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來,與雷海為彭敏暢談「詩和遠方」

來,與雷海為彭敏暢談「詩和遠方」

長沙晚報記者 范亞湘

雷海為

我們不可能成為「颯沓如流星」的俠客,但我們可以想像「仗劍走天涯」的豪邁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剛和雷海為說上話,他就一口氣背誦了李白的《俠客行》。

一般來說,這是一首比較難背誦的詩,自打第一次從金庸所著的武俠小說《俠客行》里零星讀到這首詩的一些句子後,雷海為就一直在尋覓這首詩的完整版本。「那個時候我還小,也不知道怎麼去尋找,不過,就是在這尋找過程中,我對古典詩詞已是越來越痴迷。」

4月4日晚,《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總決賽現場,來自湖南邵陽、身在杭州的外賣小哥雷海為,戰勝來自湖南衡陽、《詩刊》編輯彭敏獲得總冠軍。「這樣一個結果我在參賽前沒敢去想,但只要參賽當然就是沖著冠軍而去。」在人們看來,一個是外賣小哥,一個是北大碩士,文學水準相差懸殊,因而,「爆冷」的比賽結果,讓雷海為迅速成為「網紅」。

雷海為說,自己今天對古詩詞的熟練,跟小時候的家教有關係,也跟父親有關係。「父親做過一段時間的小學教師,後來在基層司法所工作,他特別喜歡唐詩宋詞。小時候,家裡要求很嚴,上學後父母就強迫我背唐詩。」至今,雷海為還記得第一次背詩是在7歲的時候,背的第一首詩是宋代詩人林升的《題臨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當時就很喜歡這種有韻腳,又朗朗上口的句子,背誦起來有種神韻在裡面。至於寫的是什麼意思,卻搞不清楚……後來,背詩詞的興趣,要比讀文章的興趣大很多。直到現在,我不怎麼讀現代文學,只是偶爾會看一下小說,但背誦古詩詞一直不曾斷過。」

2004年前後,雷海為開始自學詩詞格律,對這一塊的興趣更加濃厚,開始大規模地背誦。「其實就是刻意地去背,看到自己喜歡的詩,就很想背下來。相比較而言,我覺得自己的記憶力比較有優勢,讀書的時候背誦課文要比同班同學更快。」

記者發現,雷海為還有些「靦腆」,言語並不多,總是面帶笑意地靜靜地看著別人說話,但只要一談到古詩詞,他就滔滔不絕。現在,雷海為除了常年攜帶一本《唐詩三百首》外,還會帶一本《漢語語音史》,「因為我對於古漢語發音很感興趣,帶在身邊,休息的時候讀一些」。之前讀古詩的時候,雷海為發現很多地方並不押韻,感覺很奇怪。按理來說,詩歌是要合轍押韻的,後來就去查資料,才知道原來古漢語的讀音和現在的漢語讀音差距比較大。「一些現在讀起來不押韻的詩句,用古音讀,就會顯得流暢很多。我想探究,這些古代的詩歌,在產生的那個年代,到底應該怎麼讀。」

雷海為舉了一個例子,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這句詩,按照現代漢語,最後一個字的讀音是「xie」,但是這樣讀是不押韻的,「後來我去看這方面的書籍,才知道這個字在唐代讀作『sia』,是一個現代漢語已經消失的音調,叫尖團音,如果用唐代語音去讀,那這一句就是押韻了」。

20歲離家去闖蕩,在外漂泊17年,今年已是37歲的雷海為還一直未成家。在他看來,古典詩詞,永遠是一種精神上的寄託。「我們不可能成為『颯沓如流星』的俠客,但我們可以想像那種『仗劍走天涯』的豪邁。人生雖然只有短短几十年,卻不能缺少豪邁氣概。過去,很多湖南人是如此,今天仍然如此。」

彭敏

把詩詞和文學當做自己的信仰,如果一個人能夠一輩子只堅持一種信仰,當然很幸福

相較於雷海為的「木訥」,彭敏談吐風趣,不時會幽默地自我調侃一下。

在2017年第一次踏上《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的舞台前,選手彭敏早已光環繞身。另外兩檔同樣在央視播出的文化類節目中,他分別拿下了《中國成語大會》2015年度總冠軍和《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第三季總冠軍。本來想著能在《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這再拿一個冠軍,就可以湊個「三連冠」了,但來自上海的小姑娘武亦姝終結了他的美好願望。

兩次詩詞大會,彭敏均獲得了亞軍,用他自己的話說,他是「千年老二」。這次,在和雷海為最後的對決中,奪魁呼聲遠高於雷海為的彭敏結果還是「老二」。雷海為拿到的5分中,有3分是彭敏搶答錯送的分,網路上有種聲音認為,雷海為奪冠是彭敏故意「放水」。

