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市值趕超Google、亞馬遜,微軟CEO獨家專訪

市值趕超Google、亞馬遜,微軟CEO獨家專訪

截至4月17日美股收盤,微軟股價報收於94.17美元,以該收盤價計算,其市值達到7251億美元,同期Alphabet(Google母公司)市值約為7237億美元,兩家公司市值相差約14億美元。微軟成為僅次於蘋果的全球第二大市值公司。

出任微軟公司CEO已經三年多的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日前接受了彭博電視獨家專訪。在訪談中,他不僅談及了自己的妻子與孩子,更談到在微軟如何與比爾·蓋茨和史蒂夫·鮑爾默一起工作,並且還說到了自己從這兩位微軟旗幟性人物身上得到的啟示。納德拉不僅就微軟未來產線做出了清晰闡述,還就科技公司面臨的監管以及女性員工等話題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Q:你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離開印度來到微軟工作,你自稱自己並不是那種典型的移民:在學生時代就沒什麼雄心壯志,甚至入學考試都沒通過。你當時只想打板球,然後去銀行工作,但你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科技公司之一的CEO,你有什麼經驗跟大家分?享?

A:我一般不太會回顧過去,更願意思考我們未來會經歷什麼變化,為什麼會如此,因為這些能給我們帶來源源不斷的動力。只有在一些特定的情況下,我才會去追溯過去。

現在想想,我成長過程中的充足成長空間塑造了我。獨立思考的能力、能找到自己真正熱忱所在的能力,對人們長期的影響遠遠比短期內獲得任何學術上的成就對人們的影響要大。大家現在應該認識到這些能力的重要性,這也恰恰是(目前的)教育所需要做?的。

Q:在你的新書《刷新》(Hit Refresh——The Request to Rediscover Microsoft』s Soul and Imagine a Better Future for Everyone)中提到的讓我印象最深的部分是有關家庭的描寫,你和你的妻子、孩子之間充滿愛意。你如何在一個普通人和一個商業領袖之間轉換身?份?

A:扎恩出生的時候我29歲。我腦海中想的都是我妻子什麼時候能回去做建築師,育兒所有沒有找好,我們周末的生活會如何變化。當然,那晚之後一切都不一樣了。嚴重的腦損傷導致扎恩出生時就患有腦癱,開始幾年我備受煎熬。我滿腦子想的都是我的計劃,某種意義上說計劃都崩潰了。

我想的都是「為什麼是我?」「為什麼這一切要發生在我們家?」但看看我妻子是怎麼做的—她剖腹產的第二天就起來照顧扎恩。說實話那些年都是她在教育我,我什麼都沒做成,但扎恩有了些變化。我意識到自己需要盡到做父親的責任,對於我來說生活給我們最殘酷的教訓是,要學會通過別人的視角觀察生活,這也是打造同情心文化的基礎。這件事對我而言,無論是我的家庭還是我的工作都影響很?大。

Q:你在25年前同比爾·蓋茨和史蒂夫·鮑爾默合作,有哪些事是你覺得值得學習的,又有哪些事你還不夠滿意?

A:比爾和史蒂夫的出色之處是他們都很真誠且正直,能辯證地看待問題—但最重要的是他們做的很多事都經得起時間的推敲,這是顯而易見的。我一直認為比爾和史蒂夫肯定是微軟很多人的榜?樣。

Q:你出任CEO的時候,說過微軟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微軟是一個失去靈魂、迷失方向的空殼。你說「微軟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這句話時,有沒有冒犯到他?們?

我要有發現問題的勇氣以及發現美的眼睛,這是我從比爾和史蒂夫身上學到的。實際上,比爾一直在向前看,他知道其中的邏輯:我們不是要改變一切,而是要改變那些需要改變的—這是關?鍵。

史蒂夫給我的最後的意見是讓我做自己,我一直都是局內人。比爾同保羅·艾倫創立了微軟,同史蒂夫發展了微軟。是微軟讓我成長,可以說我是伴隨著微軟在成長,並以此為傲。當然作為一個一直在微軟工作的人來說,我也有難得的局外人視角,我認為有很多事必須要做出改變。

Q:那麼,當你和比爾·蓋茨意見相悖的時候一般怎麼處?理?

