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星巴克宣布全美 8000 家門店要停業三小時重新培訓員工,事件升級怎麼如此之快?

星巴克宣布全美 8000 家門店要停業三小時重新培訓員工,事件升級怎麼如此之快?

星巴克今日宣布,5 月 29 日,全美所有直營店面將停業三小時,這三小時將用來做內部反歧視培訓。此舉涉及到 8000 家門店、17.5 萬名僱員,停業帶來的損失預計將達到 1670 萬美元。

上一次星巴克如此大規模暫停營業還是在 2008 年。當時回歸 CEO 一職不久的霍華德·舒爾茨讓全美直營門店暫停營業三小時,重新培訓拿鐵咖啡店製作,以此向顧客和店員表明星巴克對待咖啡質量的認真程度。

這一次同樣是為了表明態度。這是星巴克對最近美國「抵制星巴克」活動的最新回應。

過去兩天在紐約和舊金山的星巴克門店,《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觀察到一切如常。激烈的言辭與抗議都在社交網路上流傳。

在引爆這次抵制活動的星巴克店員歧視黑人事件發生地費城,抗議者們於周日舉行了示威遊行。集會開始於星巴克外,抗議者隨後進入室內與經理對質。

「我們今天不想讓這家星巴克賺到錢。」抗議活動的組織者之一、黑人和布朗工人集體的聯合創始人阿卜杜勒-阿里·穆罕默德說:「這就是我們的目標。」抗議者們在早上 7 點剛過不久就來到前台,高呼:「星巴克咖啡是反黑人的咖啡店」「我們會把你們關了!」

在傾盆大雨中,抗議者們聚集在商店外面,店內看起來一切如常。然而,坐在餐桌邊喝咖啡的大多數人都是星巴克的地區領導人。

「過去幾天,我和星巴克的管理團隊都在費城傾聽社區的聲音、認識自己的錯誤、探討將做些什麼來彌補我們的錯誤。」在道歉聲明中,星巴克 CEO 凱文·強森說。

星巴克數次轉型的主導者、執行董事哈羅德·舒爾茨則在聲明中稱:「我們將從錯誤中吸取教訓,確保我們為每一位顧客都創造安全、友好的環境。」

這是星巴克現任 CEO 凱文·強森自 2017 年 4 月上任以來遇到的最大危機。


衝突因拒絕使用洗手間而起

當地時間 4 月 12 日,兩名黑人男子來到位於費城的一家星巴克,因為他們沒有消費任何東西,店員拒絕了他們使用洗手間的要求。

在美國,相當一部分快餐廳、咖啡店的洗手間只對顧客開放,很多都裝了密碼鎖。顧客需要拿到 6 位開鎖密碼才能用。

星巴克美國門店洗手間上的密碼鎖

兩人沒有繼續爭執、但也沒有離開,而是坐在店裡一邊玩手機一邊等朋友——當地一名猶太商人安德魯·亞菲(Andrew Yaffe)。

沒想到店員打電話叫來了警察,警察以「擅闖」為由逮捕了兩人,他們在被警察關押了 8 小時後獲釋。後來 911 公布的報警錄音顯示,店員稱:「有兩個人在我的店裡,拒絕消費也拒絕離開。」警方在到達現場後還曾請求支援。

有旁觀者將店內發生的情況拍下來上傳到社交網路。視頻中,幾名戴著自行車頭盔的警察包圍著這些男子。

亞菲經營著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他們約好要討論商業投資機會。現場視頻中,他憤怒地告訴警方他們在等他,質問「他們為什麼要離開呢?」亞菲在視頻里說。「你們不覺得這很可笑嗎?這是絕對的歧視。」

過了一會兒,警察用手銬把其中一名黑人護送出星巴克。另一個緊接著。

兩個生活並不窘迫、看起來也不像流浪漢的黑人並無任何暴力舉動,只是因為沒點咖啡想用洗手間就有人報警。這印證了美國種族民權運動人士的觀點,不管社會地位、教育程度如何,膚色依然影響著一個人所受到的對待。

這個視頻現在已經被播放了數百萬次。

費城警察局局長理查德·羅斯(Richard Ross Jr.)周六在一份錄音聲明中表示,星巴克不想提起訴訟,兩人後來被釋放。他們二人被關押了八個小時。

該辦公室發言人本傑明·瓦克斯曼(Benjamin Waxman)則表示,費城檢察官辦公室對此案進行了複審,並拒絕對這些人提出指控,原因是「缺乏犯罪證據」。

星巴克的發言人事後表示,關於未消費顧客是否可以使用洗手間,全公司並沒有通用的規定,每個店鋪可以自行決定。

「我們這些在場的白人疑惑的是,為什麼這樣的事從來沒有發生在我們身上。」名叫 Melissa Depino 的目擊者在自己的推特上寫道。這條推文現在已經獲得 22.9 萬個贊,被轉發 18 萬次。

