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沒追過《偶像練習生》,可能是我老了

我沒追過《偶像練習生》,可能是我老了

四月的某個周末,上千名粉絲現場見證了他們「製造」的偶像的誕生,一檔叫做《偶像練習生》真人秀的節目落下帷幕,9人偶像團隊誕生。

本來這事跟我沒什麼關係,直到鄰居小妹妹有天問我:

「你看過偶像練習生么?你喜歡小鬼么?」

「沒看過,這是什麼鬼?」

「…………」

「你喜歡他什麼?」

「長得帥啊」

「我也很帥啊「

「…………」

那個午後我速速打開偶像練習生的節目,打算補補年輕人的課。

看了一集,練習生們徹底驚醒了我!我竟不知道祖國大地上可以同時聚集起那麼多做作又油膩的青年男子。

問題一

九十九張相似的臉,你能認出幾個?

據說認到最後眼睛都瞎了,獻上大合照:

先來看妝容:

節目上百分之九十的學員都進入了非主流+不男不女的怪圈。煙熏妝一個比一個重,眼線更是飛出天際。我覺得大家對美少年的理解可能存在誤解。看幾張圖隨意感受一下:

雖然上鏡錄節目化妝不分男女老少無可厚非,但是你得保持少年感啊,大家是在選美少年,不是在選吸血鬼。

再來看肢體語言:

做一個乾淨清爽的小兄弟不好么。

放一張我深深懷念的美少年選秀節目圖,這才是美少年正確打開方式。

問題二

離開練習生的舞台,誰還記得誰?

這是所有選秀節目以及所有偶像派面臨的迷思。

愛奇藝明確提出偶像練習生的「保質期」是18個月,說得直白點,這是一個還沒出生就面臨解散的團體。

為了運營最終的9人,愛奇藝和「綜藝之母「葛洪福共同創辦了一家新公司,對男團未來的訓練、音樂製作以及演出等進行全面規劃。

不客氣的說,我擔心明年的這個時候大家是否還記得他們。節目上你是萬人之上,未來你可能一無所有。

超女製造偶像的成功之處,在於一批個性藝人各有各的成長之路。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每一個人都特點迥異。

事實證明,三大超女的不同個性,讓她們離開了超女這個標籤,依然是成功的藝人。現在撐起娛樂圈半邊天的很多人也都是選秀出身。

無論是當年的周杰倫、還是去年爆紅的毛不易,只有個性和才華,才能不被複制和替代。

問題三

偶像練習生為何如此受歡迎

是粉絲的力量?不,現在叫「全民製作人」。

還叫愛豆?不,叫「自家孩子」。

偶像練習生的口號是:他們的出道,由你決定。

在最後一期節目中,作為導師的張藝興帶領剩餘的20名練習生向觀眾鞠90度躬,每一個練習生在每一次拉票和致謝的時候,都要給「全民製作人「深情一cue。

正是這些點點滴滴,才讓喜歡他們的人由被動變主動,創造並強化了養成偶像的共享觀念,形成緊密的共同體,粉絲在和偶像共同成長的過程中獲得了歸屬和認同。

全程侵入式感受,比AI人工智慧體驗還要真切。

現在年輕人追星模式,從狂歡式演變成了這種參與養成式,這是一種你自己養的孩子終於長大了的成就感。誰會不愛自己的」孩子「呢?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人因為追求新鮮刺激、與眾不同而支持偶像練習生。只要是自己無法在生活中嘗試的、都可以在他們身上得到釋放,對練習生的支持變成了一個出口。他們不要常青樹,他們也許只想嘗嘗不用口味的巧克力。

問題四

少年們的油膩,也是大人的錯

當李榮浩作為音樂監理人時,他說那些油膩的、不真誠的孩子無法打動他。可是孩子都是跟大人學的啊!

最老的零零後今年成年,我們作為長輩滿心歡喜地迎接一代人的到來,但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和「他們」無法完全割裂。

畢竟我們還當不了他們的叔叔阿姨,還是哥哥姐姐輩的。甚至也許我們仍屬於一代人。我們應該傾聽他們的聲音,搭建一個開放公正的平台給他們,畢竟練習生們錄節目都是聽導演安排的。

張藝興作為導師(但其實也才91年出生),也在節目中幾次談到自己的練習生生涯。

在他的書《而立》中,寫了這樣一段話:在地下室和母親視頻時把訓練後的衣服擰出滿地汗水,我的榜樣就是我母親,我骨頭這麼硬都是她遺傳的。

模仿別人的節目叫抄襲,模仿別人的樣貌叫整容臉,給年輕人多一些好的可「模仿」的樣本,這是應該馬上行動的事情。

在現在的娛樂圈,流量代表一切。誰是天王,誰是小丑,誰是演員,誰是藝人,在大家心中都有自己一桿秤。

當然,「偶像練習生」今年是第一年,類似的綜藝節目會層出不窮。所以現在就把它一棍子打死是不公平的,是倉促的。年輕人有夢想終歸是沒錯的。

希望各位年輕人加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時尚 的精彩文章:

這些帶貨女王在Coachella音樂節又凹了一次超勁爆造型!
范冰冰唐嫣帶頭種草,你的衣櫥里永遠少一件LV

TAG:新浪時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