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我說參同契-變道 常道與還丹

我說參同契-變道 常道與還丹

「日月反其常道,故云薄蝕。陰陽循其自然,故云飲食。蓋以造化日月之合,有常有變,喻身中坎離之交,有得有失,不可不慎密也。」現在這一節是最後的結論。古代天文解釋日蝕月蝕,就是「日月反其常道」,與平常不一樣,因為日月兩個走在一個軌道上,或者太陽遮住月亮,或者是月亮遮住太陽,就造成日月薄蝕。假使不故意去遮住它,陰陽順其自然行走,等於人吃飲食一樣,吃下去維持生命,丹藥也是根據自然來的。

「蓋以造化日月之合,有常有變」,所以修道要懂這個原理,造化代表這個宇宙,宇宙太陽月亮的起落、升降、分合有常。太陽每天都是從東邊上來西邊下去,月亮的升落也是固定的,就是所謂的常道。月蝕日蝕則是變道,那是不經常的,軌道上有變化啦,用這個做比喻。「坎離之交」,水火的交媾,「有得有失"。像賺錢做生意一樣,一點一點累積起來,就成丹,使生命返老還童。搞得不對時,雖年輕也可以喪命。有得有失這個道理,要搞清楚,不可不謹慎,不可不嚴密地管理控制自己。

再看原文,「名者以定情,字者緣性言。金來歸性初,乃得稱還丹。」言語文字是一個表達,思想變成言語,言語變成了文字。每樣東西有個名稱叫名辭,古代叫名字。講到名字,名是名,字是字。我們這個傳統文化,每人都有一個本名、小名、家譜譜名,又有號,還有別號,等於現在人筆名一樣,用了幾十個都有的。後來這箇舊文化推翻了,因為一個人那麼多名字搞不清楚了。過去我也有很多字啊、號啊,隨便順手寫個什麼就是什麼。他說「名者以定情,字者緣性言」,「情」、「性」兩個字需要注意啊!這是我們傳統文化。名以外有個字,字是對這個性來講。性是體,情是用,情、性是不同的。情等於現在所謂講情緒,像喜怒哀樂啊,衝動的妄想、妄念也是屬於情的;性是靜態的,不動的,寧靜的那個是性。性是先天,是體;情是後天,是用,我們一般的只是用情。所以真正明心見性,是由用歸體,返本還源。

「金來歸性初」,金是後天性命修法起作用,返回來回到性。什麼是金呢?我們講過幾次啦,生理上肺屬金,精神上那個妄想能夠思想、能夠知覺的那個是金。知覺、感覺回到本來清凈面,氣住脈停,工夫做到呼吸停止了,乃至血脈的流行也凝住啦,就是「金來歸性初」。這個時候才叫做「還丹」。

朱雲陽真人這個批註更清楚,我捨不得把它跳過去。「此節,言金返歸性,乃還丹之了義也。」道家的名稱「金返」,是迴轉來回到性。剛才我們講過,金、木、水、火、土五行的代號,身體上肺部是金,管呼吸、管氣的。精神上有知覺的這個屬金,這是本性起的作用。身體方面工夫做到氣住脈停,精神方面工夫做到一念不生全體現,任何思想妄念都沒有了,這個就是「金返歸性」。到達這個境界,道家叫做「還丹」,就是真得到還丹啦,這是「還丹」的了義。「了義」這個名稱是佛學裡的,佛經分「了義」與「不了義」。有些佛自己講的經,那是對程度低的,在某一種特殊情形下而講的不了義教;了義教是徹底的、直截了當,講到明心見性。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訂閱我們

助人助己,轉發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先生語錄 的精彩文章:

南懷瑾老師佛法、禪宗不和你談理論,要你實證!
南懷瑾老師講佛門孝道:義在大孝的盂蘭盆經

TAG:南先生語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