費城有 40% 以上的人口是黑人。費城 The Black Lives Matter 組織很快在那家星巴克門店門口舉行了抗議,社交網路上則開始了帶有 #ENOUGH 和 #BoycottStarbucks 這兩個標籤的抵制活動。

主流媒體也很快跟上了。

事件就這樣迅速擴散開來。星巴克 CEO 凱文·強森已經數次為此事公開道歉。在周一接受採訪時,強森表示,上周對這兩名男子報警的費城分公司經理現在已經離開了公司。

周六下午,星巴克在 Twitter 上發布聲明道歉。當天晚些時候,凱文·強森發布了一份聲明,稱這種情況是「應受譴責的結果」,還表示希望親自與兩位被逮捕者會面,當面道歉。他還承諾進行調查,以幫助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星巴克堅決反對種族歧視,」他說。「遺憾的是,我們的做法和培訓導致了糟糕的結果——打電話給費城警察局的依據是錯誤的。我們的商店經理從來沒有想過要逮捕這些人,這件事本來就不應該發展成現在這樣。」

名人和政客們也呼籲採取行動。費城市長吉姆·肯尼 (Jim Kenney)發表聲明稱這起事件似乎體現了 2018 年度典型的種族歧視,星巴克的道歉是不夠的,他將要求費城人際關係委員會審查公司的政策和程序,以及是否應該對員工進行偏見培訓。

肯尼說:「星巴克應該是一個每個人都受到同等待遇的地方,不管他們的膚色如何。」


社交網路上的抵制活動快速升溫,星巴克此前參與平權運動的政治資本並沒能抵消

星巴克之前也曾關閉過以培訓店員。除了 2008 年重新培訓做咖啡以外,星巴克 2016 年在 500 多名顧客報告了包括沙門氏菌、諾沃克病毒和大腸桿菌在內的疾病之後,星巴克關閉了 2000 多家餐廳,與員工一起討論食品安全問題,為期 4 個小時。

但這一次事態更加嚴重。

星巴克宣布關閉門店可能也不一定能解決問題。在 #boycottStarbucks 這個標籤下,社交網路上的負面情緒還在不斷增加。

4 月 17 日,同樣的事情在加州的一家星巴克再次上演。一則上傳到 YouTube 的視頻顯示,星巴克店員拒絕向拍攝視頻的黑人提供洗手間的開鎖密碼,而與他同行的白人卻成功在沒消費的情況下獲得店員的密碼。 「是因為我的膚色嗎?是因為我的膚色嗎?我不能用洗手間,但是 Weston (同行的白人)可以?」視頻里,黑人博主質問道。

在這些後續事件影響下,網上抵制星巴克的熱度雖然沒有 15 日爆發時那麼高,但時有反彈,看上去一時半會兒不會消失。

與社交網路上迅速累積起來的負面相比,星巴克多年積累的政治資本顯得毫無意義。

在前任 CEO 霍華德·舒爾茨的帶領下,星巴克做了不少有益於社會發展的舉動。

2014 年,星巴克通過星巴克基金會向退伍軍人捐贈了 3000 萬美元,舒爾茨也和前《華盛頓郵報》駐伊拉克記者 Rajiv Chandrasekaran 合著了一本描寫退伍老兵的書For Love of Country。之後,它推出了歷時十年的「星巴克大學計劃」(Starbucks College Achievement Plan),為員工補貼學費以便支持他們取得學位。

舒爾茨還曾發起名為「Indivisible」 (不可分割)運動,推出了一款售價 15 美元的同名咖啡,並承諾將其中的 5 美元捐給他在 2001 年創立的「為美國創造就業」基金(Create Jobs for USA)。

2015 年,星巴克聯絡了數家美國公司,向 16 - 24 歲的少數族裔年輕人提供 10 萬個就業機會。舒爾茨承諾,星巴克將僱傭 1 萬名既沒有上學也沒有工作的年輕人,並且在密蘇里州弗格森等地的貧困社區開店。

