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技術終迎重大突破,眼擎科技讓汽車具有PK人眼的視覺能力
1769年,當法國人N·J·居紐製作第一蒸汽驅動三輪汽車「卡布奧雷」時,他可能做夢也想不到,僅僅兩百多年後,汽車完成了從化石能源到電動能源,從機械時代到自動駕駛時代兩個維度上的時代跨越。
在中國,自動駕駛則是一派彎道超車的熱鬧景象,4月11日,三部委聯合印發了《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範(試行)》,標誌著自動駕駛一些行為今後有法可依,接著,阿里宣布了「蓄謀已久」自動駕駛進展,上來就是L4級以上的水平,自此BAT在自動駕駛領域已經悉數入局,更勿論國內數十家自動駕駛領域的創業公司風頭正勁,且看近期國內自動駕駛領域在立法、企業、資金、人才等方面相繼傳來的好消息,更不用提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這些優勢為自動駕駛行業創造出了得天獨厚的發展環境,足以令其站在全球一線笑看雲捲雲舒。
問題如影隨行,是陣痛?還是技術天花板
視線轉到大洋彼岸,作為行業領頭羊的美國卻傳來了讓人高興不起來的消息,3月19日,Uber無人駕駛車在夜間行駛測試時撞死一位行人,成為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交通事故,為自動駕駛前景蒙上一層寒霜。
雖然事故的原因目前依然眾說紛紜,但從公布的資料來看,問題還是聚焦在夜間行駛這個場景上,有美國的網友看過視頻後表示,在光線昏暗的情況下,攝像頭拍攝的圖像非常昏暗,不可能看到行人。國內專註做視覺成像晶元的眼擎科技CEO朱繼志,朱繼志則認為:」具體情況還不明了,但現場環境來看,不會那麼黑,因為傳統攝像頭比人眼能力差幾十倍,所以如果人來看的話,應該是可以看到行人。但對於汽車來說,第一、行人離車距離太近,車速過快,激光雷達未必反應的過來。第二、當時行人是從暗部走向亮部,因為路燈的原因,光線明暗反差太大。在暗部的時候,汽車沒有監測到,等行人走到亮部的時候,距離太近已經太遲了。夜間道路光線環境太複雜,汽車攝像頭的動態範圍需要提升30倍以上,自動駕駛汽車才有上路的可能。
「然而,讓人驚訝的是,攝像頭能力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樣火眼金睛,傳統攝像頭廣受光照條件影響,在強光、弱光、逆光、反光等情況下,普遍無法保持正常工作,自動駕駛正常行駛的本質,打個比喻來形容,攝像頭就是眼睛,而激光雷達是手,如果看不清楚只靠摸的話,終歸不是長久之計。
「過去三十年,以ISP為代表的傳統成像架構一直統治著成像能力的表現,即使現在AI發展了,發現傳統攝像頭能力不夠,效果也不可能有很大的提升,原因很簡單,三十年前的技術架構,人家不可能考慮未來人工智慧有什麼需求,以前圖像只考慮給人看,現在的圖像是給機器看,但傳統架構成形多年,積重難返。這就是技術架構的弊端,久而久之,大家沒看到視覺能夠突破,就形成了一種潛移默化,普遍認為視覺能力就是不可能有突破,這也是激光雷達日後被叫好的一個原因,其實本質上,我們應該回到問題的源頭,視覺能力不夠,就研發新的成像引擎架構,做視覺成像專用的晶元,來提升汽車的視覺能力,這件事不好乾,我們為此專註做了4年,就是眼擎科技目前做的事情。」朱繼志的介紹中,大體解釋了自動駕駛視覺領域技術存在天花板的成因,也基本明白了為什麼大家都不願意去做,原創技術沒有經驗、耗時費力,「聰明人」都覺得不划算。
而當前最受車企青睞的激光雷達,除了成本高、解析度低外,更無法獲取物體對象的顏色信息,更不善於實時地分辨物體。
一時之間,陷入僵局。
自動駕駛汽車產業的三座大山:演算法、量產能力、關鍵技術
通過跟行業里很多朋友溝通,記者了解到,汽車屬於長周期,重研發產業,雖然自動駕駛當前很多創新,標準未必都像傳統汽車業那樣嚴苛,但是也要比消費電子要求高几個甚至十幾個量級。
自動駕駛車企想要發展,必須要考慮三個問題:
第一就是自動駕駛演算法層面的設計和優化,目前大部分廠商考慮接入百度Apollo,一部分則考慮自建團隊自力更生,這是人才和技術的「軍備競賽」,而這點互聯網公司和新興創業公司具有優勢。
第二是量產能力,近期特斯拉頻頻被行業人士抨擊,就是因為特斯拉汽車產能不足,前段時間威馬創始人沈暉接受採訪時也表示:「造車新勢力的窗口期只有三年,年銷量10萬量才能活下來,而期待靠其他車場代工解決量產能力,是一個美好的願望。」印證了汽車整體量產能力不亞於生死線,這點傳統車企有優勢。
第三則是「隱形實力」關鍵技術的儲備,不管是演算法層面、數據層面、還是硬體技術層面的關鍵節點,都會成為持有者看不見的殺手鐧,其實這三座大山哪一座有突破,都有很大的機會。
專註成像引擎關鍵技術,為自動駕駛打造火眼金睛
眼擎科技是專註成像引擎技術的公司,今年1月份發布了全球首款成像專用晶元。之後公司一直保持低調,直到近期筆者聯繫時才知道眼擎科技要針對自動駕駛「發大招」,經過過去一年與汽車合作夥伴的深度調研和聯合研發,眼擎科技耗時6個月,準備推出一套專門為自動駕駛設計的成像解決方案,該方案使自動駕駛視覺能力提升到史無前例的120dB(達到超越人眼的視覺能力),並且整套系統符合車規標準,出色適應地庫、夜間道路、隧道等各種複雜光線環境,給演算法端輸出高信噪比的視覺圖像。這家潛心4年專註於AI視覺成像引擎技術突破的公司,又用了近10個月專項研發自動駕駛視覺成像解決方案,這在業內實屬少見,我們期待眼擎科技能夠為自動駕駛行業帶來驚喜。
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鎂客網~~
※蘋果更新HomePod,因低音音量降太多遭用戶吐槽
※閱讀障礙者的福音,日本研發的Oton智能眼鏡,可將文本轉化為聲音
TAG:鎂客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