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這麼看,書法還挺有趣!

這麼看,書法還挺有趣!

您可知漢代

有個與宋徽宗抃風舞潤,藝旨相埒的漢靈帝

召集一眾長於文賦藝事之人

創辦了中國第一所高等藝術專科學校?

您可知永嘉南渡中

西晉高祖丞相王導「喪亂狼狽」時

「猶以鍾繇《尚書宣示帖》藏衣帶中」?

您可知「門前踏斷鐵門限」的

趙孟頫也是個

「寫字必得錢,然後樂為之書」的市井江湖?

眾所周知,書法但黑白二色,如遇佳書久而不得,常令人心生愀然不樂之感;書史更為枯損,讀之不知所云,字形筆意所狀亦難捉摸。

而在這看似枯燥無趣的歷史沿革中,卻隱含著一條中國古代書法鑒藏與交易的嬗變史:它應是一個鮮活生動、豐富多彩的景觀,其中交織著書法家的成長過程;書法家之間(或者是收藏家之間)的互動過程;歷代法書墨跡,包括經典書跡和一般書跡在內的流傳散佚過程;傳統的法書作品對個人書風甚至時代書風的影響過程等。

懷素《食魚帖》(古摹本) 水墨白麻紙本手卷 原藏於青島市博物館

其中有言:「老僧在長沙食魚,及來長安城中,多食肉,又為常流所笑,深為不便」與佛教戒律有悖,為南宗禪在惠能的弟子懷讓時期,於修持上出現了鬆動有關,然「深為不便」令人啼笑

而今天要為大家推薦的一部著述,以時脈為經,書藝作緯,窮究古代書法鑒藏之趣,探微其隱於書史的內在邏輯。追本溯源,將文史的「源」及歷代書家文人鑒藏交易的「勢」條分縷析,而又結於故事娓娓到來。

通過這本著述,我們了解到,相較於傳統的書法史敘述,中國古代的書法鑒藏與交易這一命題,無疑可提供給我們更富生趣的視角。不同於我們「習以為常」的名家名作、經典書論乃至文人書家交遊等內容,彷彿風格、知識、理論、形象才是考量書法史的核心。

而有趣的是,不同於刻板綜述,在鑒藏史的視域下,研究者往往要更多著眼於一位鑒藏家或收藏家的私人生活。甚至在研究書法交易的過程中,常常要面對他們人性的弱點。這些東西會讓研究過程充滿樂趣,同時亦被讀者視為酒肆市坊的「野史」,但這恰恰是最奪人眼球,也更為人們所記憶傳播的。

身份各異的鑒賞者和收藏家,與書法家們天然有著緊密交錯而值得玩味的複雜關係。他們穿梭於正統書史之經絡,盡其奪予、毀譽、買賣流通之能事,打破了名家傳承的線性發展歷史神話,為書寫古代書法世界提供了極富張力的緯線。形形色色的人性點綴於一字一句的文段中,顯得這段歷史亦有了溫度。

王詵跋歐陽詢《行書千字文》 遼寧省博物館藏

王詵娶宋英宗之女,權資夦盛,喜好收藏,常以貲購或以物質物,甚至以「借去不還」等「卑劣」手段搶奪他人心頭所好,而這在當時的士大夫鑒藏圈內十分常見。

正如王強先生所說,(相反於嚴絲刻板地陳述斷續而散亂的史料)我相信著者是帶著感情去述史的,這非但無損於述史邏輯與史實考證的理智,反而更增其敘述的魅力,更利於傳播效度。這也正與布洛赫的說法相合:「我們要警惕,不要讓歷史失去詩意。……如果有人以為歷史訴諸於感情會有損於理智,那真是太荒唐了。」

專家推介

這本書展示了一個富有雄心的研究議題。作者努力將古代書法的收藏、交易與傳統的書法史結合在一起,並將書法視為一項社會交往活動,其中涉及到了它的生產、流通、鑒賞及價值等問題。作者看到了傳統研究範式與話語方式的局限,努力嘗試將書法收藏與交易的社會史與經濟史有機結合,寫出一部綜合社會階層、生產、品味和消費的書法鑒藏史。

——理查德·文以誠(斯坦福大學藝術與藝術史系 教授)

本書綜覽漢至清末上下千餘年的法書鑒藏與交易史,規模宏闊,內容充實。作者一方面在正史、書畫著錄、題跋及筆記等各種文獻中發掘一手材料,另一方面採納了近年來學界的個案研究成果,使全書既有豐富的細節,亦有宏觀的視野。本書不僅適合作為古代書畫鑒藏史的入門書籍,對於已在此領域耕耘的研究者來説,其綜覽視域亦將有助於新課題的開發。

——盧慧紋(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副教授)

利用跨學科的社會經濟學視角來介入書法史,張冰和范麗娜將書法作為文化經濟交易品的發展歷程,撰寫了一部引人入勝的學術著作。本書在書法史學界開闢了新的天地,作者用他們廣泛的探討,為中國最偉大藝術形式的研究創建了一個新的視角。

——倪雅梅(美國堪薩斯大學 中國藝術史教授)

如您想一睹古人真顏

如您欲一窺書史奧秘

如您望見證那鮮活的黔黎之色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網 的精彩文章:

「人喝茶三年,茶養人一生」,已被科學證實!
書法史中最美的《陋室銘》,山不再高

TAG:書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