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些年我們吃過的「老字號」,有多少湛江人還記得?

那些年我們吃過的「老字號」,有多少湛江人還記得?

陪伴了一代又一代湛江人

成長的不只是動畫片

還有一間間樸實的小店味道

他們有些已經開了分店

有些幾十年如一日地堅守著一間不起眼的小店

讓我們來回憶下陪伴湛江人長大的小店

在霞山有一間小店無人不知

不少霞山人是從小在這裡吃早餐的

霞湖公園咖喱腸粉

這是一間沒有店名沒有招牌的小店,店面昏暗,是一位老婆婆在經營。別以為咖喱腸粉是年輕人的專利,其實店主婆婆早在十幾年前就開始做了。味道有別於湛江傳統淋醬油吃的腸粉,但一樣美味。

騎樓炸炸野

從我懂事開始就已經開了,是眾多赤坎人的最愛,老闆從一個擁有烏黑秀髮的阿姨到現在一頭銀髮的阿婆,足以見證到這家店的歷史,醬料是這裡的精髓,咸酸適宜的自己調的豆瓣醬,無論加什麼都很好吃,不過只有傍晚時間才開,是我童年的味道,你的童年有它嗎?

彈丸之地

開店時間遠超十年,本來小時候不吃魚蛋的我,試過一次便已愛上,魚蛋Q彈,入味,配上店裡的咖喱汁,吃到停不了口,瀨尿牛肉丸也是我的最愛,入口爆汁,有沒有自己在看《食神》的感覺。

大德路雞煲

不是具體的某一間店,大德路包括橫巷有超過十家煲類火鍋,煲的選擇也不下十種。椰子雞煲便是湛江人的最愛,湯底是加了椰子水,靈山雞加上椰子本來的鮮甜,那一啖湯便是湛江人的最愛。圖中的薄荷雞煲也是不錯的搭配,冬天更有胡椒豬肚雞和羊胎盤等進補類湯底。湛江人結束一天的工作以後大家坐在一起打雞煲,就著鍋里升騰的蒸汽大家有講有笑,大概就湛江人一天最幸福的時刻吧。

喜盈門

一家家喻戶曉的甜品店,算得上老字號。從上午11點開始營業,全天任何時段都爆棚,每晚八九點開始,多人點的糖水已經開始沽清,想吃都要早點去,鴛鴦糊,豆腐花,芋頭西米露,進店必點。豆腐花口感綿軟,入口很滑,如果點的是椰汁豆腐花的話真的就是絕配了,鴛鴦糊裡面是芝麻糊和杏仁糊,十分香濃幼滑,去哪裡都嘗不到這種口感。有多少人學生時代開始就去彈丸之地打包魚蛋來吃糖水。

四爹簸箕炊

製法為放磨成槳的米粉於簸箕當中上鍋蒸煮,待一層熟透後再逐漸添加,一般都有三層以上。待米粉全熟後,用小刀將其剮成格狀,其表面放上香油、芝麻與醬油。四爹十幾年前就開始踩著單車四處叫賣,記得我小時候早上睡得再沉,一聽到有簸箕炊叫賣聲就會跳起床拿著飯盒下樓去買簸箕炊。四爹做得簸箕炊入口細膩富有彈性,軟滑而不黏牙,再加上秘制的醬料,香濃而又不膩,那種味道絕對令人難以忘懷。

歡歡甜品

也有十幾年的歷史了,鎮店招牌甜品就是這個「喳喳」了。聽老闆說過,這個甜品來自馬來西亞裡面主要成分是黑糯米,還有芋頭粒和西米,三樣東西煮透後,再澆上一層濃縮椰漿,拌勻後再吃,黑糯米的嚼勁和椰漿的香味配合得很好,這也是我到這裡必吃的甜品。還有小吃釘螺和牛雜,醬汁是精髓,偏甜的豆瓣醬簡直是百搭,配釘螺配腸粉配牛雜都很美味。

洪喜腸粉店

湛江人從小聽到大的一間腸粉店——海頭洪喜腸粉店。店鋪環境邋邋遢遢門前還沒有停車位,但從早到晚來吃的腸粉的人總絡繹不絕。腸粉一碟碟剪好疊放著,分別有2元,3元,5元分量的腸粉。熱騰騰的醬油就著蒜蓉淋上腸粉,再加一勺韭菜油,配合上薄而香滑的腸粉,每一個食客都覺得是在享受一頓美味。

十一中粗口阿姨牛雜

在赤坎老城區福建街有一位極其有性格的牛雜阿姨,人稱粗口阿姨。店鋪小,位置比較難找,但依然擋不住吃貨的熱情,非飯點時間不開門。阿姨很熱情,會告訴來的食客怎麼調醬料才好吃,牛雜味道自然杠杠的,阿姨會催促食客趁熱吃,十分親切。

高佬靚湯

在湛江,喝老火靚湯是必不可少的。湛江人常說「寧可食無菜,不可食無湯」,對湯的喜愛程度可見一斑。霞山工農路有一家開了很久很久的湯店,霞山人都知道。這裡環境一般但十分實惠,什麼湯都是18元一份,大碗又足料。牛骨湯不膻,加上黑豆煮十分濃香鮮甜。豬頭骨湯加了椰子和椰子水煮,湯很清甜,一大塊豬頭骨蘸著秘制豆瓣醬啃,最後一大碗湯喝個清光,滿足得不要不要的。

願這些老店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湛江吃喝玩樂 的精彩文章:

廣東21市GDP最新排名出爐,差距好大!湛江這次排在…

TAG:湛江吃喝玩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