「怎麼可能放水,誰不想拿冠軍?問題是雷海為確實厲害!」彭敏說,用「風塵奇俠」來形容雷海為一點也不過分,平時不顯山露水,不經意間一鳴驚人。「雷海為以外賣員的身份參賽,毫無心理負擔。在場上你感覺不到他的心情有什麼起伏變化。雷海為平時不大說話,和選手交流溝通也不多,剛開始大家是等閑視之。到第9場攻擂的時候 看出了他的實力。詩詞接龍不可控,更考驗功底,到雷海為那兒,需要接一個生僻字『宗』。當時我就想,這位老鄉要離開比賽了,誰知,雷海為舉重若輕地接上了杜甫的詩句『宗之瀟洒美少年』,可見他的詩詞功底有多深厚!面對這樣的競爭對手,我輸得心服口服。」

或許因為彭敏是「詩詞達人」,很多人都向他討教背誦詩詞的竅門。彭敏說:首先,要選正版書籍。彭敏說,小時候家境不允許買很多書,當時一本花5塊錢買來的《唐詩三百首》都被翻爛了,「但是這本書是盜版的,有些注音釋義都是錯的,後來還一一去糾正」。其次,需要耐得住枯燥,因為詩詞在生活中沒有什麼用。「好多人願意背英語單詞不願意背詩詞。詩詞一定要背下來,沒有背下來的話,在生活中是用不到的。你寫文章的時候,想不起這句詩。你聊天的時候,你說不出這句詩。你發朋友圈,你也想不起這句詩。讀一本小說,看一部電視劇,哪怕最後很多情節都忘記了,但劇情還在。詩詞內容其實都是雷同的,可以說是千篇一律,都是傷春悲秋、遷客騷人。不同的只是語言的表達方式。你沒背下來的話,只知道說的是什麼,跟你沒讀有什麼差別?」

一般人背書,急於求成、看完這本,又去看另一本,自覺效率高有成就感,實際上都忘記了。「背誦最好遵循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就是短期內反覆地背、溫習,這樣才能牢記。」不過,說一千道一萬,「背誦詩詞最重要的就是要喜歡詩詞,否則,那就沒辦法背誦了。」

作為一個「北漂」,彭敏坦承壓力很大。不過,雖然現實人生里掙錢重要,但彭敏依然覺得最快樂的事還是一個人在家看詩、寫詩。「那些古詩詞就是過去的人們用入世的觀點在紅塵當中摸爬滾打,凝結而成的心路。我們通過讀詩去領會,去交流,這種獨特的人生經驗是需要保留的。」

在彭敏看來,詩詞會改造人的心靈。「愛詩的人連靈魂的迴路都是不一樣的。把詩詞和文學當做自己的信仰,如果一個人能夠一輩子只堅持一種信仰,當然很幸福。」

彭敏對雷海為「隔空喊話」

一定要做自己真正喜歡而且真正擅長的事,不怕失敗,敢拼敢闖

雷海為說,參加《中國詩詞大會》比賽,前後差不多半個月時間,一共三關,第一關是電話測試,通過後參加現場海選,最後前一百名再進行決賽。「其實闖到後面時,感覺名次已經不重要,據說有10萬人蔘賽,能進前一百就很不錯了。後來能奪冠,真是沒有想到。」至於成為「網紅」,雷海為看得更淡,「這麼多人關注我,其實關注的不是我個人,這種現象證明,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歡傳統文化,我認為這是一種好現象。」

人們關注雷海為,他會不會因為冠軍身份而改變自己的命運?雷海為直言:「我不是很喜歡送外賣這個工作。」對他來說,這只是一種維持生計的手段。雷海為理想中的生活狀態,就是做一份自己喜歡,能夠帶來快樂的工作。「我能夠從古詩詞中得到快樂,遠方就是需要去追求的美好生活。杭州這邊的冬天非常冷,我的眼睛不太好,風一吹會流眼淚,夏天又很熱。有可能的話,希望找一份跟自己興趣愛好有關的工作。比如我喜歡詩詞,就比較想從事文字類的工作。」稍作停頓,雷海為馬上又改口說:「打算再送一兩年,然後回老家去創業,可能是做養殖,具體的還沒有想好。」

順著雷海為的「描述」想像一下:夕陽西下,炊煙裊裊,一個人趕著一群牛回家,不時就會出現一幅唐朝詩人呂岩《牧童》畫面:「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卧月明。」這樣的畫面無疑是美的,甚至美得炫目。可是,最為要緊的是,這一切均需要物質的支撐。

雷海為的獲獎感言是:「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多年來刻苦讀詩背詩,才能站在央視的舞台上,來參與這場詩詞的盛宴。儘管雷海為信誓旦旦地說:「我認為『詩與遠方』是人世間的一種追求,永恆追求,不管眼下的生活環境怎麼樣,人都要有夢想要有追求。」但是,雷海為還是覺得有些迷茫,並不知道詩詞是否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從曾經「失敗」的文學青年,到如今電視節目中炙手可熱的「詩詞達人」,彭敏的人生軌跡無疑被詩詞改變了。彭敏說,過去他總是自我評價過低,又因為身高的原因而總是遭遇來自婚戀市場的歧視,「老是有很多阿姨跟我說,『彭敏如果你再高一點,我就把女兒嫁給你』。」「詩詞大會」後,彭敏再也沒有聽到這樣的說辭了,新的戀情一切順利,節目為他帶來的青年知識分子的聲名,也讓他成為未來丈母娘心中優秀的女婿人選。如今,彭敏依然堅持認為詩詞和文學即使看似「無用」,但常常可以消解一些社會壓力。