A:不可否認,我是微軟公司的CEO。比爾給我的反饋非常非常關鍵,但怎麼做則取決於我。我要確保一切是以公司的利益為出發點,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比爾的意見非常寶貴。如果他不同意我的做法,我會三思而後行。

納德拉和微軟創始人及第一任CEO比爾·蓋茨在一起

Q:微軟一直非常直接地反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一些決策,無論是旅行禁令還是移民政策,你們甚至聲明說如果對你們公司員工不利,你們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你怎麼判斷什麼時候該「還擊」?

A:對我們來說時間就是金錢,要在平時的原則堅守中體現出這一點。至於說移民政策,我們要竭盡所能保護自己的員工,因為他們不僅服務於微軟,更是對整個美國都做出了貢獻。這就是我們對待這些問題的方式,但我們畢竟不是民選官員,沒有相應的義務和職責。因此,我們很清楚,終究會受到法律的約束,但我們將為了我們所堅信的人民的權利而戰。

Q:我們見識過美式橄欖球聯盟(NFL) 是如何同美國總統特朗普展開罵戰的,也聽聞過星巴克公司是如何還擊其股東的。你們有沒有受到過消費者的抵制或者說董事會的反對?

A:我做微軟CEO三年半以來讓自己明白的一件事是:同董事會乃至管理層打交道很複雜。如果把股東、消費者、員工和政府幾股勢力分開來看,這太天真了,他們總是會在同一時間出現。對於我們這種大型的跨國公司來說,我們需要平衡各方力?量。

Q:你跟美國總統特朗普有過兩次會面,你對他有什麼感?覺?

A:實際上,與他的兩次談話都是圍繞著移民政策展開的,我據理力爭合理的移民政策改革可以讓美國更有競爭力。美國的基礎建設—尤其是數字化基礎建設—需要移民的幫忙。談話進行的比較順利,他很樂於傾聽我們的意見。我們要鍥而不捨,確保這些最後能真的可以落實。

Q:現在有對科技行業進一步加強監管的態勢,涉及谷歌和Facebook等,牽涉到的國家和地區包括美國、歐洲,你擔心日趨嚴格的監管嗎?

A:對於科技公司來說最重要的事是不要去擔心即將發生的監管。以我們為例,無論是在英國、德國、中國還是美國,科技公司必須要想的一件事是:小企業如何做到更有生產力;這些國家的大公司如何更有競爭力;公共領域如何辦事效率更高。對我來說這是最終衡量成功的標準,政府會依據這些標準衡量科技公司是不是做出了貢獻。

Q:你覺得科技公司是不是需要進行更嚴格的自我監?管?

A:我們都需要。科技公司變革的速度如此之快,我們必須要學會應對任何不可預測的結果,並確保我們不會隨著科技的進步而迷失自己。所以在監管變得更嚴格以前,科技公司建立起高度透明、能確保客戶隱私權得到保護的機制就很重要。

Q:科技行業一直存在性騷擾的問題,有一些鬧得沸沸揚揚,但我確定還有更多的性騷擾事件不為人所知。在這個問題上科技行業肩負著什麼責任?

A:首先,我們意識到了擁有多種族的員工隊伍對我們的業務發展有多重要,不僅能讓員工發揮最大能動性,也讓公司擁有獨一無二的文化,這樣才能更好地為全世界提供產品和服務。以微軟為例,我們的目標是要讓組織中每一名員工都變得更強大。微軟的女性員工比例一直很低,過去幾年我們一直在努力增加女性員工比例,現在上升到了27.7%—但這還不夠,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我們女性員工數增加了4%,最開始的人數非常少。我相信科技行業在這方面會變得越來越好,而不僅僅是數字問題,數字多少是由人決定的。

Q:你在2014年的科技峰會上有關女性漲薪的言論讓你備受指責。你說:問題的關鍵真的不是在於要求漲薪,而是要了解和相信隨著女性員工的成長,體制實際上會給予女性員工合理的加薪。事後你對此言論道歉,並在你的新書中用了整整四頁解釋你為什麼錯了。這件事對你以及其他有隱性偏見的人有什麼影響?

A:在女性科技峰會上回答這個問題,認為體制會根據個人經驗給予合理加薪,這簡直一派胡言。因為這個問題的深意是:作為微軟的CEO要怎麼做才能讓推動整個加薪機制更公平—我會抓住一切機會盡我最大的努力來改善(加薪機制)。當我回頭想這個問題的時候,察覺到:「天啊!我竟然沒讀懂問題背後的意思?」這對我來說是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對整個公司來說也不算糟糕。我的公眾形象當時一團糟。我們非常看重這件事,從中得到了很多教訓。

Q:微軟一直堅持自己製造硬體這件事有多重要?艾倫·凱(Alan Ka;電腦用戶界面領袖級人物、蘋果公司資深員工)曾經說過:如果你很重視軟體產品,那麼就要自己生產硬體—這是實情;我們會一直給硬體做投資,來開發新的產品分類。你們還會生產手機嗎?會在什麼情況下生產手機?