2015 年,星巴克跟紐約市警察局長布拉登合作了一個緩和種族關係的活動,名為「Race Together」。除了將「種族團結」的貼紙貼在了咖啡杯上,星巴克還要求店員向顧客發放這些貼紙。不過這一次,媒體對星巴克和舒爾茨的態度並不友好。媒體紛紛指責星巴克以這樣一個輕鬆的方式來涉足這個嚴肅的社會問題,多少有些不自量力。

同年,舒爾茨在《紐約時報》上公開發表文章,表示自己並沒有意願競選 2016 年美國總統。「雖然我們已經建立了一個優秀的品牌,並通過它向包括兼職在內的員工提供醫療、教育和股權扶持,但作為一家公共公司,我們能做的還有更多。」 他寫道。

就在上個月,星巴克宣布已經為所有美國員工實現了 100% 的性別和種族薪酬平等,並承諾為其海外業務做同樣的事。星巴克公布的數據顯示,少數族裔占其在美國員工總數的 40% 以上。


過去兩年里,美國人發起抵制運動變得頻繁起來

星巴克的大麻煩是最新的社交網路熱點,在那之前一周,美國社交網路的熱點還是抵制 Facebook。因為用戶隱私泄密事件,Twitter 上掀起了一場倡議刪除 Facebook 賬號的活動。

回溯特朗普的美國,線上發起的抵制活動變得更加頻繁了。

2016 年 10 月,#GrabYourWallet(握緊你的錢包),因為特朗普針對女性的不適言論,抵制者號召人們不要購買特朗普相關的任何產品

在三周的時間裡,這個標籤下就已經有將近 1.2 億的轉發和贊。幾位名人的加入也讓它更加火爆,其中就包括冰淇淋品牌 Ben & Jerry』s 的創立人、左翼支持者 Ben Cohen。

2017 年 2 月,#DeleteUber(刪除 Uber 賬號),不滿特朗普的「穆斯林入境禁令」,而 Uber 當時的 CEO 特拉維斯·卡蘭尼克在特朗普的特別委員會中。

剛剛上任的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令

要在 90 天內禁止敘利亞、伊拉克、伊朗、蘇丹、索馬利亞、葉門和利比亞這七個主要穆斯林國家的公民進入美國境內。

全美主要大城市民眾上街、去機場抗議,紐約的計程車司機們打算在 1 月 28 日 18:00 – 19:00 停止在肯尼迪機場接客,這些新移民司機以拒載來聲援在機場抗議禁令的示威者。然而 Uber 沒有參與,還取消了肯尼迪機場的動態高峰調價,使得旅客能夠以正常價格離開機場,被視為破壞抗議活動。

隨後,包括推特在內的社群網站出現抵制與刪除 Uber 帳號的運動。最終有 20 萬人刪除了他們的 Uber 賬號。最後,Uber 宣布卡蘭尼克退出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經濟顧問團隊。

2017 年 4 月,#BoycottUnitedAirlines(抵制美聯航),美聯航強制將乘客拖下飛機,被抵制

2017 年 4 月 9 日,美聯航一個航班在乘客登機後面臨超載 4 人,而被選中要求下機的乘客中有一名 69 歲亞裔男性表示拒絕,隨後被機場警務人員強行拖下飛機導致受傷。

其他乘客拍攝的現場錄影片段在社交網路上迅速傳開,掀起有關航空公司霸道條款、涉嫌種族歧視等話題的爭論,人們則在 Twitter 上發起了「抵制美聯航」(#BoycottUnitedAirlines)活動。

2017 年 10 月,#MeToo,這是一場呼籲曾經性騷擾的受害者,公開說出自己故事的運動。

10 月 5 日,知名好萊塢製片人哈維·韋恩斯坦(Harvey Weinstein)被《紐約時報》揭露了長達 30 年的性騷擾醜聞,引發演藝圈的震蕩。

就在知名女星艾什莉·賈德(Ashley Judd)講述自己被哈維·韋恩斯坦性騷擾的故事之後,一個接著一個的女性紛紛跳出來,在網路上講述自己遭遇性騷擾的故事,集結成一場聲勢浩大的運動,名為 #MeToo。

由 #MeToo 所衍伸出的反性騷擾運動席捲全球,事件至今還在發酵,法國、日本、韓國的受害者也都加入了這一運動。

對於 #MeToo 事件的不同意見,甚至還引發了新的抵制。

2018 年 2 月,#NeverAgain ,亞馬遜、聯邦快遞、蘋果等被抵制,因為控槍。

2 月 14 日情人節當天,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都會區帕蘭克(Parkland)一家高中發生槍擊,導致 17 人死亡 14 人受傷,是美國史上最為嚴重的一次高中槍擊事件,也是美國 2018 年發生的第 18 起。

