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菊東籬的陶淵明和《桃花源記》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前言:
《桃花源記》作者是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
鍾嶸在《詩品》中稱讚他:文體省凈,殆無長語。篤意真古,辭興婉愜。每觀其文,想其人德。世嘆其質直。至如「歡顏酌春酒」,「日暮天無雲」,風華清靡,豈直為田家語邪!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也。
他的作品風格和旨趣對後世文學的影響非常大,從南北朝至今的1800年左右的時間裡,無數的文人表達過對他的仰慕,孟浩然認為:賞讀《高士傳》,最嘉陶征君。蘇軾認為:吾與詩人無所甚好,獨好淵明之詩。魯迅認為:陶潛正因為並非渾身是「靜穆」,所以他偉大。
了解歷史可以知道,陶淵明身處亂世。在亂世中,更多的讀書人選擇兼濟天下,陶淵明年輕的時候也想過憑藉自己的學識一展平生的抱負,然而事與願違,於是他選擇了不為五斗米折腰,獨善其身,在鄉下老家過著「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農夫生活。所以我們看他的《桃花源記》,一來應該看到他對理想社會的追求,二來也應該看到他對現實社會的一些無奈。
孔子說「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然而孔子一生都沒能真正的做到這句話,他只是把自己「克己復禮」的理想傳承給了他的學生,希望他們能繼續自己的理想。陶淵明才是這句話的忠實踐行者。
正文:
桃花源記
魏晉:陶淵明
①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②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③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⑤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重點實詞:(按文章順序)
第①段——緣:沿著,順著。遠近:偏義複詞,僅指遠。鮮美:鮮艷美麗。繽紛:繁多的樣子。異之:即「以之為異」,對見到的景象感到詫異。異,意動用法,形作動,對······感到驚異。窮:形容詞用做動詞,窮盡,走到······的盡頭。
第②段——彷彿:隱隱約約,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樣子。若:好像……似的。才:副詞,僅。豁然開朗:形容由狹窄幽暗突然變得開闊明亮的樣子。儼然:(古今異義)古義:整齊的樣子。今義:形容很像;形容齊整;形容莊嚴。阡陌,田間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東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錯相通。悉:全,都。黃髮垂髫:指老人和小孩。並:都。
怡然:愉快、高興的樣子。
第③段——具:全都。咸:副詞,都,全。妻子:(古今異義)古義:指妻子、兒女。「妻」「子」是兩個詞,不是現代漢語的「妻子」今義:男子的配偶。絕境:(古今異義)古義: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今義:沒有明顯出路的困境;進退維谷的境地。間隔:隔絕。無論:(更)不必說。「無」「論」是兩個詞,不同於現在漢語的「無論」(古今異義)。具言:詳細地說。延,邀請。去:離開。語:告訴。不足:不值得。(古今異義)
第④段——既:已經。扶:沿著。向:從前的。志:動詞,做標記。(詞類活用)
及:到了。詣:拜見,特指到尊長那裡去。志:名詞,標記。
第⑤段——規:計劃,打算。尋:不久。問津:問路,這裡是探訪,訪求的意思。津:本義渡口。
注意:這篇課文實詞的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是重點也是難點,能夠熟練翻譯這篇文章對文言翻譯有很大的幫助。(標記注意,加粗字體,劃橫線,是因為真的很重要啊!)
重點虛詞:
(一)乃
①見漁人,乃大驚:竟然。(這個「乃」有爭議,有人認為翻譯成「於是」,個人認為「竟然」更好)
②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竟然。
(二)遂
①遂與外人間隔;後遂無問津者:於是,就。
②遂迷,不復得路:最終。(這個「遂」有人翻譯成「於是」,個人認為「最終」更好)
補充閱讀——《五柳先生傳》(原來初二教材有選入、新教材已刪)
五柳先生傳
陶淵明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這篇文章是陶淵明的自傳,採用正史紀傳體的形式,並不注重描述生平事迹而重在表現生活情趣,帶有自敘情懷的特點,這種寫法是陶淵明首創。雖然現在教材並沒有選入,但有不少文人在他們的作品中引入或者自比「五柳先生」,算是增加點文學常識吧。下面舉幾個例子:
①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②杖履逍遙五柳旁,一辭獨擅晉文章。——于謙《過菊江亭》
③一瓢顏回陋巷,五柳先生對門。——王維《田園樂·其五》(還引入了顏回的故事)
④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李白《戲贈鄭溧陽》
⑤苟非歸去來,五柳傳不成。——王冕《讀五柳先生傳》
後話:
人言「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大概是認為少年血氣方剛、易於衝動,看了《水滸》學裡面的英雄好漢,形成不良的習性;上了年紀的人讀《三國》,洞悉其中的陰謀詭計、爾虞我詐,難免會愈加老謀深算、溝壑滿胸。
陶淵明文章中的出世歸隱思想歷來褒貶不一。作為還是不作為?這是一個問題。當下流行一個詞語——「佛系」,很簡單明了的概括了某些人對待世務隨緣的一種心態。其實筆者不太喜歡陶淵明的風格,人不管處在哪個年齡,都應該有一些作為,具備「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概,不同的是少年時期多的是不甘心,到老的時候多的是「知天命」。或許我們讀
陶淵明的文章不深究其旨趣,像他自己所說「不求甚解」,會別有一番樂趣。
中學階段,陶淵明的《雜詩》《飲酒》《歸園田居》《歸去來兮辭》都有選入,留待後話吧。
長按並識別下圖中二維碼關注「殘荷聽語」公眾號
每天了解一點點文學,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