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是袁紹的災星,半途投靠,卻坑死袁紹的大將,讓袁紹一敗塗地

此人是袁紹的災星,半途投靠,卻坑死袁紹的大將,讓袁紹一敗塗地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396期 文/無常奉天玉 插圖/東方夜未眠)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曾經提到,呂布被擒之後,打算向曹操請降,曹操也頗為心動,結果劉備僅說了一句「明公不見布之事丁建陽及董太師乎」,不僅潑了曹操一頭冷水,還導致了呂布殞命白門樓。此事見載於正史,也就是說,呂布的確是被他活活坑死的。雖然在正史上,劉備沒有坑害更多的人,但是在《三國演義》中,他卻還坑死了兩員名將,並間接導致了袁紹敗於官渡之戰,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劉備與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之後,重新據有了徐州,卻在不久之後,再度被曹操擊潰,只能匹馬逃生,投奔了袁紹。按理說,他寄人籬下,應該格外安分才是。可他並非如此。小說第二十五回中寫道:「卻說玄德在袁紹處,旦夕煩惱。紹曰:『玄德何教育常憂?』玄德曰:『二弟不知音耗,妻小陷於曹賊;上不能報國,下不能保家;安得不憂?』」他這一番話之後,袁紹立馬動了與曹操開戰的心思,其謀士田豐勸阻後,劉備又道:「曹操欺君之賊,明公若不討之,恐失大義於天下。」他說完之後,袁紹便再也聽不進任何勸告了,於是出兵白馬。但是,袁紹沒想到的是,聽從了劉備之言後,他不但損失了兩員大將,還因此一敗塗地了。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一、坑死袁紹兩員大將

因為劉備之言,袁紹堅定了出兵的意念,聽不進任何人的勸告,直接就拍板,讓大將顏良作為先鋒,進攻白馬。這個時候,沮授勸說道:「顏良性狹,雖驍勇,不可獨任。」袁紹卻說「吾之上將,非汝等可料」,堅持如此安排。結果顏良雖然表現英勇,連斬宋憲、魏續,甚至連名將徐晃出陣,「與顏良戰二十合,敗回本陣」,曹軍中「諸將栗然」。可是顏良雖能應付正面的單挑,其軍隊從表面上看,也「旗幟鮮明,槍刀森布,嚴整有威」,關羽卻看出了破綻,說「吾觀顏良,如插標賣首耳!」於是放棄叫陣,直接衝到顏良軍中,在顏良措手不及的情況下,將其斬於了馬下。如果沒有劉備的鼓動,袁紹或許不會如此著急出兵,也可以有時間慢慢籌劃安排,不至讓顏良白白送命。

顏良死後,袁紹得知將其斬殺的人,可能是關羽,立馬懷疑劉備通敵。雖然他的懷疑方向不對,但是如果他就此斬殺劉備,或可避免後面的損失。可惜劉備一番花言巧語之後,他不但重新放了劉備,還開始商議起了為顏良報仇之事。於是文丑受命率軍北上,到達延津,步了顏良的後塵,同樣死了在關羽刀下。文丑的出征,雖然不是劉備慫恿的,卻也與他鼓動袁紹與曹操開戰有關,所以同樣文丑算是被劉備坑死的大將。

二、導致袁紹兵敗官渡

原本,袁紹陣營的謀士,如田豐、沮授等人,都堅持認為不該與曹操決戰,而應該倚仗自己有地盤,有糧草,且勢力遠大於曹操,與曹操論持久戰,等待可趁之機。可是自從有了劉備的鼓動,袁紹執意出兵開始,田豐便因勸阻,被袁紹扣上了「弄文輕武」,欲使袁紹失大義的罪名,被打入獄中。雖然之後袁紹折損了顏良、文丑兩員上將,卻依舊沒有打消罷兵的念頭,聽說江東孫策去世,曹操將孫權表為了討虜將軍,將其結為外應之後,便更加沉不住氣,堅持發兵於官渡,與曹操展開了決戰,並將勸阻的沮授鎖在了軍中。

其實,田豐和沮授的建議非常正確,如果袁紹聽從,雖然不一定能將曹操逼上絕路,卻絕對不會一敗塗地。可惜他一心想要與曹操決戰,並堅持己見,聽不進任何反駁意見。而這一切,皆從劉備勸他發兵開始。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雖然袁紹之敗亡,與他的好謀無斷有關,但是在演義中,他的失敗,卻因劉備的幾句「勸說」拉開了帷幕,若非劉備,顏良、文丑或許不會喪命;若非劉備,袁紹也不一定會堅持與曹操決戰,從而陷入無力回天的絕境。只可惜,歷史不可假設,演義也沒有如果。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演義》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說三國 的精彩文章:

三國數位頂尖謀士如法正、龐統,投奔劉備後為什麼會成短命鬼?
胡車兒趁典韋酩酊大醉盜其雙戟,為什麼不直接刺殺典韋?原因簡單

TAG:圖說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