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你好?還是為我好?

為你好?還是為我好?

當我們還沒有為人父母,只是為人子女的時候,我們會經常感覺到父母以愛的名義對我們的生活指手畫腳,諸多干涉。甚至,也許是現在,我們自己有了小孩,可是父母仍然沒有放棄對我們生活的控制權,而我們一邊不認同父母這樣的做法,自己卻又會不自覺的將這種控制帶到對孩子的教養中去。這種情況在家庭中其實很常見。無論是夫妻,還是父母子女,一旦我們將權力機制帶到家庭中來,那麼控制就發生了。

控制的情況會有兩種

一種會發生在當我們對生活充滿無力感的時候。例如在工作中受挫,遭遇困境,對生活失去掌控感的時候,我們可能會想找一個可以控制的對象,以此重新獲得掌控感,這是一種典型的心理補償。而寵物和小孩最容易成為我們掌控的對象,因為他們是最容易掌控的。

另一種是習慣了在工作中運用權力去掌控他人,回到家中依舊運用工作中的一套方法來對待家人,教養小孩,還理所當然的認為同樣的方法可以很好的處理工作,就可以很好的處理家事。這樣發展下去,就會變成控制性教養。

當父母用「獲得好孩子的評價」這件事來要求孩子聽話的時候,就是採取了權力的手段。還有的父母可能會說「我都是為了你」、「我因為你才會這樣」、「我為你犧牲了很多」等等,諸如此類的話語,都是將愛變成了武器,將感情拿來發揮威脅的作用。

有些時候,我們會把「為你好」掛在嘴邊,這也是一種控制。我們可能會為孩子安排好一切,從我們的角度出發,給予我們認為對孩子最好的,替他們做選擇。但在這個過程里,我們最容易忽略的是孩子的感覺。而孩子只會覺得被控制卻沒有被共情,他是無法體會到被愛的。

控制性教養下長大的孩子可能會變成討好型人格

因為控制型的父母會傳遞給孩子的訊息就是:如果你不聽話,不按照我說的去做,那麼你就不是一個好孩子,就得不到愛了。這種用順從作為條件,來獲得愛的教養方式就會使得孩子成為一個習慣性順從他人的人,會因為潛意識裡害怕獲得別人不好的評價,而變得逆來順受。

GIF

我推薦過的《家為何會傷人》這本書里,武志紅老師就寫道:家之所以溫暖,主要就是因為家裡的成員「婆婆媽媽」,能理解並體貼彼此那些瑣細的感受。

職場的運作規則是權利,競爭、合作、控制、征服。而家庭應該是理解和包容,而不是據理力爭的說服和控制。如果將權利規則帶回家,就會將感情變成爭權奪利的武器。

在工作時,我們要做的是解決問題,創造利益,堅持原則。感覺確實不是核心,沒那麼重要。可是家庭教育不一樣。家裡要講感覺,孩子需要被理解、被共情,家庭成員可以理解並接受彼此的情緒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是其次。

我們需要提防感情變成權利和武器

首先,在和孩子互動的過程中,我們要察覺到自己是否只想獲得控制感,卻沒有真正的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考慮事情。

第二,要明確家和職場的區別,將家和工作分開。告訴自己,必須用不同的方式去對待。

第三,家是愛的場所,不是追求利益的場所。我們應該幫助孩子建立起勇氣來面對外界殘酷的評價,而不該成為一個殘酷評價的來源。

第四,當我們面對與我們意見相反的孩子的時候,我們應該覺得高興的是,他這麼有主見,能夠獨立思考,這是他的成長,也是我們的成就。即便他的思想還不夠成熟和縝密,即便你認為他這樣做可能會失敗、會走彎路,但失敗的結果真的會非常糟糕,不可挽回嗎?賽翁失馬焉知非福。我們可以試想一下最壞的結果,如果孩子不按照我說的去做,他真的就會完蛋了嗎?就會變成壞孩子了嗎?究竟,可怕的是孩子的行為還是我們自己的恐慌。

作者 | 雲朵媽媽,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應用心理學碩士。育有小女之後,想以媽媽的身份來分享育兒點滴。

雲朵媽媽微聊

ID: LittleCloud_MAMI

育兒心理了解一下

?8、最近一個閨蜜的兒子開始一直畫圈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朵媽媽微聊 的精彩文章:

女性個人成長好書推薦

TAG:雲朵媽媽微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