作為擁護持槍自由的遊說團體,NRA 依然堅決反對控槍政策,NRA 的 CEO Wayne LaPierre 指責民主黨和媒體正利用槍擊案謀取政治利益。

社交網路上發起 #NeverAgain 為話題的抵制活動,發起人是一名佛州槍擊案的倖存學生。請願網站Change.org上也出現請願活動,呼籲 25 家為 NRA 提供會員服務的公司切斷與該組織的聯繫。

很快,至少 15 家公司公開明確不再為 NRA 會員提供特別的折扣服務,涉及金融、交通運輸、信息服務多個行業。

那些沒有明確表示拒絕為 NRA 繼續提供服務的公司則被加入了新的抵制名單。名單包括 FedEx、亞馬遜、蘋果、YouTube、Roku 等等。科技公司上榜是因為它們沒有封殺 NRA 的電視台。

2018 年 3 月,#DeleteFacebook,因為用戶隱私事件,人們在 Twitter 上發起對 Facebook 的抵制活動。

2018 年 4 月,#BoycottChanel,因為老佛爺 Karl Lagerfeld 對#MeToo 運動的反感態度,抵制香奈兒

「我很反感 #Metoo。我甚至都不吃豬(#BalanceTonPorc 為法國版 #Metoo 運動,意思為『揭發那頭豬』)。讓我感到最震驚的是,那些沒有名氣的模特花了 20 年才記起來發生什麼事情,更別提這些指控連控方證人都沒有。」被問及對反性侵運動 #Metoo 的看法,84 歲的老佛爺 Karl Lagerfeld 的態度引發了社交網路輿論不滿,引發對他參與的品牌香奈兒的抵制。


社交網路時代,發起和加入抵制運動都變得容易起來

芬蘭圖爾庫應用科學大學的教授 Harri Jalonen 早先引述多個研究稱社交網路能讓小型事件很快升級為大型事件甚至是全球化的事件。而在社交網路上更容易傳播的是負面情緒與消極偏見。這多少與這樣的現象有關:相比起愉悅的記憶,人類更容易回憶起不太愉快的那些。社交網路則放大了這一點。

在社交網路還不夠發達的時候,抵制活動基本上都在線下發生:人們約定好在一個時間地點集合,舉起告示牌,或是高喊著統一的口號。為了一場抗議,人們需要準備統一的標語、飾品或是統一的著裝。但是在社交網路時代,一個標籤就可以發起一場運動,而參加一場抵制也變得空前的容易。

抵制運動並非都有道理。比如 2017 年年初紐約計程車司機罷工抗議特朗普的穆斯林禁令,更多乘客轉而使用 Uber。這時候 Uber 其實沒什麼選擇:

正常啟動高峰定價,讓乘客面對數倍於平時的價格,無疑會被指責為發災難財;

禁止司機前往機場接人,作為一個平台,他沒有理由這麼做。

最後 Uber 選擇人工暫停該區域的高峰定價,就被貼上支持特朗普的標籤。說起來當時的 Uber CEO 卡蘭尼克在 2008 年奧巴馬當選前就是他的支持者,不但捐過錢還自費去華盛頓參加就職典禮。

參與抵制運動的人往往不會考慮那麼多。類似的,亞馬遜是一個堅持在美國所有州不賣槍的零售商(在此次大規模康以前,沃爾瑪等大零售商在部分地區是賣槍的),但還是在今年 2 月因為沒有按要求在自己的視頻平台封殺 NRA 言論而遭到抵制。

打個標籤發起抵制、加入抵制,比線下的集會來得容易太多,也因此變得越來越隨意。同樣今年 2 月,同樣因為沒有封殺 NRA 言論抵制蘋果的時候,抵制運動的發起者們很多在用 iPhone 發出抵制信息。

而商業公司被綁上政治訴求後,為平息民怨也往往很快妥協。對於抵制運動的參與者來說,某種形式上的勝利到來了。至於問題根源是不是得到解決,那就是個太複雜的問題。

加速信息傳播的網路,讓抗議活動蔓延到更廣的範圍變得容易。但也讓人們變得更為二元對立。

題圖來自視覺中國、VisualHunt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好奇怪下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被亞馬遜收購 7 個月後,全食超市發生了哪些變化?
摩拜 27 億美元出售,這個市場最終還是巨頭戰場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