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讓人滿意的《活著》
第一篇暢銷書(2017新版《活著》)試吃報告出爐~
內
《活著》是一本有些歷史的作品了,也已經出版了多個版本——2017年的《活著》在出版之初就號稱「二十五周年特別修訂」「定本」,必然會被拿來和其它版本對比。和之前的版本相比,2017新版本或許修改了一些小錯誤,但內容方面實際沒有明顯變化(也就是我沒看出來變化)。
和以往的版本相比,2017年的《活著》最大的亮點在於裝幀。精裝本,小A5,手感上佳,十分精緻(這種偏小的開本戳中了我的萌點)。書的外封採取了「中西合璧」的設計,顏色偏冷,漸變層次加上視覺效果良好和諧的字體,讓人一見則喜——就算不讀,憑這個封皮,拿來裝點書架也是好的。
《活著》2017版外封
外封就已經讓人滿意了——它的硬質封皮(網上似乎找不到圖)更可以說是驚艷。藏藍色的紙面配上略有偏光效果的銀粉,莊重且高雅。把牛放在了封面的正中,帶著頗深的暗示與象徵。從實用角度講,藏藍色不易沾指紋的封皮也比那些淡色封皮耐髒得多。倒不是我就喜歡臟手摸書,只是我十分容易手上出油——讀一會書就留下幾個灰色的油手印實在是太噁心了。
努力拍出了銀粉的效果,實際是更好看的
要說裝幀上僅有的槽點,就是莫名其妙的英文書名了——並不是說它譯得不好,而是它出現得讓我看不懂——一本全中文(也不是由英文轉譯)的書,為什麼要突兀地出現一個英文書名呢?而且說實話,相較於外封英文書名的裝飾作用,封皮上的英文書名讓我覺得有點多餘(個人認為改為中文或者乾脆不要書名都要好些)。
《活著》封皮
扉頁選擇了稍淡的灰綠色,色彩和諧,紙質紮實,又是我最近喜歡的顏色,滿意。
實際顏色是很淡的,拍照效果有點太深而且看不到綠色(哭)
拋開封皮和扉頁,書籍內容的紙質與印刷也讓我滿意。內頁選擇了較厚的偏黃色紙,字體是最適合閱讀的宋體,排版也是大小適中,疏密得當,閱讀感相當好。我用了半個上午一動不動地坐著看完,完全沒有疲勞感。
價格方面呢,定價35元,網購打折之類價格在30元上下浮動,個人認為相對於其優良的製作是不貴的。但由於內容除附上了多個版本的作者自序以外並沒有什麼獨特之處,所以它對於已經購買了其他版本《活著》的讀者來說是個很尷尬的存在。對此我的建議是:把舊的那本送人,自己買本新的。
外
——一次一次地重度此生——
序中的這段話,儘管本來寫的是創作,可以說是寫出了我讀書以後的感覺:不是憤怒或者頓足捶胸,而是更接近「我看到了一個事實,我明白我無法改變它,我也明白這個事實會不斷地重複,在每一個活著的人的生命里」。
《活著》的文筆給人一種情感淡漠的印象:主人公的生活似乎充滿悲劇,但敘述時卻總是帶著或濃或淡的黑色幽默。將一個人的一生濃縮到一篇中篇小說里,複雜的思緒與糾纏都被簡化甚至略去。在人生的盡頭回看,小小的單純的快樂似乎很容易改過巨大的悲傷,所有的感情都變得輕描淡寫——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活著。
淡漠人生的唯一樂趣是回憶,而回憶也是淡漠的。
——他們的興奮是他們處在局外人的位置上——
人生有意義嗎?看完《活著》,我問自己。當然在那之前,我還要考慮,「意義」本身是否有意義。
人,活著,或許本就沒有意義,只是有些人找到了自己的意義,或者說賦予了它意義。而福貴過的就是最沒有「意義」的一生。他經歷了一切,卻又彷彿什麼都沒有經歷,終此一生,他沒有收穫,也沒有留存。
我們是福貴嗎?是也不是。相對於那些功績卓著的偉人,我們當然都是和福貴一樣無所成就的存在;但要一個人能活得像福貴一樣無聲無息,毫無痕迹,也是很難的。
一旦得出「我不是福貴」這個結論,我們就變成了另一類我們通常不願意自稱的存在:局外人。就像那些比賽喝水的年輕人,他們的世界是光明而有朝氣的,但相對於「福貴」,他們也不過是一無所知,無所作為的「局外人」。在無知覺的情況下,局外人在狂歡的同時,也是最冷漠的一群人。
那麼「局外人」可以變成「局內人」嗎——一時一事,是可以的,但沒有人可以為無數個「福貴」成為無數次「局內人」。給予所見者一切溫情,對於無所見的世界,我們依舊是冷漠的。溫情的無力,可以說是比悲劇更深的悲劇。
作為「福貴」地活著,又或者作為「局外人」地活著,其實都只是活著而已。活著,也只是為了活著。
合
對於一本豆瓣評分9.6,製作和內容兼優的書,我實在是說不出什麼不買不讀的理由——滿分推薦!
讀過《活著》的朋友可以借新版來看看多版的自序,體現了一些作者的心路歷程,還是很有意思的。
如果手裡恰好沒有,又想買一本收藏——就是它了!(說好了定稿,希望不會再出新版了)
看到某人的書評:《活著》的情節老套,缺乏真實性。首先我並沒有感到「老套」——如果要求一本二十多年前寫作的作品有「新潮」感,那未免也太過分了。其次,關於真實性,我一定要強調(尤其是對於年輕的讀者):小說就是小說,小說不是新聞,不是歷史書,也不是報告文學——它本來就不是真的。或許大家已經習慣了「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噱頭,但我依舊認為,小說就是小說,它或許有自己的暗示和表達,但要一字一句地摳什麼「真實性」就不對了(說句實話,特別真實的「小說」一般都不怎麼好看)。
另,無論是什麼樣的作品,都僅代表作者個人世界觀。不要隨便看完了一本書就以為其中的道理是真理——那樣容易活得太累,也容易自殺。
如果喜歡本期推送,別忘了分享給朋友們哦。
提問與讀君,推薦書籍及投稿請在公眾號後台留言~
與讀君給你比心啦 (??ω??)??
TAG:何妨與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