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總也吃不飽還那麼瘦?別羨慕了,這或許是「中虛」,用此方最奏效!
小編導讀
大家身邊有沒有那種總也吃不飽、食量大得驚人、胃裡像有無底洞的瘦弱朋友?聽起來好像讓人很羨慕,但其實這並不是什麼「吃不胖體質」,而有可能是「中虛」了!這是需要好好調理的。
對於這樣的證型,用這個方子很奏效,看完正文,一起來討論一下吧!
彭女,三十多歲,2012年5月11日來診。其體型偏瘦,面色黃白,說話語聲溫柔低沉,訴近幾月來多食善飢,非常容易飢餓,沒有過多久又想吃東西,食物亦無所偏好,無口苦、口乾、口渴,無腹脹,本月9號來經,月經無湧出來之感,稍黏稠,白帶正常;小便淡黃,大便每天一次,便稀不臭。唇淡紅,舌苔白稍厚膩潤,舌後部苔有剝脫,脈沉緩。
憶及何紹奇先生在《讀書析疑與臨證得失》「中虛奇病」篇中曾提及類似的案例。何紹奇先生所治是一嗜食豬油者,當時何先生考慮:「若為中消,則其症為消谷善飢,此人消則消矣,而所『消』者非米面穀食;若謂異嗜症,此人嗜則嗜矣,而尋常食用之動、植物油,卻何以稱異!且以上法治之皆無寸效,故知其非是。此病確屬罕見,前人著作中,亦未見類似病症之記載。唯射水余無言先生《余氏父子經驗方》曾載一人善飢,每餐須食米飯、饅頭二斤以上,日可四五斤,而化驗檢查殊無何陽性可見者。余先生當時亦無計可施,忽憶及本草書言某葯某葯服之不飢語,乃選黃精、地黃、人蔘等味大劑與服,已愈。察患者面色青黃,骨瘦如柴,精神疲憊,表情痛苦,舌質淡、齒痕,舌苔白厚而潤,六脈無力,右關脈尤弱,乃斷為「中虛」。方選《局方》白朮六一散,即白朮六兩,甘草一兩,水煎服,專從補益脾氣入手以消息之。劑量頗大,意在填補。囑兩日一劑,共三劑。一周後,其妻驚喜來告:葯未期其效如此之速,不禁喜甚。原方改為散劑,日三次,每次服五錢,連進五六料,病漸向愈,飲食增進,精神漸好,追蹤觀察多年未複發。」
受此啟發,余分析該患者亦是中虛之病,而用建中焦、消陰火之法。處以《金匱》之黃芪建中湯加白朮:
炙黃芪30g 焦白朮20g 桂枝15g 白芍30g 生薑3片 大紅棗5枚 炙甘草10g 麥芽糖30g 6劑
2012年5月18日複診,訴前葯後感覺舒服,飢餓感基本消失,只是偶爾還是有點飢餓。月經已乾淨。守方再進6劑,療效尚屬滿意。後回訪,無複發。
黃芪建中湯出自《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病症並治第六》,條文很簡潔:「虛勞里急,諸不足者,黃芪建中湯主之。於小建中湯中加黃芪一兩半,余依上法。氣短胸滿者加生薑;腹滿者去大棗,加茯苓一兩半;及療肺虛損不足,補氣加半夏三兩。」臨床多用於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淺表性胃炎、胃黏膜脫垂、胃大部切除後傾倒綜合征、胃輕癱綜合征、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室性早搏、心肌缺血、心絞痛、再生障礙性貧血、帶下、崩漏、過敏性鼻炎、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等屬於中焦虛寒病機者。
小建中湯中紅棗、炙甘草、麥芽糖都含糖分比較足,那是否可以用於糖尿病呢?筆者覺得也可以。因為小建中湯條文的上一條是:「脈沉小遲,名脫氣,其人疾行則喘渴,手足逆寒,腹滿,甚則溏泄,食不消化也。」這個挺有意思的,「甚則溏泄,食不消化也」,雖食多,但食不消化,人體所需不夠,自然還會飢餓索食,以供人體所需,那糖尿病之善食易飢用建中類方自然也是一個很好的方向,值得經方人探索和深思,以擴展經方之用!
END
版權聲明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從經方廟堂到民間江湖——一個青年中醫之路》(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黎崇裕著),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由悅讀中醫(微信號ydzhongyi)推薦發表,封面圖片源於網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脈診水平高不高,就看有沒有這個好習慣了
※今晚有中醫外科學複習免費直播!周末也不可以放鬆學習哦
TAG:悅讀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