也許是惺惺相惜,彭敏給雷海為「隔空喊話」:「一定要做自己真正喜歡而且真正擅長的事,不怕失敗,敢拼敢闖。」彭敏說,他中間動搖過,曾經想拋棄文學去炒股票期貨,結果發現不是擅長的事,虧了,「最後還是詩詞給了我一個轉機。」很多人為了求穩,對於一些有風險的事情、會失敗會丟臉的事敬而遠之。「我是一個風險偏好者,如果不是我的這個性格的話,可能也不會有後面的轉機。性格里有這種敢闖的基因,哪怕你經歷了一千次的失敗,但有一次成功了,你的機會就來了。」

其實,彭敏參加詩詞大會這個節目,是一件冒險的事。「一般來說30多歲的人不說功成名就,生活也相對平穩,不會和一幫初中生高中生比詩詞,不會和90後各種比拼,一不小心還會被斬於馬下,輸了的話影響心情。但是我不折騰的話,真的是看不到人生的希望在哪裡。」故而,彭敏堅持認為,通過「折騰詩詞」,最主要的是「可以讓人看到希望」,「詩詞影響了我」。

古典詩詞作家

     在對古詩詞的吟詠中,傳統文化也烙印在了我們的血液里

進入4月,掀動了文化類綜藝這股熒屏「清流」的《中國詩詞大會》迎來了第三季。本季《中國詩詞大會》延續「人生自有詩意」這個主題,旨在用有趣的題目、緊張的對抗、精彩的解讀以及溫暖的深情,把古典詩詞這一中華文化精華傳達給觀眾。節目一經播出,就立刻引發了觀眾追看熱潮。「倍感古詩詞魅力無限,幾乎每晚都要看。」原長沙市作協副主席、古典詩詞作家劉偉明表示,「這個節目的前兩季我都看了,也推薦周圍的朋友看。我們生活在一個詩歌的王國,是莫大的幸福。」

「才下文章即酒家,讀書真得在長沙……」每日上午8時前後,記者的手機就可以收到劉偉明發來的詩詞簡訊。如今經典誦讀很火爆,作為一名執著的古典詩詞人,劉偉明樂見其成,他認為古詩詞對青少年的人格塑造和人文素養都大有裨益。「首先,培養了人的壯懷。比如很多邊塞詩,既寫了壯闊山河,又表達了詩人情懷。『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短短几句,讀幾遍就能感受到壯懷不已。」

詩詞還能陶冶情操。「很多詩詞都是借物抒情的,比如李白的詩非常有想像力,人們特別是小孩子在誦讀中可以將想像進行無限延展。」文學素養需要不斷積澱,誦讀詩詞對人的語感、美感都是很好的培養。「經典詩詞時隔千百年,但依然能感染到現在的人們。比如,『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詩中的快樂是那樣的鮮活,小孩子很容易就能感知。『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本來是詩人抒發不得重用的鬱悶,卻用很放鬆的心態來寫,孩子們覺得清新,但是在知道背景之後就會恍然大悟。」

劉偉明認為,古詩詞意境美,表達精鍊,對人文素養的培養和思維的開拓都非常有益。尤其是中國詩詞中有很多傳統文化,比如對節日的描寫,春節有「千戶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元宵節有「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中秋節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在對古詩詞的吟詠中,傳統文化也烙印在了我們的血液里。」

陸遊有詩云:「揮毫當得江山助,不到瀟湘豈有詩?」彭敏覺得,湖南這片土地很有詩意。「歷史上不少詩人在湖南寫下名篇名句,古時的湖南還是蠻荒之地,詩人被貶謫而來。有句話叫窮而後工,意思是文人越是窮困潦倒鬱郁不得志,種種情緒無處發泄 ,越是容易寫出好詩文。此外京官宦遊到湖南,與北方風物大不同,感到新奇,寫出一些好作品。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詩篇都成為珍貴的文化遺產。」

現在,傳統文化復興,像電視節目就有《中國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傳承中國》等。對於這一點,劉偉明和彭敏都表示極為讚賞,認為提倡傳統文化,人們思考問題的出發點、性格養成都會受到傳統文化的滋養。文化是區別不同人種、不同民族的一個決定性因素,一個人之所以是中國人,不是因為他的國籍,而是因為他的腦子裡有很多孔子、李白、杜甫……「以前人們腦子裡不會有這些東西。現在傳統文化復興,包括中小學語文教材增加了優秀傳統文化作品的分量,我們中國人精神層面的特徵會更加明顯,這是非常好的事情。」彭敏說。

照片除署名外均為受訪者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沙晚報 的精彩文章:

印度巴士墜入60米深峽谷致30人死亡 含27名兒童
哀悼!12日尼泊爾客機墜毀,遇難中國乘客為三一重工員工!

TAG:長沙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