰椎的過用、錯用,使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發病率增高,且有年輕化的趨勢,嚴重地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因此,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研究和治療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腰椎穩定性降低,腰部肌力減退是造成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腰痛的主要誘發因素。通過科學的方法鍛煉腰部核心肌力,並以長期有規律的堅持,可以緩解臨床癥狀,改善腰椎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發生本病的原因有內因和外因兩方面:內因是椎間盤本身退行性變或椎間盤有發育上的缺陷;外因則有損傷、勞累以及受寒著涼等。

1.腰椎間盤退行性改變

椎間盤缺乏血液的供給,修復能力較弱,而且在日常生活和勞動中,由於負重和脊柱運動,椎間盤經常受到來自各方面的擠壓、牽拉和扭轉作用,因此容易發生葵縮、彈性減弱等退行性變化。

2.過度負荷

從事重體力勞動和舉重運動等,常因腰部負荷過重而造成椎間盤早期退變。當椎間盤退變時,脊柱負重過大使椎間隙嚴重受壓變窄,導致椎間盤纖維環破裂。

3.損傷

當反覆的外力造成腰部損傷、跌傷、閃挫等時,加重了退變的程度。

4.受寒

不少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無外傷史或勞損史,只有受寒、著涼。其原因可能由於椎間盤有發育上的缺陷,受寒受涼後使腰背肌肉痙孿和小血管收縮,影響局部的血循環,進而影響椎間盤的營養。同時,肌肉的緊張痙孿,可增加對椎間盤的壓力,造成更進一步的損害,致使髓核突出。

(二)誘發因素

在椎間盤退行性變的基礎上,某種可誘發椎間隙壓力突然升高的因素均可致髓核突出。常見的誘發因素有增加腹壓、腰姿不正、突然負重、妊娠、受寒和受潮等。

自我鍛煉(治療)方法

1.取仰卧位,手臂自然的放在軀體兩側,然後慢慢的抬起下肢,這時膝關節盡量伸直抬高,高度一般以45°-60°為宜,反覆多次。

2.取仰卧位,雙側屈肘、屈髖、屈膝。以頭、雙肘、雙足為支撐,做挺腹伸腰的動作,呈「拱橋狀」,即「三點支撐」。持續時間以患者具體情況而定,一般以腰部感到輕度勞累感為宜。

3.取俯卧位,雙臂自然置於軀體兩側,然後左右交替緩慢抬起下肢,此時膝關節盡量伸直,高度以腰部輕度酸困為度,反覆數次。

4.在硬床上或乾淨的硬質地板上,取俯卧位,雙臂以肩關節為支撐點,輕輕抬起,手臂向上的同時輕輕抬頭,雙肩向後向上收起。與此同時,雙腳輕輕抬起,腰部肌肉收縮,盡量讓肋骨和腹部支撐身體,持續3-5秒,即俯卧式「燕飛」。然後放鬆肌肉,四肢和頭部回歸原位休息3-5秒再做。

5.取站立位,雙足分開與肩寬,這時雙手叉腰或是上舉抱住枕部,來回緩慢地做腰部側彎活動,側彎到最大幅度。反覆鍛煉數次。

6.取站立位,雙足分開與肩同寬,頭、背、腰部緊貼於牆,雙足逐漸向前伸,和身體重心之間形成一定距離,大概40-50公分;然後屈膝緩慢下蹲,此時注意膝關節不要過腳尖,以防傷及膝關節。感覺到大腿肌群酸困時,可起身緩解1-2分鐘,反覆數次。

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除了日常的鍛煉,更重要是要積極的配合治療。日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方法很多,但千萬不要被眼花繚亂的治療方法所迷惑。一定要了解其治療方法的治療效果以及自己的病情,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自我療法注意事項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自我療法如何選擇,首先必須要明確病因,然後通過適度鍛煉,矯正姿勢等方式,進行自我療法。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自我療法必須要注意如何形成正確的站立姿勢、行走姿勢、坐卧姿勢,並長期保持、形成習慣。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自我療法要通過矯正姿勢減小腰椎曲度及腰部所受壓力,使腰部保持直立挺拔,減輕突出物對神經和脊髓的壓迫,使癥狀減輕或消失。如果癥狀消失,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自我療法就達到了臨床治癒的標準,癥狀消失後,仍要繼續保持合理姿勢,堅持康復鍛煉增強腰部肌力,鞏固和強化正確的姿勢,避免複發。即便是手術後也要通過康復鍛煉來鞏固效果,避免腰椎不穩而複發。

普遍認為,倒走鍛煉是針對腰痛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自我療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倒走時人體重心向後移動,有利於腰椎的挺拔,從而緩解腰椎承受的壓力。其不足之處在於,倒走有安全隱患,對場地和個人條件都有一定的要求。

站立的時候強制重心後移也一樣,大家可以做個體驗,赤足站立,雙腳前腳掌踩一本20毫米厚度的書,腳跟踩地,這樣腳跟低於腳掌,重心後移,就可以減小腰椎曲度矯正姿勢,腰椎有挺拔的感覺,大家體會一下,所以靜態的站立踩書鍛煉,也是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自我療法的不錯選擇。

如果條件允許,醫生和專家建議使用專業負跟鞋,在站立行走中都保持重心後移的姿勢。負跟鞋底是前高後低的,隨時強制重心後移,減小腰椎曲度,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可以替代倒走,更安全,更容易堅持。作為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自我療法,也須注意不要過量運動,稍微感到疲勞就需要休息,保持低強度的溫和鍛煉。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自我療法只要科學的進行,有益無害,矯正多少因人而異,癥狀減輕後,仍然要堅持一段時間作為鞏固,鞏固期內可能感覺不到大幅度的好轉,但鞏固期是必要的,防止複發是患者特別需要注意的。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自我療法務必要注意溫和鍛煉的康復治療原則,切忌急躁和急於求成,不要追求立竿見影的主觀感受效果,防止過量運動超過自身耐受,會適得其反,有問題及時諮詢醫生或專業機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腰椎 的精彩文章:

專家揭秘:腰椎間盤突出不是病?學會這6招,治好不是夢!分享!
腰椎間盤突出:保護腰椎從此開始,2個方法,3天見效,快收藏!

TAG:腰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