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時大家都會說人話,這是我和導演的共同理念
鼓樓西劇場製作的話劇《背叛》是我重新翻譯的版本。翻譯工作在去年下半年就已經完成了,我記得在交稿的郵件里,我給這個戲的製作人羊朵附言說:
這一版的翻譯我盡量保持了品特原劇本中的節奏,包括斷句的部分,而且沒有多餘添加原文中不存在的說明解釋性台詞,原有的一些感嘆詞比如Ah,Oh,和一些連詞,我也保留了,因為這些感嘆詞在這個劇本中都有調整節奏的作用,也是幫助演員找情緒的節點。
坦白講,我這段附言完全是在假裝專業,因為我並不擁有戲文專業或者英文專業的相關學歷。或許是出於我本身在英語國家學習工作生活十餘年的經歷,以及堅持觀看英語戲劇、閱讀英語劇本的狂熱愛好,還有這些年嘗試從事的一些戲劇文本和其他文學作品的翻譯工作得到了來自戲劇行業內和觀眾群體的一點點鼓勵及認可,才讓我有勇氣接下這個戲。也特別感謝羊朵的信任。
《背叛》劇照
但我的附言也不是胡說八道。
《背叛》的創作背景及其在品特的文學成就和個人生活中所佔的重要地位我就不贅述了,讀過英文劇本的人或許會記得這個劇本里省略號特別多,句號或者說斷句特別多,另外虛詞特別多,話說一半的特別多。和我們慣常所見的那種洋洋洒洒慷慨激昂不同,這部戲的很多台詞是欲言又止閃爍其辭,也有突如其來的沉默和莫名其妙開始的small talk(閑聊)。
結合劇情來看,這些標點符號和辭彙語句的運用自然都是有其意圖的,不然劇作家肯定不會把它留在那裡。對我而言,這個戲裡的長句子翻譯起來並不是最難的,反而是越短越難,短到三個字一句話。一個字一句話,半個字也是一句話,這個時候,我個人覺得字面意思就要向潛在的情緒和台詞讓位了。
《背叛》劇照
當時我把劇本朗讀了很多遍,也參考了一些這個戲的英文版本的影像資料,希望尋找到適切的語感。不過對我幫助最大的卻是手邊恰好在讀的一本書,英國著名戲劇家彼得·霍爾(Peter Hall)講述戲劇語言與形式的專著《Exposed by the Mask面具之外一覽無餘》。他的書里有這樣一段話:
「我發現,排演在世劇作家的作品時,最具有指導意義的方法是仔細聽那位劇作家說話。不是指戲劇化的演說,而是他在生活中的講話方式。他講話的腔調與他寫的對話往往不會相差太遠。品特在堅決又斷續的短句後突然的沉默;沙夫特正反兩說的高明技能;斯托帕德不動聲色但鋒芒畢露的狡黠;大衛·黑爾隱喻與熱情兼具的辯白等等;還有薩繆爾·貝克特惆悵又讓人難以釋懷的重複,這些都能幫助我們聽到作家想說的,也都是對排練很有價值的知識。」
作為1978年《背叛》首次被英國國家劇院搬上舞台時的導演,彼得·霍爾跟品特以及所述劇作家大多是非常好的朋友,他的這段話中提及品特的語言特色,也給我很大的信心。他隨後也提到:
「這些作家的對話通常被視為是相當自然寫實的,其實不然,他們都是富有詩意的劇作家,而所有優秀的劇作家都有一種個人專屬的語言風格。但無論這種風格為何,它同時需要說服觀眾最終相信並接受這是一種真實自然的說話方式,而非刻意為之……然而如果一名演員想要忽略那些停頓而讓品特『更自然』,或者為了更口語化把田納西·威廉姆斯的長句子分割成馬龍白蘭度式的結結巴巴,那麼他就完全破壞了劇作的效力。」
雖然上述段落大多是給二度創作的建議,但是作為譯者,我希望可以儘可能在文本中保持這種語言風格,盡量減少語言轉換中產生的損失,為二度創作提供一個好的基礎。品特已經於2008年逝世,所幸有很多他生前受訪或者發表講話的影像。總之我希望交出的中文劇本被主創閱讀時,他們可以感受到台詞之外的潛台詞,停頓之間的腦迴路,沉默醞釀的緊張,以及欲言又止時的情緒轉換。
排練期間我沒在,跑去紐約看戲了,回來已經是連排階段,實話說我有點擔心這變成一個「學外國人說話」的譯製片話劇。我個人覺得很多國外的好戲移植到中國變了味,有一部分原因是翻譯和台詞處理上過於注重「形合」,說白了就是「見鬼了」「該死的」「上帝啊」「哦不」這類符合外國人語言習慣但明顯在中文裡使用率不高的表達方式,以及不知道從哪兒得來的自帶高頻抑揚頓挫的語調,還有就是語速放慢以顯得瀟洒優雅「像個外國人」。滿台演員在台上無時不刻用表演提醒大家「我演的是個歪果仁」,在觀眾與人物,自身與角色之間製造出不必要的距離感。
哪國人都是好好說話,說人話,外國人上台也沒有起大范兒,尤其英國人,很多英國戲都是波瀾不驚地從牙縫裡隨便漏出來半句話就如同一針扎到對方胸口上,因為英國人說話就這樣。《背叛》里也有好多類似的「偷襲」,暗藏機鋒,要不仔細跟上可能會錯過的那種,品特的戲眼又全在細節里,所以要是高舉高打的演法,怕是不太妥。
看完連排我特高興,因為導演和演員在二度創作中精準地保留了所有品特的獨特詩意和戲劇節奏,同時又朝著「讓觀眾相信這是真實的對話」更靠近了一步,人物的語言聽上去更加舒服,劇中人的複雜情緒也表達得更加準確,同時戲也更加好看了。
「演出時大家都會說人話,你們要是想聽朗誦就別來了。」張慧導演在簡短的導演闡述文章里的這句話,簡直是我的心聲!為這句共同的理念,就值得喝一杯!也非常感謝她和優秀的演員們,因為二度創作真的非常重要,我交出的劇本只是個開始,最終舞台上的精彩都是在劇組一堆年輕有為的小夥伴們的共同努力下實現的。值得一提的是,換場時投影在背幕上的葉芝的詩,是張慧精心挑選並翻譯的,作為每一場的詩意註腳,優美而別有生趣。
以上是分享一些翻譯劇本過程中的心得。鼓樓西約我寫,我答應的前提是,希望看過戲的觀眾如果對於文本翻譯有意見一定請您提出來,幫助我進步;沒看過戲的觀眾,歡迎您先去鼓樓西劇場看一看《背叛》這個戲,然後如果對於文本翻譯有意見一定請您提出來,幫助我進步。感激不盡!
本文作者:尚曉蕾
鼓樓西劇場正在上演《背叛》譯者
劇照攝影:李晏
《背叛》
演出時間:
2018年4月12日—4月29日
16/23周一休息
15/22/29周日下午場14:30
其餘時間晚場19:30
地點:北京 鼓樓西劇場
TAG:光束調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