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適合你的那個房

適合你的那個房

2016年鼓吹的「開放式小區」如今已經悄無聲息,也許是因為它過於理想化而無法實現吧。本人是開放式小區的簇擁者,因為步入中年後能夠體會到當拎著菜回家時少走幾步路的好處。(蝸居於CBD,停不起車)

購買房子時,小區是我們考慮的重要內容,常見的小區有這麼幾種:用鐵柵欄圍起來的,用商鋪圍起來的,用住宅樓圍起來的,上十幾步台階的,裙樓樓頂平台的,以及市政路延伸的……當然,在買房子時,我們聽到的通常會是,「人車分流」、「立體化空中」、「地中海」、「比華利國際」這類的辭彙。

在20多歲時,本人認為好的住宅小區是那種用鐵柵欄圍起來的:一個3萬平方米的地塊(4個足球場大小),方方正正,幾棟建築擺放其中。園區南門是地下入車口、北門是地下出車口、東西二門步行專屬。園區中有流水、有小山、有東南亞移植過來的高大植物。會所是巴洛克式的,透過西門遠遠就能望見。小區周圍密不透風,鐵柵欄上爬滿植物,上面還有攝像頭。朝著東門走去,保安遠遠地和你打著招呼,頂著門,露出一排小白牙;走入大堂,經理一席黑衣,幹練得體;電梯總是有一部開著門在等候……

但是,時間久了,住戶開始抱怨:出差一個月,回來後保安和大堂經理都冷著臉,要出示住戶卡;叫個外賣,從小區門口到家裡需要層層對講,菜都涼了;最重要的是,管理費要6元,街對面的小區才4元,而且人家小區門口有超市、乾洗店、銀行、7/11、賽百味……這時候,那種用商鋪圍起來的小區的優勢開始顯現,在二手房市場中,價格同樣堅挺。

如今,本人已經不滿足於小區自身的生活配套,家門口不僅要有麥當勞還要有必勝客、東來順,四大國有銀行一個不能少最好還加上兩個外資的,除了便利店之外要有大型超市,要有健身房、理髮店、寵物店、水果店、電器店、各種專科診所……如此多的商業配套恐怕不是一兩個小區底商可以承載的,這需要街區。為此,那些「地中海花園」、「比華利國際」必須統統放棄,把游泳池搬進室內,只有這樣才能夠溜個彎兒就把事辦了,不用開車。

回到適合你的小區這一話題。當治安不再成為問題,公園成為街區標配,小區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好的形象或者是私密性?在選擇適合你的那個房的過程中,我們真正的需求是什麼?是出行靠車的風景區還是一切近在咫尺的商業區?是生活在田野還是生活在市井?

在買房子之前,需要明確自己的需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歐洲讀城記 的精彩文章:

克雷莫納中心廣場

TAG:歐洲讀城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