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劉敏傑 洗鞋子

劉敏傑 洗鞋子

洗 鞋 子

劉敏傑

今年的春天不知是怎麼了,既纏綿著冬天又勾引著夏天,連續幾周,都是一周內讓人體驗著三個季節的天氣,忽冷忽熱、說變就變、反反覆復、乍暖還寒。還沒有來得及細究春姑娘情緒失常的原因,卻突然盼來了春姑娘的好心情,下周氣溫平穩,風和日麗。

如此以來,這樣的周末,大多數女人便會在家倒騰衣櫃,讓冬天的衣服和春天的衣服倒個個兒。我也不例外,樓上樓下的來來回回幾趟捯飭,像給衣櫃搬了個家,季節的變換此刻體現在衣櫃里,冬天移居樓上,春天下榻樓下。

當然,僅把衣服捯飭捯飭還是遠遠不夠的,家裡的棉拖鞋也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洗刷洗刷就該束之高閣了。所以,今天,我打掃衛生的項目里便增加了洗拖鞋的內容。

洗拖鞋,當然指的是棉拖鞋。我家的棉拖鞋數目是我家人口的兩倍多,除去一次性拖鞋廢棄掉,需要洗的也有七八雙,我把這些棉拖鞋放進衛生間,泡在洗衣盆里,加上洗衣液,一雙一雙的洗刷乾淨。洗著洗著,便想起自己小時候洗鞋的情景。

在我的記憶中,小時候,我能做會做願做的家務中,其中一項就是洗鞋子。那時候,多數情況下都是隨姐姐去洗衣服,姐姐本來不指望我幹什麼,無非就是去幫著拿遞拿遞東西,晾曬晾晒衣物。但我打小就比較有眼色,總是恰到好處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洗鞋子就是我主動要求的工作。第一次洗鞋,我洗得特別仔細,鞋面兒、鞋裡兒、鞋幫兒、鞋底兒,一刷一刷,洗得發白透凈,引來姐姐嘖嘖稱讚。此後,只要和姐姐一起去洗衣服,洗鞋子之類的工作就非我莫屬了。那時候,家裡十來口人,每次換洗的鞋子五六雙是常有的事。我洗鞋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把布鞋那個千層底兒的白邊兒和鞋底兒洗得格外乾淨。久而久之,我記得,只要我有時間,只要家裡有需要洗的鞋子,只要讓我看得見,我就願意把它洗乾淨,從裡到外的乾淨。看著排在窗台上的一溜兒布鞋,個個兒乾乾淨淨特別有成就感。

有一次,雨過天晴,滿院的陽光招搖著,我不由自主地放下手中的作業,去院里找尋要洗的泥鞋。姐姐給我挑來兩桶水,我把需要洗的鞋子放在洗衣盆里,一隻一隻、里里外外、一刷一刷、不急不緩地洗刷著,契合著初春的暖陽,像在和春姑娘拉家常……娘走過來,看見了,笑我:「這傻閨女,那鞋底兒洗那麼凈做啥呢?總歸還要給地上走嘛……」我笑笑,不語。心裡想,您是心疼姐姐挑水累,我洗鞋費水了吧?其實我知道,您比誰都愛乾淨……

布鞋洗完了,邊兒上還堆放著幾雙雨靴,我按照布鞋的洗法把這些靴子一下浸泡在洗衣盆里,里里外外的開始刷起來。娘看見了,又笑我:「我的傻閨女,這是膠鞋,不能洗裡面,只洗外面就行了,裡邊一洗,曬不透會漚掉的。裡面一漚,鞋底就開膠了,雨天再穿就不頂用了……」「不會吧?會是這樣?」我心裡嘀咕著,嘴上也不敢反駁。我們家家教挺嚴的,一般家長說什麼,都不敢頂嘴不敢反駁。不過心裡還是覺得,裡面不洗乾淨能叫洗鞋嗎?不巧的是我洗的那幾雙膠鞋,還真有兩雙就在我洗過後開膠了。後來爹用破皮子加熱粘了粘以示加固,硬撐著穿了一兩次。儘管事後娘也沒有責備我,但我覺得好像那個膠鞋的開邊兒跟我的洗鞋有直接關係。後來,我參加工作了,便自己買了一雙雨靴,乳白色,鞋樣有時裝的元素,挺好看的。在一次雨天穿過後,不知道是什麼緣故沒有及時洗那雙雨靴。過了幾天再去洗,似乎感覺泥巴弄皺了鞋面。我突然有了一種想法,這是我自己的鞋子,我再試試把裡邊洗乾淨,看看能不能使鞋邊開膠,結果事與願違,懊惱與日俱增。從此,我再也沒有買過一雙雨靴,好像自己對於雨靴有了罪過。但洗鞋子。表裡邊底都洗乾淨這個習慣卻一直都沒有改變,而且,不知不覺的還影響到了下一代。

去年寒假的時候,兒子放假回來。我們通常會在放假回來的第一天晚上聊很長時間。這次也不例外。兒子坐在他的卧室的地板上,背靠著床尾。把從學校帶回來的鞋,連同家裡放的鞋一起歸類放置。他先用濕巾把鞋面兒、鞋邊兒、鞋底兒擦拭乾凈,再用保養液一雙雙噴塗,然後用擦鞋巾反覆打磨,直到皮面錚亮。我想幫兒子一起擦鞋,可兒子說「不用,你就趴在床上,先休息一下你的老腰吧」。我就那麼斜趴在兒子的床上,看著兒子,一雙一雙地把鞋子擦乾淨,尤其是鞋邊和鞋底,他也是那麼認真細緻的擦拭,一塵不染、乾乾淨淨的,酷似我小時候洗鞋的樣子。

想想也是呵,大概從小學三年級起,兒子便不用我給他洗鞋了。乃至以後上了初中、高中,不管學習有多忙,他都要自己洗自己的鞋子。也許他覺得只有自己洗的鞋子最乾淨吧。每當我提出來替他幫忙的時候,他總是說:「不用,洗鞋就是一種休息,也是一種小獲得、小成就」。我無言以對,卻竊喜潛移默化的作用。沒有口頭指導,沒有硬性要求。沒有過程監督,甚至沒有方法提示。他卻能做的跟我一樣。這便是身教重於言教的例證吧?!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首先就體現在生活上。你的言談舉止,習慣愛好都會影響著孩子,使孩子不自覺地模仿。看著孩子那麼有條不紊地打理著自己帶回來的鞋子和衣物,我覺得特欣慰。其實,孩子從上初中就開始住校。每次返校時所帶的衣物都是他自己整理的。我還真沒有給孩子認認真真地裝過一次皮箱。現在想想,還有那麼一點點愧疚的感覺。但同時又覺得特自豪。因為我看到過他整理的皮箱,太講究了——內衣卷放,外衣疊放,特別有序,特別科學合理。大的小的卷著的套著的,挨得緊緊乎乎的。比我用傳統的方法疊放衣服效果要好的多,容納量要大得多。

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兒子就是這麼一個做事特別有條理的人,計劃性特彆強,而且還特別講科學、講統籌方法。這應該與他平時的生活習慣有直接的關係吧。

所以,我覺得一個孩子的好品性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小事能做好,大事難不倒,小事浮漂,大事糟糕。洗鞋子是這樣,做事做人也是這樣,能一刷一刷洗凈鞋子的人,也能一步一步走穩自己的人生,您說是嗎?

【作者簡介】劉敏傑,女,河南湯陰人。安陽市殷都區教科培中心副主任。中學高級教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殷都風華 的精彩文章:

衰颯若老翁,百年又何益?

TAG:殷都風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