A:我曾經說過很多次,我們現在不要沉迷於那些已經很成熟的產品類別上,尤其是在現在的規則下,大家現在對手機的看法未來肯定會發生很大變化。我們的新產品HoloLens也是移動設備,使用電池,像眼鏡一樣。這種設備的未來是什麼樣的?微軟未來肯定會一直關注計算機業務,但我們的目標是發展新的產品種類。

Q:你在新書裡面提到了微軟未來的三個發展策略:混合現實(MR)、人工智慧(AI)、量子計算。聊聊AI的問題,谷歌、Facebook和蘋果有沒有可能會超過微軟,並在AI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對微軟來說比較重要的就是如何發展AI ,現在的問題是我們要更加普及化,讓每一位消費者都能有自己的AI產品。這樣一來,無論是小規模的非營利性公司,還是大規模的跨國公司都能利用AI技術,這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新成立的「雲與AI平台部門」由斯科特·格思里(Scott Guthrie)負責

Q: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警告我們AI很危險,他是對的嗎?在軍事等領域應用AI會危險嗎?

A:新興科技肯定都會帶來好處,我們要充分利用,並清楚知道會有一些不可預測的結果,所以我們首先要利用AI幫助人們變得更強大。如果人們無法控制AI了,那麼確實會比較危險。所以我們的首要任務不是一直擔心AI在未來會有多危險,而是在前期編程的時候就把規則修訂好。就如同重視客戶體驗是我們的職責一般,研發優秀的AI產品也是我們的責任,我堅信我們目前最需要做的就是合理編寫AI的程序。

Q:所以說,機器人是可以佔領世界的,但人們希望不要這樣?

A:是的。

Q:有沒有什麼市面很受歡迎的產品,你希望是由微軟發明?的?

A:說實話,回顧過去有很多產品我都希望是微軟發明的。希望我們能在甲骨文(Oracle)之前發明關係型資料庫,因為這是IBM之前最重要的科技之一。所以,我對新科技產品並沒有像其他人那般擔心,問題是我們能對得起自己的使命感,履行自己在科技行業的職責。可能會有其他公司搶先一步進入量子計算領域,但我們的工作(核心)內容肯定很不同。

Q:微軟現在的產品適用於很多不同的操作系統,Windows系統未來對微軟的重要性有多大?

A:Windows系統有幾十億用戶,去年在3億台個人電腦上搭載賣了出去。Windows系統未來仍然是我們業務的重頭戲,但不會是唯一的業務—這是我們做出的改變,我們的業務種類更加多元化。遊戲業務我們有Xbox,電腦和電視終端都有遊戲業務,有超過5500萬的Xbox直播註冊用戶。我們有Windows業務,還有Office 365(辦公軟體)和Dynamic 365(企業級管理軟體)業務等。所以說,微軟的業務模式非常多元化,我們會繼續努?力。

微軟大事記

1975年: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創建微軟

左起: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

1986年:微軟上市,股價從每股21美元上漲到28美元

1995年:Windows 95操作系統發布,微軟盈利增長29%,達到60.8億美元

1998年:微軟成立印度總部,規模僅次於美國總部

2000年:史蒂夫·鮑爾默接替比爾·蓋茨出任微軟CEO

2001年:家用電視遊戲機XBOX於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上開始發售

2012年:發布微軟SURFACE觸屏電腦

2014年:薩蒂亞·納德拉出任微軟公司CEO

2015年:微軟減損76億美元與收購諾基亞相關資產有關的費用

2016年:谷歌瀏覽器(Google Chrome)的市場比重超過微軟瀏覽器(Internet Explorer)

2017年:7月21日,微軟股價創歷史新高,每股股價達到74.3美元

採訪:Emily Chang 翻譯:孫昊然 編輯:趙建凱、鄒世昌、梁桐

點擊你感興趣的關鍵詞

立即獲得關於TA的更多信息!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周刊/中文版 的精彩文章:

英國反腐困局:要道德,還是保經濟?
「蜜蜂」效應顯現,農業生產將迎來春天?

TAG:商業周刊/中文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