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槐花飄香
又是一年槐花飄香
文丨 肖禕娟
清晨在樓上,突然聞到一股熟悉的味道,正在努力地猜想是啥味兒?一回頭,校園這棵高高大大的龍槐一下子映入眼帘……哦!原來是龍槐開花了,怪不得一陣陣香氣撲鼻……
可是,不是說五月槐花香嘛,這才進入四月一個周呀!龍槐就開花了,那槐花一定也開了,儘管我還沒有親眼看到,不過朋友圈看到了,但是仍然很驚訝……今年的槐花開的早,因為今年立春在年前,所以過完年春天的氣息就很熱烈的撲面而來了,尤其是進入四月以來,驕陽已經如火如荼,持續幾天都是30度高溫,熱得人有點受不了,還不太適應……都說二八月亂穿衣,還真是的,今年的春天來得早,來的快,有時候感覺好多春裝還沒來得及換呢,就跌跌撞撞的進入了夏天,又突然一場春雪,一下子又打回冬天……唉!真是春如四季的節奏呀!
最明顯的是花兒也競相開放,你追我趕似的,真的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就連月季、槐花、紫藤蘿都開花了……到處都是花的海洋,這不槐花也開了,我心想著:可以做娃最愛吃的槐花疙瘩了……
聽說今年早市上槐花賣1斤3元,也有人賣5元的,看著一朵朵雪白的花骨朵老遠就聞見香氣了,告訴你哦!要買含苞待放時是最好吃的,甜甜的,糖粉足,花全開了反而不好。猛然間腦海中閃現一幅畫面來……
記得小時候,在老家,每到槐花開時,村子裡到處瀰漫著槐花的香氣,真的讓人饞,可是我家沒有槐花樹,周圍只有門中春大家有一棵大槐樹,於是每年槐花開的時候,他會砍下樹榦,叫我們幾家沒有樹的來摘槐花,大家各自拿著盆或者簸箕篩子什麼的,說說笑笑、嘻嘻哈哈,互相幫忙或者自己給自家捋槐花,夠吃了就拿回家蒸槐花疙瘩吃,也有時候誰家人不在家或者有事忙沒有捋上的,那麼蒸熟的人家會端碗熟的給你嘗嘗鮮。而那時候大家都互相幫襯著,總是和和氣氣的,通常如果一家有紅白喜事事,家家都從頭到尾的像自家過事一樣的盡心儘力的幫忙,每每回憶起那場面真的很溫暖,很令人懷念……
而每年當槐花飄香時,我不由得想起我上初二那年寫的幾句話,算是打油詩吧!
春天到,槐花開,
我上樹來把它摘。
摘滿籃兒帶回家,
做成菜兒可口香。
我清楚的記得哪天下午放學後,我站在我家二樓頂,遙望學校,摘著樓上觸手可及的一股剛長到房頂的零星槐花,一把就塞進嘴裡生吃了,那甜甜的槐花香直沁心脾,讓我暫時忘記了飢餓,填飽了肚子,於是一邊捋槐花一邊胡思亂想,沒想到,多年以後,我還記得如此清晰……如今,龍槐、紫槐開了,我思考著:
龍槐紫槐花兒開,道旁風景切勿食。
國槐八月才開花,專用槐米做藥材。??
唯有洋槐甜飄香,各種吃食任你挑。
麥飯餃子和菜卷,雞蛋烙餅管你飽。
不過說真的,我也最愛吃槐花疙瘩,也就是槐花麥飯,而且自己會做,其他的做法真的沒挑戰過,不敢評價。早市上買回來兩斤,挑掉葉子等雜物,淘3遍水後瀝干,當然如果時間允許控水2個小時最佳,然後倒進盆里,加少許五香粉、鹽,適量麵粉,以槐花均勻沾麵粉粒粒散開為宜,接著上鍋蒸氣滿10分鐘就OK了。出鍋後用筷子打散,切少許蒜末,菜籽油燒熱,「呲啦」一聲就潑好了。吃的時候,淋點辣子蒜汁子,那叫一個口味倍爽,反正我是好這一口,兒子也能吃一大盤,而且每年我都隔幾天蒸一次,時令疙瘩,娃很喜歡吃這有甜甜槐花香的麥飯。
其實,這麼好吃的槐花疙瘩捋起來可真的不是件輕鬆的活,捋過的人都知道:槐花枝有刺,很容易扎手,所以捋的時候一定要小心翼翼,稍不留神劃傷是常事,因此捋槐花也是件苦差事……兒子小時候,有一年好奇的幫他奶奶捋槐花,高高興興的爬上磚堆,一手抓住樹骨,隨機「啊」的一聲尖叫,手指頭已經被扎出血了,我忘了告訴他有刺……於是,讓他看清楚沒刺的地方手抓住拉過枝幹來,另一個手逮住一串串雪白的槐花,從上往下,快速的捋下來,一朵朵槐花就到手掌了……
這真的是:
最喜槐花麥飯,春末夏初嘗鮮。
香飄甜美辣拌,勝過精糧米面。
時令當季食之,亦可冰凍解饞。
網搜各種做法,傳統清蒸拌面。
在我們身邊常見的幾種槐花有:龍槐,雖然沒有槐花香,可它的枝條似龍纏繞下垂,讓人心生寒意,不可實用;紫槐花顏色耀眼,很是漂亮,但是也不能實用,都是作為園藝花卉添景增色,還有一種國槐是8、9開花,是作為藥材專用的,只有這個時節開的槐花才可以蒸槐花疙瘩吃,這種槐花我們一直叫它洋槐花或者刺槐,也是蜂蜜的主要來源之一。因為有時令性,大家會把它保存在冰箱,延長保鮮時間。也只有在槐花飄香時,我會更留戀曾經的人和事,那點點滴滴的美好歲月永遠溫暖著我,讓我無論身處何地都很想念那些時光……
明年槐花再次開花時,我們還會一起捋槐花嗎?我期待著……
作者簡介
肖禕娟:女,70後,網名長發飄飄,微信名 E 鍵傾心。教育工作者,喜歡用文字流露心聲,抒寫真實生活感悟,以己之筆記己之樂,以己之文娛你同樂,以求共鳴。2017年初開始發表散文、詩歌、新聞等百餘篇10萬餘字,作品散見於《大秦文摘》 《藍田縣教育局》 《在藍田》 《白鹿文學》 《藍田文藝》 《滋水美文》 《東方文韻》 《作家搖籃》《散文之聲》等微信公眾平台。
TAG:滋水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