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蘇東坡傳》-林語堂

《蘇東坡傳》-林語堂

(圖片來自網路)

讓林語堂執筆蘇東坡的一生再恰切不過。我十分贊同餘秋雨的說法:「語堂如茶」,不論是正論巨著亦或是隨文小品,林語堂的文氣都似茶氣,沛沛然間可見濃淡淺深。而蘇東坡作為貫通了中國古代文學、哲學與宗教的精靈,你能輕易地在他的詩詞中咂摸出梵音和禪意。這兩位文學家跨越時空的結合,倒真有一種禪茶一味的意趣在。

《蘇東坡傳》作為二十世紀中國傳記文學中首屈一指的經典,其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從小學一直到高中,每在語文課本中學到一首蘇詩,老師都會極力推薦一次這本傳記。但是恐怕很多人都不了解的是,《蘇東坡傳》原著是林語堂用英文寫成,小到大看的這本傳記,其實是後人譯本。只是因為譯文實在高超且接近作者本人文風,遂風行於世罷了。

讀完《蘇東坡傳》英文原版,是近半年才做的。能把一個中國詩人一生的經歷、作品乃至心路歷程都用英文原汁原味地還原和塑造,於我看來是件不可思議的事。在浩繁的文獻、詩詞和古文的翻譯工作中,如何將古典文字的音美、形美、意美和境美注入另一種語言,讓屬於另一種文化土壤的讀者最大程度地領會,這是個艱難且迷人的過程。更何況,我們知道蘇東坡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理想人格的化身。他的身上有儒家兼濟天下的仁心,有道家暢遊林泉的仙氣,更有禪宗安適田園的靈性。這些獨屬於中國的文化符號怎樣才能被西式語言邏輯和思維模式詮釋呢?

《蘇東坡傳》做得很完美。它的完美之處就體現在本文的標題上——讓人性穿透文明的界限。

在傳記家們看來,花費一本書的篇幅去記敘一個人的一生事件,根本目的是用這些所見所聞的碎片拼出一個完整的人性。林語堂筆下的蘇子瞻,是一個元氣淋漓的人物:是樂天派,是道德家,是書畫家,是工程師,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心腸慈悲者,是堅持己見者,是月下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且這些標籤未必就足以勾繪出此人的全貌,因為他幾乎符合中國人的一切關於美好人格的想像。林語堂自己說,當中國人談到李白的時候,會覺得他就像夜空中划過的一道流星般耀目,而中國人談起蘇東坡的時候,會情不自禁地露出會心的微笑,因為他的人性完滿豐實得就像自己身邊的摯友。高士若此,林語堂便有了十分的激情讓他與另一種文明相遇。

讓這派中式風色穿越文明和語言的界限的一大方法是通過東坡浩如煙海的詩詞。絕大多數人認為,英文與中文尤其是古文之間存在著一道壁壘。中國詩詞之工巧含蓄,是英文所難以復刻的。但林語堂及眾多譯著大家可以證明,翻譯之功本不在複製美,而在於美的再創造。就如最經典的蘇詞:「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其英文譯版讀來可謂暢達:』The moon doeswax,the moon does wane,/And so men meet and say goodbye./I only pray our lifebe long,/and our souls together heavenward fly』。動態的月生月落與人聚人散取代了「悲歡離合」和「陰晴圓缺」的簡單事實,反而拉伸出一種原詞不曾有的時間感和空間感。從魏晉以來便盛行的對於生命無常的喟嘆在蘇軾這裡被再一次咀嚼和反思,嘗出了東坡式的達觀和瀟洒。再經林語堂之手,這本屬於中國哲學的妙思便成了跨文化的財富了。

中國人愛極了蘇東坡,不僅因為他的眾多頭銜或是高才廣學,更是因他令人羨艷的瀟洒。李白的瀟洒是傲慢,陶潛的瀟洒是骨氣,他們的瀟洒都是高昂著頭的,只有蘇軾的瀟洒是愉悅的謙和,是平常心。這構成了蘇軾其人可以迅速被外國讀者所接受的可能性。因為無論是屬於哪種文化的讀者,只要生活中有壓力,都會在「一蓑煙雨任平生」中,在「人生幾度秋涼」中,在「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爾」中,找到排解和停泊的空間。

寥寥千字難盡奇人。林語堂用一個超凡又真實的人性證實了文明間的緣分和共情力,這大概也遙遙呼應了蘇軾曾經的美好祈願——「千里共嬋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佳木書房 的精彩文章:

上學記-何兆武

TAG:佳木書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