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要學好語文?

為什麼要學好語文?

為什麼要學好語文?

在談為什麼要學語文之前,大家首先要明白,語文是什麼,《現代漢語詞典》這樣解釋「『語言和文字』也指『語言和文學的簡稱』」。我們之所以要學好它,首要原因就是漢語是我們的母語,我們日常的交流離不開它。

漢字, 跟世界上其他古老文字不同,它是唯一流傳並至今使用的「活」文字。從古到今,漢字雖有字體、結構等變化,但一脈相傳,從未消亡。令我們自豪的是,這些記錄著我們祖先智慧的文字,相隔千年我們仍可以看得懂,並通過文字和祖先對話,這是其他國家和民族所不能的,作為後人,我們有責任把它更好地傳承下去。

當然,漢字本身就有著很大的魅力, 漢字里不僅有古人對自然事物的認知,也有對生產活動的經驗總結,更有對抽象思維與情感的表達。記得《開學第一課》王寧教授這樣來講甲骨文寫法中中「正直」二字的字解, 即目不斜視,奔向目標! 在我認為,漢字是一種很感性的文字,本身就很有意境。

同時,提到漢字, 免不了要提一提書法,它是漢族獨創的表現藝術,被譽為:無言的詩等。我國出了很多的書法名家,不再一一列舉,但我想提一下蘇軾的 《寒食帖》,據說是蘇軾唯一存世的書法作品,世人給予了它「天下第三行書」的美譽, 行書與楷書不同,行書追求當下的隨性,《寒食帖》其實是未經修飾的「草稿」。

筆墨之中透著真性情,漢字的書法竟可以通過筆觸抒情。 《寒食帖》中的「紙」字最後一筆拉長,尖銳的筆鋒就像是一把刀,直指下面一個小小的「君」字。這一筆混雜了太多的感情留給後人猜測。

漢字之美,美在意,美在形。學好漢語,寫好漢字, 本身就是對我們的文化的一種尊重。

學寫漢字,只是我們語文學習的一部分。 我們還有著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從四書五經,諸子百家,魏晉散文,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千年文化中積澱著為人之道,愛國之情,父母之愛,朦朧之美。而這些都等待著我們去研究去傳承。古人讀書前要凈手潔案,讀書有時候需要儀式感,這是一種對智慧的尊重,對先人的尊重,對文化的尊重。 認真學習,其實就是對我們的文化心存敬畏感和儀式感。

從我們自身來說,語文也是一種表達方式,我們可以用美好的方式表達我們美好的思想,並帶給別人美的享受。舉個例子,當大家看到飛起一群鳥,可以這樣說,「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或者是「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但是,如果沒有學習這些,你只能說,「看,飛起一群鳥。」嘗嘗跟我學生講我大學古代文學老師講到的那個故事,一個老漢,一輩子沒有見過大海,在晚年第一次見到大海,突然想吟詩一首,想了半天說了句,哦,大海,齁咸。其實,我們要表現大海的廣闊,完全可以借用曹操的《觀滄海》中的一句話,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我們古人說, 腹有詩書氣自華,當這些文化沉澱為我們的氣質,他就可以提升我們的魅力。

語文可以為我們打開一扇欣賞世界的窗戶, 在語言文字之美中,我們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走遍萬水千山,體察風土人情,嘗盡人間百態,懂得是非善惡。在我們和別人交談的過程中,就呈現著我們讀過的書,走過的路。

當然,學習語文的意義遠不止於此。記得我在上大學的時候遇到一件事,具體不再贅述,當時自己心情很不好,就覺得為什麼沒人幫我解決這事,陷在這種苦惱里無法自拔,後來突然想起了高中語文老師讓我們一起背過的一句話,才慢慢釋懷,原句是,有人幫你,是你的幸運,沒人幫你,是公正的命運,沒有人該為你做什麼,生命是你自己的,你應該對自己負責。自那後每每遇到同樣的事,心裡就會默念這句話,少了一份抱怨,多了一份平和。讀書可以為我們人生之路撒下很多陽光。同事,書本也教給我們很多做人的道理,以前讀過的書,慢慢會內化為心裡的一桿標尺,丈量著以後的行為,讓我們不會走錯路,有句很流行的話這樣說,愛閱讀的孩子不會變壞。語文,其實是一種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教育。

海德格爾說,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學習語文,徜徉在書的世界中,本身就是一種詩意的生活。

最後,從大處來說,它能「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是我『們文化發展的母體,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當然,語文是一種積澱,需要長期的閱讀積攢起來的素養。不是權宜之行而是終生之法,不是一技在手而是一生之道。需要大家終身學習之。

喜歡的話,長按上面的二維碼,關注我們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陌上花開緩緩行2017 的精彩文章:

TAG:陌上花開緩緩行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