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卡斯特羅時代」臨別回望:艱難困苦卻熱情高漲

「卡斯特羅時代」臨別回望:艱難困苦卻熱情高漲

古巴新一屆全國人民政權代表大會將於4月18日選出國務委員會主席,現任主席勞爾·卡斯特羅將不再連任。古巴即將告別持續近六十年的「卡斯特羅兄弟時代」。

值此之際,「外交學人」約請在不同時代與古巴有過近距離接觸和深入觀察的學者撰文。記錄古巴今昔的對比,或能幫助我們更直觀地了解即將到來的時代變遷。

4月18日,古巴將組成新一屆全國人民政權代表大會,並選舉產生國務委員會主席和新成員。新當選的國務委員會主席將接替勞爾·卡斯特羅,成為新一任古巴國家元首兼政府首腦。古巴即將告別「卡斯特羅時代」。我曾於1964年1月至1967年2月在古巴哈瓦那大學文學歷史學院進修,經歷了古巴革命初期激動人心的歲月。上世紀80年代後期中古關係改善後,從1992年至今,我又先後七次訪問古巴,這裡談談我對菲德爾·卡斯特羅時代古巴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你想了解如何測徑嗎?

你想知道如何在線測寬嗎?

你想得知如何自動進行厚度檢測嗎?

你想了解如何自動控制線徑尺寸嗎?

歡迎關注「測量廠家」

美國制裁下的古巴民生

古巴革命勝利後初期,美國同古巴仍保持正常關係。1959年1月,美國承認古巴臨時政府。同年4月,卡斯特羅以私人身份訪美,同尼克松副總統進行了會談。隨著古巴革命的深入發展,古巴革命政府先後採取了土改、國有化等政策,美國開始對古巴採取敵對態度,美國對古巴的干涉逐步升級,對古巴實行貿易禁運、經濟封鎖和制裁。1961年1月3日,艾森豪威爾政府宣布同古巴斷絕外交關係。

美國的制裁給古巴經濟和人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難。革命勝利前,古巴主要向美國出口糖、雪茄,從美國進口製成品、日用品和食品等。美國對古巴實施制裁後,由於出口外匯收入的減少,從美國等國進口的日用品和食品大大減少,為保證對大多數居民的供應,古巴政府自1962年起不得不對居民的基本消費品(如大米、肉類、雞蛋、糖、鹽、肥皂、牙膏、衣服和鞋等)實行憑本定量、低價供應和分配。古巴居民每戶有兩個購貨本,一個是購買日用品和食品,一個是購買衣服和鞋。定量供應的商品、數量和價格在不同的時期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自1962~1981年底,古巴憑本供應的基本消費品的物價和農產品收購價格沒有變動,處於凍結狀態。這些商品的價格一般都很低,政府給以大量的財政補貼。

當時,我們作為外國留學生,也發有一個購貨本,主要是購買衣服和鞋。每年憑本可到指定的商店購買兩件襯衫和兩條褲子。我們與古巴、拉美和非洲的留學生一起住在公費生大樓,吃飯不要錢,但由於食堂供應有規定的時間,有時候中飯和晚飯由於下課晚,趕不上吃飯,就得自己解決。上世紀60年代前期,古巴還有私人開設的商店(Bodega),當時我們公費留學生除吃飯、住宿免費外,古巴政府每個月發給我們30比索,我們常常到文具店買筆記本、圓珠筆,趕不上吃飯時,就到公費生大樓旁邊的Bodega購買餅乾、炒麥粉等,或在大街上,從私人小販那裡購買甘蔗汁、熱狗、花生米等。

1968年古巴進行了一場「革命攻勢」,幾乎將所有私人商店統統國有化。1977年國家允許建立平行市場(國有議價市場),居民可在指定的國營商店按議價自由購買商品。1980年4月,古巴決定開設農民自由市場,允許農民在完成交售任務後,出售自己的剩餘產品。但1986年,在「糾偏進程」中,農民自由市場和平行市場被取消。1990年代初,又再次開放。

1992年我時隔多年後再次訪問古巴時,古巴正處在遭受蘇聯解體、美國加強經濟制裁的最困難時期,我住的賓館經常斷電、斷水。記得我回國那天,由於賓館停電,我不得不扛著行李箱從我下榻的16層走到樓下。當時,國有商店的貨架上空空如也,定量供應的商品也難以保證供應。到貨時,經常排長隊。而定量供應的食品只夠吃一周至十天,不足部分需花高價到平行市場或自由市場購買。

我回到原來上課的文學歷史學院看望古巴的老同學、文學系的老師時,過去我們經常喝咖啡的學院樓下的咖啡店已關門。而當我去大學書店想買幾本書時,被告知,外國人買書,必須支付美元,如標價10比索的書,古巴人只需花10個古巴比索,外國人需花10個美元。當時,古巴官方匯率是1美元等於1比索,但黑市1美元等於125比索。自由市場上物價飛漲,剛剛開設的外匯商店不允許古巴人入內(後來逐步對古巴人開放),商品價格也十分昂貴。

2010年後,古巴政府逐步取消了憑本供應的日用品,如肥皂、香皂、牙膏、洗衣粉、土豆、香煙等。

卡斯特羅打破美國外交封鎖的努力

古巴革命勝利初期,古巴同大多數拉美和加勒比獨立國家都有外交關係。1964年7月21日至26日在華盛頓召開了第9次美洲國家外長協商會議,會議在美國的壓力下,通過了對古巴進行「集體制裁」的決議。決定要求美洲國家政府不保持同古巴政府的外交和領事關係,中斷同古巴進行的一切貿易往來等。同年,卡斯特羅在聖地亞哥發表《聖地亞哥宣言》,譴責美洲國家組織在美國指使下,通過上述決議,使絕對多數拉美國家與古巴斷交。

