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湮滅》:加蘭的啟示錄

《湮滅》:加蘭的啟示錄

1

《機械姬》導演亞歷克斯加蘭的新作《湮滅》在大陸院線上映了。

電影一開始,娜塔莉波特曼飾演的生物學家莉娜正在接受一群政府人員的審問,她講述了一個漫長的故事。

她的丈夫是一名特種兵,但在一年前的一次絕密任務後失蹤了。一年後丈夫突然回到家中卻性情大變,並出現全身臟器衰竭的癥狀。

莉娜了解到丈夫執行的絕密任務是深入一片名為「閃晃」的區域,這片區域本來是國家森林公園,三年前一道天外脈衝射在森林公園中心的燈塔上,然後這股能量以燈塔為中心一直擴散,並形成了一片外界觀測不到的領域。

三年來,政府派遣進入閃晃的科研組和部隊全部有去無回,目前只有莉娜的丈夫回來了,但又因臟器衰竭在重症監護室昏迷。

為了揭開丈夫劇變的原因,莉娜加入即將進入閃晃的一個科研組。

科研組進入閃晃後漸漸發現,燈塔像一面稜鏡折射萬物,甚至能折射遺傳物質,在燈塔作用下,閃晃內所有遺傳物質相互交叉,生物都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變異,比如出現了長著鯊魚齒的鱷魚和角上開花的鹿,它們的基因都被污染了,也可以說是進化了。

越靠近燈塔,動植物越顯現出各色各樣的奇觀,所以只有走進燈塔,莉娜才能破解到底發生了什麼。

2

「湮滅」(《annihilate》),一個物理名詞,意為物質與其所對應的反物質碰撞後消失併產生高能光子的過程。

20世紀70年代,美國第一次觀測到湮滅現象,那時一種足以點亮整個可見宇宙的強烈能量在太空出現,讓五角大樓一度陷入恐慌,以為是蘇聯研發的某種新型核武器。

「湮滅」這個名字取得太好,有抽象的禪意,特別符合這部電影的基調。試想真空的宇宙中,某種浩瀚的力量無聲地緩慢地逼近,在一個漫長的過程里,人們從頑強抵抗到逐漸領悟它的權威,最終絕望地臣服並等待改造。

這部電影給人的觀感也是同樣無聲但有力,它的整個氛圍一直都是不疾不徐,但其實仔細想來發現劇情進展非常緊湊,幾乎沒有閑筆。

3

導演加蘭是科幻作家出身,他的暢銷書《海灘》被知名導演丹尼博伊爾翻拍成同名電影,由萊昂納多主演,雖然《海灘》褒貶不一,但他還是憑此片成功步入影視圈。

丹尼博伊爾絕對是個全才導演,代表作有劇情片《猜火車》、冒險片《127小時》、愛情片《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甚至傳記片《喬布斯》,加蘭作為丹尼博伊爾的御用編劇,如今寫而優則導,想必是得到博導真傳了。

對比同樣是作家轉型導演的張嘉佳老師,王家衛也沒少提攜,直接獻上自己的御用班底梁朝偉、張叔平、鮑德熹供嘉佳老師驅使,嘉佳老師確認過梁朝偉憂鬱的眼神,整出一部駭人聽聞的擺渡人。

4

《湮滅》是部個人特徵鮮明的作者電影,尤其是參照加蘭導演的處女作《機械姬》的內涵表達和敘事風格後,會發現二者有許多相似處。

有一句廣為流傳但未曾考證的號稱來自特呂弗導演的名言,「蹩腳電影之所以充斥著暴力,是因為導演沒有能力藉助樸素而節制的手法表達強烈的情感」,用來形容加蘭作品倒挺合適。

《機械姬》和《湮滅》的動作鏡頭都不多,且瀰漫著一種有別於其他優秀科幻片的氣氛。

科幻片大體分兩類,一類用逼真的特效配合架空的世界觀,如《異形》《銀翼殺手》和漫威系列;另一類特效運用極少,背景基本設置在現實世界裡,力求近在咫尺的真實,如《彗星來的那一夜》《這個男人來自地球》《K星異客》等許多「燒腦片」都可以歸於此類。

不是說《湮滅》的質量比以上列舉的電影都好,恰恰相反,《湮滅》有很多邏輯缺陷,但它的氣質與這兩類電影都有差異,它處在亦真亦假的浪漫之中,當主角進入閃晃之後的畫面更是呈現一種朦朧的霧感。

