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的殺意來自全世界。」——酒瓶子殿下《告白》讀後感

「我的殺意來自全世界。」——酒瓶子殿下《告白》讀後感

大家周一好啊,上周五研習君公布了我們的送書獲獎名單,分享了@九里棠作者君對《告白》的精彩評論~那今天呢,說好的@酒瓶子殿下的走心分享馬上送上!

作者:酒瓶子殿下

1

《告白》全書分為六章,分別由五個人物(前班主任森口悠子、班長北原美月、嫌犯B下村直樹的二姐、下村直樹、嫌犯A渡邊修哉),用第一人稱的口吻來闡述「愛美溺亡事件」。

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邏輯世界裡,用自己可憐的短見,推演著世界的運行,揣測著他人的思想,判定著所見的善惡,並給予這種「自我視角」莫大的肯定。他們用自己的視角,以自己的立場闡述的各自的經歷和看法,從而讓讀者以多角度了解到整個事件的真相,並且揭示出人性的醜陋百態。

下村直樹說:

「我雖然不喜歡墊底,但也不會因為沒當上第一而沮喪。」

「從那時起,每當媽媽誇我怎麼怎麼『善良』,我就覺得自己好悲慘。」

「我做成了渡邊沒有做成的事。」

人性善惡並非與生俱來,內在和外在的影響,都會讓人搖擺於善惡之間。

直樹的心理變化,揭示自己由於母親的溺愛、高期望值和無底線包容,逐漸扭曲和急於被肯定的心理,由於長期的自卑和懦弱導致突發性殺人。

只一念之間的抉擇,錯誤地認為「惡」即是強大。這在母親闡述時也得到印證。

一直處於「主謀」身份的渡邊修哉,雖然並不是直接殺死愛美的兇手,但是他的反社會人格是導致愛美死亡的重要原因。在渡邊修哉利用完直樹之後,終於不再偽善地示好,而是表示了最直接的厭惡。

他對直樹說:「啊,對了,你不用介意是我的共犯什麼的。因為從一開始我就沒把你當作夥伴。什麼本事也沒有,自尊心還那麼強,我最討厭你這種人了。在我這個發明家看來,你就是個培養失敗的作品。」

這段話也是導致直樹將愛美溺死的最終砝碼!

2

「殺意,原來是在本應保持一定距離的人越過了界線的時候產生的。」

真正的殺戮之線,往往是隨著人心的扭曲而滋長。真正使人越界的並不是距離,而是一開始便存在的「惡」。所謂越界之說,不過是給「殺意」披上一件貌似合乎情理的外衣,從而掩蓋其扭曲的內核。

森口老師對渡邊說:「之所以在全班同學面前說,也是想要把你們丟進會做出最殘酷的判決的那群人里去。因為不管是多麼殘忍的小孩,都會遵守大人制定的遊戲規則的。」

當身為老師的森口發現女兒真正的死因時,並沒有選擇相信法律,因為罪犯是兩個未成年人,她並不相信法律會給予二人嚴重的制裁。

所以即使知道小愛美依然無法復活,森口也依然選擇報復。

最終,直樹殺死了自己的母親,渡邊的炸彈也在母親的辦公室爆炸。

森口老師的報復算是成功了嗎?人性和法律,當它們矛盾時,哪種選擇才是絕對的正確?這是不是也是教育者的悲哀呢?

3

神職者、殉教者、慈愛者、求道者、信奉者、傳道者,全書六章邏輯緊扣,交代出這一場青少年犯罪並非偶然,而是存在於家庭、社會、人際關係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必然性。

櫻宮(森口的丈夫)是全書中最理性的設定,他的成長經歷,對待森口報復學生的阻攔和勸導,是全書中唯一支撐起「秩序」的人物。

而這種「秩序」,卻沒有阻攔住任何一個人的惡意。而這樣的結果,應該是社會的悲哀!

4

書封上寫著一句話:「極善與極惡只在一念之間。」

本書以青少年犯罪為描寫基石,卻深刻剖析出社會深層次的諸多問題。教育者如何樹立榜樣,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交流和距離,社會環境對孩子的浸染,如何保證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成為每個人深思的問題。

人性的醜態、社會的弊端,如何將這些問題以理性且積極的方式傳達給青少年,是值得思考的。與其讓青少年們在「善惡」中搖擺不定,倒不如讓這個社會積極地表達出人性的善良,對他們適度關愛、合理獎懲和有效溝通。

即使不能完全避免青少年誤入歧途,總好過「大人們」站在自己的圈子裡自說自話,而真的有橫事發生以後,每個人又站在自己的圈子裡扼腕嘆息:怎麼會這樣!

希望永遠不會有孩子說出那樣一句:「我的殺意來自全世界。」

編者按

研習君讀完《告白》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最讓我激動的,是小說人物關係的完美設定。小說的核心是三對互相對應的母子:

1,復仇的老師和被殺的女兒,代表普通母子之愛,負責讓讀者代入;

2,主謀渡邊和拋子而去的母親,代表母愛的缺失;

3,從犯直樹和護子心切的母親,代表無原則的溺愛;

在這三對核心人設之上,為了推進情節,又設置了女老師得艾滋病的丈夫,崇拜女老師丈夫的新老師,暗暗喜歡直樹心理扭曲的美月等功能性角色。這些人物有秩序地先後告白,自然而然就會成就一個結構完美的好故事。

至於小說主題,從人設里也能看出來了,即通過講述錯誤的母愛對孩子造成的影響,警醒世人反思教育和愛。

值得一題的是,電影版《告白》對小說的結局做了小小的修改,即老師更明確地暗示她並沒有真的把炸彈放到渡邊的母親處,而只是嚇唬一下而已,她可能看透了冤冤相報的無意義,並且超越了自我。研習君以前喜歡小說結局的暗黑有力,但近來也慢慢喜歡上了電影版結局的光明與希望,你喜歡哪個呢?

由於某些你懂的原因,我們的讀書會在分享完《告白》的下一期,要分享的書籍改為短篇小說一哥——歐·亨利的兩個超級火爆的短篇《麥琪的禮物》《最後一片葉子》。之前說好的《call me 》將會推遲至更合適的時間再和大家分享哦(大家放心,好書肯定會分享,兩位作者君的書也已經寄出,等我們哦)。

歡迎各位作者大大前來騷擾調戲

研習君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故事研習社 的精彩文章:

《非自然死亡》:如何在情節轉折中獲得主題的不斷深化?

TAG:故事研習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