記得當時與我們住在一起的拉美國家留學生告訴我們,他們國家的使館陸續從古巴撤走。到同年9月,拉美國家中只剩下墨西哥一國同古巴保持外交關係,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20 世紀70年代初。

1970年11月,智利社會黨領袖阿連德就任總統後,推行獨立自主的對外政策,率先同古巴恢復外交關係,卡斯特羅隨即到智利訪問了一個多月。但1973年智利發生軍事政變後,皮諾切特軍政府又與古巴斷交。1972年6月,秘魯同古巴恢復外交關係。同年加勒比地區剛剛獨立的巴貝多、蓋亞那、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牙買加與古巴建交,隨後,阿根廷(1973年6月)、巴拿馬(1974年8月)、委內瑞拉(1974年12月)、哥倫比亞(1975年3月)先後同古巴建交或復交。20世紀70年代後期及80年代,古巴又同格瑞那達、蘇利南、尼加拉瓜、厄瓜多和聖露西亞(1979年)、玻利維亞(1983年)、烏拉圭(1985年)、巴西(1986年)等國建交或復交。

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後,卡斯特羅政府調整了外交政策,重返拉美、回歸拉美大家庭成為卡斯特羅領導的古巴政府的外交重點。上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初,卡斯特羅頻繁出訪拉美國家。

1998年卡斯特羅訪問了牙買加、巴貝多、格瑞那達、巴西和多明尼加等國,並作為特邀觀察員參加了在多明尼加首都聖多明各舉行的加勒比論壇首腦會議。1999年卡斯特羅訪問委內瑞拉並再次到訪多明尼加,參加了在聖多明各舉行的加勒比國家聯盟首腦會議。

2002年卡斯特羅訪問了厄瓜多。2003年1月,卡斯特羅主席到巴西、厄瓜多參加了巴西新總統盧拉、厄瓜多新總統古鐵雷斯的就職儀式。2005年卡斯特羅到委內瑞拉拉克魯斯港參加關於加勒比石油計劃的第一次加勒比國家政府首腦會議。同年12月8日,卡斯特羅到巴貝多喬治敦參加古巴-加勒比共同體第二次首腦會議。2006年7月20~21日,卡斯特羅到阿根廷科爾多瓦市參加南方共同市場首腦會議,並代表古巴與南方共同市場簽署了經濟互補協定。7月22日,卡斯特羅與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一起拜訪了位於阿根廷小城格拉西亞的格瓦拉故居,這是卡斯特羅生前最後一次出國訪問。

絕大多數在上世紀60年代在美國壓力下同古巴斷交的拉美國家先後同古巴復交。1990年代以來古巴先後同哥倫比亞(1981年哥倫比亞因指責古巴干涉其內政與古巴斷交)、智利、海地、瓜地馬拉、多明尼加、巴拉圭等拉美國家復交。到2009年古巴與薩爾瓦多復交後,古巴已同所有其他32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建立了正式外交關係。

卡斯特羅曾於1995年和2003年兩次訪問中國,1973年、1995年和2003年訪問越南,他曾多次訪問非洲多個國家,上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多次訪問蘇聯和東歐國家,80年代和90年代多次訪問西班牙、葡萄牙、法國等歐洲國家。他也多次到紐約聯合國總部參加聯合國大會。他為古巴擺脫外交孤立局面,打開古巴對外關係,反對美國封鎖和制裁做出了巨大努力,使古巴的朋友遍天下。

梅林罐頭與古巴人的中國印象

上世紀60年代,古巴民眾革命熱情很高漲,古巴青年學生與大多數民眾一樣,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各種號召,如從事砍甘蔗的義務勞動,我和同期的中國留學生三年曾三次下鄉與古巴學生和老師一起砍甘蔗,一次住在小農農莊,一次住在合作社,一次住在國營農場,我還寫了古巴農村狀況的調查報告,刊發在我國教育部的一個內部刊物上。

1964年5月,古巴形勢緊張,卡斯特羅講話說,美國可能要入侵古巴,我們中國留學生又與古巴學生一起,響應軍事緊急動員令,到西部山區古巴高射炮部隊挖了三個星期的戰壕,體驗了古巴軍隊的軍事生活。古巴的軍人和民眾十分擁護卡斯特羅領導的黨和政府。

當時,古蘇關係緊密,但古巴民眾常常對我們說,蘇聯赫魯曉夫在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時,如何背著卡斯特羅,允許美國派人到古巴檢察在古巴安放的蘇聯導彈,遭到卡斯特羅的斷然拒絕。古巴民眾還對我們說,古巴十月危機時,蘇聯出口給古巴的牛肉罐頭很難吃,後來Carne Rusa(俄羅斯肉)成為古巴專門指腐爛東西的代名詞,而上海梅林罐頭廠生產的肉罐頭大受古巴民眾的歡迎,古巴人人都知道「Meilin」是個好吃的東西。

1992年及隨後我訪問古巴時,不少古巴大學教授和學者,包括古巴一些領導人如當年在哈瓦那大學文學歷史學院教過我們的老師,後來任古巴人大主席的阿拉爾孔和國務委員雷塔馬爾對我說,蘇聯的解體,說明中國是正確的,中國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社會主義,是值得古巴學習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藍鵬寶寶 的精彩文章:

「數據引導你的行為」:大數據背後的權力與不公

TAG:藍鵬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