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潑水節結束了,你的傣味之旅也許剛剛開始……

潑水節結束了,你的傣味之旅也許剛剛開始……

傣族的潑水節不光有狂歡,還有吃貨們享用不盡的美味!

潑水節結束了,但是蛤春的雲南卻正是美食繁多的時候!

先說眾多的傣味美食吧。

潑水節的時候,是傣味美食最集中的展覽會,畢竟這是傣族的新年嘛,過年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吃得好。雲南的傣味,不同的地方會有各自的特色小吃,版納的傣味與德宏的傣味就區別很大;相同的是,傣族人民生活的地方,一年四季都可以品嘗得到各種你從未見過的美食。

這其中,傣味小吃價格平易近人,口味五花八門,種類眼花繚亂,且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品種。通過美食,也許可以讓我們看到不同地區的風俗習慣和生活特色。

提起傣菜,人們往往習慣於把泰國菜與版納、德宏一帶的傣菜相提並論,稱為泰傣菜系。

傣菜以清淡、生態、色香味美而著稱。第一大特色是酸、辣、甜(泰國),傣族喜歡用各式各樣的配料如蒜頭、辣椒、酸柑、豆豉、魚露、蝦醬之類的調味品來調味,煮出一鍋鍋酸溜溜、火辣辣的傣式佳肴——這一特色在氣候更加酷熱的泰國體現得更明顯。

泰菜的招牌菜——冬陰功、芒果香糯米飯、椰汁嫩雞湯、咖喱魚餅、綠咖喱雞肉、炭燒蟹、炭燒蝦、豬頸肉、咖喱蟹……

傣族的招牌菜——如煮螺絲、舂乾巴、炸牛肉條、炸蜂蛹、撒撇、煲牛蹄、牛尾、悶烤豬蹄、拌螞蟻蛋……

新鮮的紅毛丹、芒果、菠蘿、椰子、山竹菠蘿、榴槤、菠蘿密……望著這麼多琳琅滿目的美味佳肴,不禁讓人垂涎欲滴、流連忘返。

泰傣菜烹飪方法主要分為:湯、炒、熬、煎、焯、舂/拌、辣醬、蒸、烤/烘、炸、煸、剁、雜拌、腌、煲、燉、蕉葉包燒等

舂菜系

舂——就是把主食材與辣椒、大蒜、芫細、香柳、金介、姜、豆豉等配料,有選擇性的放入研臼中搗碎,使之攪拌均勻的烹飪方法。如舂乾巴、舂魚、舂番木瓜等等。

烤菜系

烤——就是將加工處理好或腌制入味的食材置於烤具內部,用明火、暗火等產生的熱輻射進行加熱的方法。食材經烘烤後,表層水分散發,使原料產生鬆脆的表面和焦香的滋味。

把拌好調料的肉、菜、瓜果放在火炭上慢慢烘烤,使食材里外熟透。如烤魚、烤雞、烤香腸、烤豬、烤糯米飯糰、烤油糯飯糰、包魚糯米飯糰、揉河苔、烘蕉葉包酸肉、烤乾巴、烘牛皮薄片、蟹肉蛋羹。另一種是烤水果和薯類,如烤香蕉、芭蕉、菠蘿、玉米、烤紅薯、烤木薯、悶烤豬蹄等等。

炸菜系

炸——就是把食材放入滾沸的油鍋中弄熟的方法。比如炸豬皮、炸干牛皮、豆皮、乳扇和炸香腸、炸牛肉、炸豬肉、炸蜂兒、炸竹蛹、炸蟬蛹、炸蠶蛹、炸干牛皮、炸豬皮、炸牛皮。

煸菜系

煸炒(biān chǎo)——又稱干煸或干炒,平常時候大多叫做干煸。它是一種較短時間加熱成菜的方法,原料經刀工處理後,投入小油量的鍋中,中火熱油不斷翻炒,原料見油不見水汁時,加調味料和輔料繼續煸炒,至原料干香滋潤而成菜的烹調方法。如「煸螃蟹」——就是將螃蟹舂搗,只過濾剩下汁液,在鍋中用小火熬至有香味,加入辣椒、配料、雜菜、炒糯米粉和雞蛋烹制而成。

剁菜系

剁——就是將肉剁碎剁細,並與佐料、辣醬一同揉合烹飪的方法。根據不同的食材叫不同的「剁」,如剁雞肉、剁豬肉、剁水牛肉、剁馬鹿肉、剁魚肉。一種是「剁生」,如撒撇、撒巴、豬肉剁生、雜拌豬血凍;另一種是炒剁肉丁,是製作好的剁肉拿去炒熟,如:炒剁辣椒、炒剁魚丁、炒剁豬肉丁、炒剁雞肉丁等。

雜拌菜系

雜拌——將主食材切好或掐碎後加入大蒜、辣椒、芫細、洋蔥、豆豉等佐料攪拌或捏透均勻的烹調方法。

就是拌芒果嫩葉,加野黃酸棗、青檸檬汁調製而成;或把肉剁碎剁細後與辣醬拌勻食用。如:雜拌螞蟻蛋、雜拌番木瓜+腌蟹、雜拌肉、雜拌芭蕉花、雜拌雜菜、雜拌茄子、雜拌酸角嫩葉、雜拌芒果嫩葉和雜拌黃瓜等等。

