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患者千萬不能做的幾件事
藥物治療必須走出的誤區
得了帕金森病,藥物治療是首選。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對帕金森病的認識不足,仍存在不少誤區,導致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甚至早早地放棄了治療。
誤區一:反正治不好,吃不吃藥都一樣。
帕金森病是一種慢性疾病,目前尚無特效方法可以治癒此病。於是,不少病人在得知這個病治不好的時候,就對治療失去了信心,覺得「反正治不好,吃不吃藥都一樣。」有些患者一聽說自己得了帕金森病,就認為是「被判了死刑」,然後非常沮喪、無助和絕望,甚至自暴自棄拒絕治療。其實,比疾病更可怕的是患者的絕望和自暴自棄。
一旦被確診為帕金森病,這頂帽子就要戴一輩子。但是,我們不能過度悲觀,因為帕金森病的病情進展並不快,也不會直接危及生命,目前中藥治療已經取得了較大進展,有20年病史的患者還能生活自理、運動自如的比比皆是。目前,全球有成千上萬的科研人員正在研究帕金森病的治療,我們相信總有一天這一病魔會被征服。即便是當前,帕金森病也是可以治療和控制的,及時規範的藥物治療可以改善癥狀,延緩病情的進展。
誤區二:葯越吃越「僵」,不如不吃。
有些家屬覺得患者吃藥後身體變得越來越僵硬,活動同樣不方便,不如不吃。
帕金森病是由於腦內產生多巴胺的黑質細胞變性壞死,多巴胺產生減少,表現出的各種癥狀。適當補充多巴胺類藥物,可以改善這些癥狀。但是「是葯三分毒」,一般來說,藥物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副作用,治療帕金森病的藥物也不例外。長期吃藥後,會出現肢體不自主舞蹈樣動作和藥效作用來去無蹤的運動副作用,臨床上稱之為癥狀波動、異動症、開關現象和凍結現象等。
針對這些情況,我們可以通過中藥治療,來降低併發症的發生率。不能因此而否定藥物治療的效果,更不能排斥藥物治療。對比帕金森病給患者帶來的危害,比如嚴重震顫、運動不能、語言障礙、吞咽困難,完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等,顯然,選擇藥物治療是利大於弊的.
誤區三:吃久了耐葯,盡量少吃或推遲吃藥。
長期吃藥可能會產生耐藥性,藥物的療效會越來越差。所以,不少患者和家屬就努力減少藥量,或者在醫生建議藥物治療的時候推遲治療的時間。
帕金森病不是吃幾個療程葯後癥狀緩解就可停服,而是如果一旦吃上,需要終身吃藥。然而,藥物治療最有效的時間一般只有4~6年,隨著吃藥時間延長,療效越來越低,劑量越來越大。「過早或過晚服用藥物都是錯誤的,如果癥狀輕微,對工作和生活沒有影響,可以暫時不吃藥或服用一些神經營養類藥物,推遲服用多巴類藥物;但如果癥狀明顯,就應該及時吃藥,以控制癥狀。有的患者一開始吃藥就選擇效果最明顯的多巴胺製劑並且不控制劑量。殊不知,該類藥物效果明顯,如果劑量過大,就讓副作用提早出現。因此,對年齡較輕的早期患者,應選擇多巴胺受體激動劑,該類藥物雖然效果欠佳,但可推遲藥物副作用出現;對年齡較大的早期患者,可應用多巴類藥物。」
如果不幸得了帕金森病,我們就應該幫助老人正確認識帕金森病,而認識得越清楚,恐懼感就會越少,也越能配合醫生的指導,進行科學規範的治療,延緩疾病的發展。
TAG:空白1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