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陳永鏘:一切藝術行為,都必須與社會秩序和諧律動

陳永鏘:一切藝術行為,都必須與社會秩序和諧律動

鏘哥近照

導讀:

近日,阿根廷女孩阿馬利亞·烏爾曼,精心策划了一場行為藝術,引起了世界各地網友的關注。不得不說,行為藝術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表達方式。

早在十幾年前,行為藝術在中國剛開始發展時,也曾有許多藝術家為了表達自己而為藝術「獻身」,一時間,藝術圈的行為藝術作品優劣難辨、魚龍混雜、質量堪憂。於是在一系列不知所云的「行為藝術」之後,鏘哥寫下了這篇文章,為廣大的藝術工作者堅定了信念,樹立了正確的行為藝術觀。

作畫時的鏘哥

哀莫大於心死

陳永鏘

如果說,我就去年發生在廣州的一起「引誘女性出賣色相」,並向公眾展示女裸體的「行為藝術」感到了憤慨的話,那麼,眼前這個「以自虐、殘暴、毀滅式的語言和以生肉、屍體、動物、人體為材料的創作,在2000年的中國前衛藝術界蔚然成風」的現實,就更令人毛骨悚然,一時間,真不知今生何世此時何夕,更不知該從何說起!

這些「作品」使人噁心是無疑的,但說這些「藝術家」們「病態」「走火入魔」,恐怕未必是他們的本質。從這些冠以藝術名義的「行為」可中明顯看出,作者從構思到材料、準備到蘊釀、情緒到鼓足勇氣毅然實施,都是有著精到的計劃和充分的準備的。

這既不象藝術創作中的信手拈來,即興隨機,也不像精神病者的下意識妄為,這些作者也自覺心身健全。既然如此,我們這些平常人就大可不必自作多情地去體恤關愛他們的肌膚了,他們也不會買你的帳,反而會譏笑你平庸無知,多管閑事。況且他們普遍都認為承擔著無比神聖的責任感,作為觀者的你總不能因為自己不偉大而阻礙別人偉大吧,總要表示些由衷的崇敬才算有點品味,有點人性。

然而,這些事實上會使觀者產生恐怖噁心的解構,從生態環境保護的角度來看算不算是污染了人們的視覺和心境呢?倘若以藝術的名義,用震撼且令人毛骨悚然的藝術現象與行為,獲得藝術界和全社會的認同甚至讚美,會不會誤導更多的,甚至是不止一代人的藝術追求?以人為本的人類社會前境又將何如?

更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這些行為藝術家們所使用的人的屍體材料,又是從何而來,憑什麼可以取得的?此舉有沒有侮辱屍體的行為?藝術家天馬行空的創作,也許無須管,也管不了,但有些材料,比如槍枝彈藥核武器毒品和人的屍體,難道可以通過藝術的名義輕易取來?更不要說殺人放火甚至戰爭,可否在摧殘人類同時可以以藝術的名義得到寬容和讚美?難道我們這些文明社會的秩序和國法,是唯藝術家的馬首是瞻、唯藝術是聽的嗎?

我以為,凡具有審美價值的人的行為,都可以稱之為「行為藝術」,但人的一切行為必須以不侵害人類社會的整體利益為前提;一切藝術行為都必須與社會秩序和諧律動,否則必然為人類社會所不容。

其實這些淺顯的常識,自命才智過人的行為藝術家們當然知道,而且他們自虐獻身的深層意義也可能是崇高理想、終極關懷,如果是這樣的話,你能不向他們的「偉大」致敬?

哀莫大於心死!我想,如果我們中國的藝術界,面對著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上述行為藝術現象及其影響無動於衷,那麼,我們自己也融進了一起行屍走肉、屍橫遍野的名曰《心死》的跨世紀中國行為藝術作品之中了。我們自己會很可悲!連那些意欲「以無恥呼喚崇高」的「偉大」構想來撞擊我們良知、心弦的、真正的前衛行為藝術家們也會沮喪哀傷的。

編輯 | 漁公子

圖| 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漁歌晚唱藝術沙龍 的精彩文章:

草根逆襲的填詞翹楚,香港經典名曲填詞人——黎彼得
婁師白,能亂真而不作偽,齊門君子也!

TAG:漁歌晚唱藝術沙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