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像獎的沒落,這些香港導演至少要付一半的責任!
娛樂
04-18
香港金像獎剛結束,就開始有人開感慨,香港電影已經萎靡不振,金像獎影片也越來越水,沒有了當年的含金量……甚至會恨鐵不成鋼地說上一句,香港電影已死。
但在我心中,至少金像獎不會像百花獎一樣,把獎頒給李易峰和楊穎,至少金像獎誕生出來的影帝都是靠演技,真正有實力的演員。
但是,讓港片愛好者不得不承認的是,金像獎確實沒落了,這不僅僅只是香港電影的萎靡不振,這些香港導演至少也要付一半責任!
說起香港的優秀導演,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杜琪峰、吳宇森、周星馳、王家衛、徐克、林超賢、許鞍華、王晶、成龍……隨便拿一個出來,都是當年港片輝煌的縮影。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那是港片百家齊放的年代,各種類型的電影層出不窮,有周星馳的無厘頭喜劇,有徐克的武俠、王家衛的文藝片、成龍的動作片、杜琪峰的槍戰片……每一位導演都在自己擅長的類型片里綻放出耀眼的光芒,這才造就了那個年代港片的繁榮。
但是,隨著這些導演紛紛進入內地,為了迎合觀眾,賺取高票房,不得不放低姿態,演員質量開始下降,劇本開始下降,甚至當年的港味也已經變得和內地電影無異。
所以,我們看到杜琪峰《三人行》後扼腕,吳宇森拍齣電影生涯最差的《赤壁》,周星馳也拍出口碑一般的《美人魚》、成龍的電影再也沒有了當年的影子……這些香港導演最終選擇了妥協。
而香港電影的萎靡不振,金像獎的沒落,這些導演也要負一定的責任吧!
我多麼希望,星爺的片子里能再次看到無厘頭小人物的達觀,成龍的電影不再有令人尷尬的小鮮肉混入,杜琪峰的電影里再次看到黑色幽默,徐克繼續拍著他的武俠,而許鞍華堅守著邊緣人物的故事……
無論時代怎麼變,我們依然熱愛和懷念那個時代最純粹的香港電影,向那些默默堅守的香港電影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