《湮滅》和現實比太迷幻,和夢境比又太真實,漂游在兩者之間。

這種氣質也在去年的科幻熱門《降臨》中出現,兩部電影基本用蜂鳴聲和水琴烘托氣氛,簡單而有力,大音希聲的配樂無比貼切電影中大道至簡的未知力量。

這種力量就像是《三體》里的歌者文明,他們向太陽系投下一片二向箔,把整個太陽系由遠及近緩緩碾平,而人類眼睜睜看著悲劇發生卻無計可施,在絕對力量面前,毀滅一個星系就像隨手撣落一粒灰塵。

加蘭《機械姬》和《湮滅》的作曲人都是吉奧夫巴羅,他還挺偏愛製造類似宗教體驗的配樂。

5

《湮滅》根據傑夫范德米爾《遺落的南境》系列科幻小說改編,《遺落的南境》在2014年獲得科幻小說界與雨果獎齊名的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獎,擊敗同屆入圍者《三體》。

但加蘭自述他沒有看完《遺落的南境》原著,而且由於《湮滅》直接將系列三部曲糅合成一部電影,所以電影對小說的改編幅度還挺大。

6

以下有關於結局的劇透。

影片後半段,科研組成員或被猛獸吞食、或變異成人形植物、或在地下室被強力輻射噴射成能量團,只剩莉娜孤身一人來到燈塔揭開最後的秘密。

她發現燈塔牆角有一具高溫灼燒後的枯骨,枯骨前還放著一台錄影機,裡面存儲的竟她丈夫凱恩引爆磷光彈自殺的畫面,沒錯那具枯骨就是她丈夫的遺體。

隨後莉娜又在燈塔內發現一團星雲狀的物質,該物質在吸取她一滴血後,坍縮成一個散發青銅金屬光澤的無面人,無面人如鏡像般模仿她的動作,最後竟慢慢蛻變出和莉娜一模一樣的面孔。

莉娜明白了躺在重症監護室的凱恩是怎麼來的。

以上一切都源自莉娜對政府科研人員的口述,她唯獨將病房中的凱恩是複製人的信息隱瞞了。她聲稱自己後來將磷光彈放進複製人手中,成功燒死了複製人並摧毀了整個閃晃。

閃晃確實被燒毀了,但在影片末尾,莉娜與確鑿是複製人的丈夫凱恩見面了,莉娜問他「你不是凱恩吧」,複製人回答「我覺得不是」,並反問莉娜。莉娜在片刻沉默後,與凱恩相擁,兩人眼中皆閃爍著非人的光芒。

7

這部電影非常有想像力,在它的設定里,外星人的形態就是沒有形態,如星雲般飄散懸浮。

而閃晃就是一個保護層,外星人在閃晃中模擬地球人的形態,並學著適應地球的氣候,假凱恩一開始的臟器衰竭可能就是還沒充分適應地球環境,當影片末尾假莉娜燒毀閃晃,證明著他們已經調整完畢了。

就像是《聖經》故事,亞當和夏娃逐步成長、學會思考時,伊甸園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正如影片開頭莉娜在生物課上所講,「40億年前,一個單細胞分裂,一生二,二生四,四生萬物,造就了現在的一切」,接下來就是他們繁衍裂變、造就一切的時候。

這部電影中兩個外星複製人的一系列動作像是人工智慧的啟示錄,他們從一開始沒有形態到逐漸生長出與人類毫無區別的面孔,並高效學習、擅於模仿、發展思維甚至尋覓同伴抱團作戰。

加蘭導演在拍攝《機械姬》時就對人工智慧表達出強烈的消極的情緒,這份情緒也體現在《湮滅》中,因為兩部電影都以「複製人成功隱蔽身份潛入人類社會」結束。

事實上,加蘭在一次專訪中就曾說,他認為《機械姬》所講的故事並不遙遠,不僅如此,他甚至歡迎自我意識覺醒的人工智慧出現的那一天,因為「當地球生態災難或太陽系瀕臨破滅時,我們不太可能通過蟲洞逃到另一個星系,代表我們生存的就是人工智慧。」

他說,「人類總是搞砸所有事情,和人類相比,機器有著相當好的記錄。」

8

《湮滅》是進口片中繼《金剛狼:殊死一戰》後第二部加入觀影年齡提示的電影,或許中國出台電影分級制度也不會太遠了。

文|阿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視劇前沿 的精彩文章:

《紅海行動》成今年票房黑馬,主旋律電影躋身商業主流需要哪些硬性條件?

TAG:電視劇前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