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鬼谷子智謀:與人合作要不卑不亢,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鬼谷子智謀:與人合作要不卑不亢,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鬼谷子說:對於那些沒法控制的對手,或者先對他們威脅利誘,然後再對他們反覆試探;或者先對他們反覆試探,然後再摧毀他們。

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了孔明做軍事,新官上任燒三把火,把曹操燒得暈乎暈乎的。曹操心想這劉備三天沒打,怎麼就突然長能耐了,不行,要加緊進攻,不可放虎歸山。於是一路追趕,把劉備追得東躲西藏,一直行至夏口才喘口氣。

荊州劉表聽信後妻的話,偏愛小兒子劉琮,不喜歡劉琦。劉表的長子劉琦,也十分器重諸葛亮,常想與他商量保全自己的辦法,但諸葛亮總是加以拒絕。於是劉琦請諸葛亮遊覽自家的後園,一同登上高樓。

飲酒中途,劉琦派人將樓梯抽走,然後對諸葛亮說:「現今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於吾耳,可以言不?」諸葛亮說:「您沒有看到晉公子申生留在宮內遭受謀害,而重耳逃亡在外卻得到安全嗎?」劉琦茅塞頓開,於是便私地策劃外出襄陽。時逢黃祖死去,劉琦藉機脫身,出為江夏太守。

(這個故事中諸葛亮明知清官難斷家務事,但為了應付劉琦的上樓抽梯,只好為他出謀劃策。而劉琦也是被逼無奈,使出一招陰的,這就是鬼谷子所說的先威脅,再試探)

接下來我們再看諸葛亮的智慧,如何引孫權上鉤。諸葛亮還是很盡責的,看見劉備的公司快要破產,不僅不跑路,還主動讓劉備派他前往東吳向孫權求援。

這時孫權正率軍屯集在柴桑,在一旁坐觀曹、劉戰局的勝負,諸葛亮前往東吳要施展他的平生所學。他勸喻孫權說:「曹操平定內患穩定了北方,接著進軍南取荊州,威勢震懾天下。英雄無用武之地,故此劉豫州避逃到這裡。(先誇獎曹操一番,目的是製造聲勢,好威脅對手,為了後面的試探)

希望將軍您能根據自己的力量來考慮對策:如果能與中原的曹軍相抗衡,就應該及早與曹操斷絕關係;假若不能,何不就此解除盔甲,向對方俯首稱臣呢!現在情勢危急而不當機立斷,大禍即在眼前啊!」(這就開始試探了,已經威脅過了,看看能不能摧毀對方,就知道能否進一步合作)

孫權說:「假如情況如你所說,劉豫州怎麼不投降曹操?」諸葛亮說:「田橫,不過是齊國一個壯士,尚且堅守節操而不投降受辱,何況劉豫州乃大漢皇室的後裔,英才蓋世,群士仰慕,猶如眾水歸海。如果功業不能成功,此乃天意所定,豈可再做曹操的下屬!」

(還是試探,變個花樣去激將一下,劉備兵少將缺都不投降,看你東吳也算實力不薄,敢不敢硬扛)

孫權勃然大怒說:「我決不能拿整個東吳的土地和十萬的軍隊去受他人控制。我的主意已定!你說除劉豫州外便無人抵擋曹操,可是劉豫州最近剛被打敗,又怎能抵擋住如此強敵呢?」(有點配合了,只是還有點擔心,諸葛亮覺得火候差不多了,不過還需要再添最後一把火)

諸葛亮說:「劉豫州的軍隊雖在長坂戰敗,但現在陸續歸還的兵卒加上關羽的水軍仍有上萬人馬;劉琦集合起的江夏兵卒亦不下萬人。(我方不是你想像的那樣弱,我的籌碼還多得很嘞)

曹操的兵馬遠道而來,他們為了追趕劉豫州,輕騎一晝夜行走三百多里,這就是常言所道『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況且北方人不適應水戰,荊州百姓歸附曹操,實為兵勢所迫,並非心甘情願。(對手也不是你想像的那樣強,小樣,幫你樹立點信心,站直了別趴下)

若將軍真能派出猛將統率數萬兵馬,與劉豫州協力同心,一定能將曹軍擊敗。曹操一敗,必然退歸北方,這樣荊州、東吳的勢力就強大起來,三分天下的局面也就形成了。成敗的時機,在於今日的選擇。」(魚餌全部拋出,坐等大魚上鉤)

孫權聞言大喜,即派周瑜、程普、魯肅等率水軍三萬,隨諸葛亮趕赴劉備那裡,協力抗擊曹操。

鬼谷子曾說,攻心者,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示之以義,服之以威。諸葛亮充分地施展了他的才華,真正地運用了鬼谷子的智謀,並加以發揚光大。

懂得了這個道理,我們也可以在平時學習和工作中活學活用。首先要研究合作對象的需求以及性格弱點,在談判中既要不卑不亢,也要不急不躁,真正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示之以義,服之以威。

其次,要想辦法逐步地打消對方的各種疑慮,幫助他們樹立信心。這就需要充分地暴露對方的弱點,以及自己的優點,才能彼此間取長補短,實現共贏。

最後要知道,合作並不是真正地交朋友,利害關係永遠是合作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沒有持久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雄奇淡遠,虛心涵泳,曾國藩感悟讀書和做人道理
句句情深,王維的一首送別詩看似平淡,卻禪意悠遠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