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諸葛亮死後為什麼要口含七粒米?有什麼特殊含義嗎?

諸葛亮死後為什麼要口含七粒米?有什麼特殊含義嗎?

諸葛亮死後口含七粒米,源自《三國演義》。書中第一百十四回寫了諸葛亮借壽無果,死於五丈原,但為了蜀軍能全身而退,便立下囑吩咐楊義:「我死後不能發喪,你們作一個大龕,讓我的屍體坐於其中,口中給我含米七粒,腳下點明燈一盞,軍中安靜如常,切勿舉哀:如此則將星不墜。我的陰魂自起鎮之。」

有朋友可能會問到,將星是什麼鬼?將星就是代表將帥的星星,人們常說每個人都有天上的一顆星對應,如果這顆星滑落了,那麼這個人也就「涼了」。古人對於觀星特別在意,所以有專門觀星之人,國家也有觀星的衙門。

其實這是一種禮節,由來已久。將死者話柄以物的喪葬風俗,古稱「含」,又稱「琀」。文獻中則有稱「飯玉」、「含玉」等。指放入死者口中的黃金,美玉,珍珠,米,穀子等。若以穀米為食物,普通者稱為「飯」,若以「貝玉,則稱「琀」。

古籍中寫著,皇帝飯以玉,諸侯飯以珠,醫生飯以米,士以貝也。

諸葛亮不是諸侯,只能算是醫生 ,此醫生非彼醫生。所以口中含米。而又正如陳蓋所言,就像還能飲食一樣,雖死猶生。大義啊!

至於為什麼放七粒米,那就應該契合中國喪葬那個文化的「頭七」吧。不行,晚上寫到這突然渾身一激靈。聽說人死後七天靈魂會回來看看。以此掩蓋死亡,相當於障眼法,讓司馬懿不敢決定進退。而陰魂自起鎮之。就是你敢動,我馬上滅了你。開個玩笑,也體現了孔明對蜀國的不放心啊。

《後漢書.禮儀志》說:「登遐,飯含珠玉如禮」。死者口中含東西這是古代喪禮之一,稱「飯含」,就是把珠、玉、穀物或錢幣放入死者口中。根據死者身份的不同,所放之物也有不同。《周禮?地官?舍人》稱:「君用梁,大夫用稷,士用稻」;而關於含,「天子含實以珠,諸侯以玉,大夫以璣,士以貝,庶人以谷實」。所以,諸葛亮口中含米是符合他的身份的。

至於為什麼是「七粒」,可能跟中國古代的一些鬼神觀念有關。古人認為七天是月亮周期的一個輪迴,星盤中的北斗七星也是非常重要的代表。諸葛亮的口含七粒米也許就是表示想用一種術法把自己的魂魄留住,在星盤上不露餡。這也是對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智近乎妖」形象的再次描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記歷史風雲 的精彩文章:

明朝大太監劉瑾權傾天下,為何一夜之間就被皇帝滅掉?

TAG:記歷史風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