腌菜系

腌制——是中國、東亞和東南亞各國應用最普遍、最古老的蔬菜加工方法。蔬菜腌制是一種利用高濃度鹽液、乳酸菌發酵來保藏蔬菜,並通過腌制,增進蔬菜風味的一種保藏蔬菜並賦予其新鮮滋味的方法。如腌青辣椒、發酵蔬菜、泡菜、榨菜等等。

泰傣族製作的腌製品,如干腌菜、酸腌菜、腌豆豉、腌豆腐即可作為烹飪調料,又可作為下飯的鹹菜。又如腌魚、酸豬肉、濕豆豉、豆豉片、酸豬肝水、辣腌菜、水腌菜、酸竹筍和腌油蟲等等。

煲菜系

煲——就是用芭蕉葉、荷花葉或大的無毒葉子包裹食材放入鍋中蒸煮的烹飪方法。這樣的烹飪方法一般用於熟的很快的菜,如雞蛋、魚、肉末、茄子、豆類。如:煲魚、煲蛋羹、肉末蛋羹。

煮菜系

煮——就是將食物及其他原料一起放在多量的湯汁或清水中,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熟。具體操作方法:將食物加工後,放置在鍋中,加入調料,注入適量的清水或湯汁,用武火煮沸後,再用文火煮至熟。適用於體小、質軟類的原料。所制食品口味清鮮、美味,煮的時間比燉的時間短。煮的食物避免了燒烤類的油膩與長時間產生的致癌物,是一種健康的飲食方式。傣族特色菜,如煮螺絲、酸芭菜等。

燉菜系

燉——就是指把食物原料加入湯水及調味品,先用旺火燒沸,然後轉成中小火,長時間燒煮的烹調方法。屬火功菜技法。其中分為:隔水燉和不隔水燉。

泰傣菜通常是用結實的動物肉來做,如黃牛肉、雞肉或乾巴。如果用雞肉來做,叫作燉雞肉,用黃牛肉或乾巴做叫作燉肉,就是將動物的肉切成大塊,像湯一樣烹飪,然後小火燉熬,讓肉變得嫩和爛,湯汁只剩一點兒,如:燉肉和燉雞、煲牛蹄、煲牛尾等等。

綠葉包烤菜系

綠葉包烤——就是將食材及配料拌均勻後用芭蕉葉、荷花葉或者其它大的無毒葉子將其包裹捆紮起來放在火炭上進行慢火烘烤的烹飪方法。如:蕉葉包烤蝦、荷葉包烤魚、蕉葉包烤豬肉、荷葉包烤蝌蚪和荷葉包烤豬腦,由於這些植物葉子中含有一定的芳香精,因而經過包烤過後,食物就會變得鮮嫩、清香、味美。

甜點零食

用糯米粉、麵粉、椰奶、白糖和紅糖做成的甜味食品。如:炸糯米條、潑水粑粑、炸椰肉南瓜條、包茶、炒粉條、紅糖糕、芭蕉糕、三角糕、糖粽糕、南瓜糕、木薯糕、狗舌頭糕、炸圈、青糕、鹽糕、蠟色糕、香瓜糕、涼粉、石梓糕、烤薄餅、芭蕉芯粽、芝麻紅糖糕、芝麻揉糯米飯糰、烤竹筒飯、烤芝麻薄餅、米花糖、紅糖舂芝麻、紅糖燉紅豆等等。

蟲子菜系

泰傣菜是最健康、最營養又最環保的菜系之一,食材大多采自山間無污染的山茅野菜、野果、佐料、魚蝦,或自種的瓜果,多以雜扮、蒸煮、烤焙為主,少油少鹽,不僅異常美味,而且有益身體健康。至今還保留著人類早期以昆蟲為食品的習慣,現在已經是用作招待貴賓的佳肴了。 螞蟻蛋、竹蟲、蜂蛹這三種蟲子在傣族菜系裡已經算是上等美食了,因為拿取不容易,自然價格也開始上漲,特別是螞蟻蛋,價格一年比一年高,自然製作的美味佳肴,味道那是絕對讓你忘不了的。 用昆蟲當作佳肴,聽起來有點毛骨悚然,但吃在嘴裡卻是唇齒留香,絕對是道下酒的好菜。來德宏,一定要嘗試這三種昆蟲美食哦!

米飯菜系

傣族地區以產米著稱,故各地都以食稻米為主,一日三餐皆吃米飯。傣族所產的粳米和糯米,不僅顆粒大,而且富有油性,糯米的粘度也較大。具有米粒大而長,色澤白潤如玉,做飯香軟適口,煮粥粘而不膩,營養價值高的特點。如竹筒飯、菠蘿飯。

嗜酒是傣族的一種古老風俗,在公元12世紀就有咂酒之俗,酒已成為宴客必備之物。近現代以來,飲酒更是普遍嗜好,男子早晚兩餐多喜飲酒少許,遇有節慶宴會,必痛飲盡醉而後快,且飲酒不限於吃飯時,凡跳舞、唱歌、遊樂,必皆以酒隨身,邊飲邊歌舞。所飲之酒多系家庭自釀,傣族男子皆善釀酒,全用穀米釀製,一般度數不高,味香甜。當地有句話是這樣說的:

傣族的酒隨意喝 傣族的蟲子擺上桌

好啦叨叨了這麼多的美食,以後到了傣族地區知道吃什麼,那就不枉費小編的辛苦編輯和資料查找了,一定要收藏和轉發哦!下期再見!

來源:玩轉雲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南十八怪 的精彩文章:

麗江:多少人來過這裡,又像候鳥般離去?
漫步大理古城之夜:靈魂深處的孤獨,誰人來解?

TAG:雲南十八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