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陳香梅的幾位重要親友

陳香梅的幾位重要親友

陳香梅女士

2018年3月30日,一代傳奇女性陳香梅不幸逝世。這不僅讓人想起其生命中的幾位重要人物——他們有的是其至親,有的是其初戀情人,有的給她帶來最快樂的時光。那麼,他們和陳香梅之間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祖父:陳慶雲

出身書香仕宦之家陳香梅是位天主教徒,祖籍福建漳州,客家人,曾祖父遷居廣東南海,後來祖父陳慶雲(陳曉雲)由南海遷至廣州荔灣。

陳慶雲是一位晚清秀才,未在仕途進取,改業經商,在廣州居住,常往返香港,有幾條商船,在香港算是大商賈,30歲時任中國最大的洋務企業輪船招商局的總裁。36歲時,因為經商失敗,大年三十債主上門討債,惡語傷人,陳慶雲從五樓跳下自殺身亡。

祖母是位書香之家的小姐。祖父死後留下寡妻二妾及未成年的孩子。為了還債、度日,將田產、珠寶等值錢的東西差不多典賣殆盡。她含辛茹苦,撫育遺孤,設法讓兩個兒子赴英美留學。

外祖父:廖鳳舒

廖鳳舒

陳香梅的外祖父廖鳳舒(廖恩燾)是廣東惠陽客家人,是廖仲愷的親哥哥,一同參加革命。

民國時期,他先後在北京政府和南京政府任職,是一位精明強幹的外交官,講一口流利的英語,出任過中華民國駐古巴公使和駐日本大使。

早年,廖鳳舒與陳慶雲結為莫逆之交,居然上演了指腹為婚的傳統劇目。其後,果然天從人願,陳家弄璋(得子),廖家弄瓦(得女),遂結為秦晉之好。

陳香梅父母共生下六個女兒,作為外祖父的廖鳳舒給她們分別取名為:香菊、香梅、香萍、香蘭、香竹、香桃。

外祖母是華僑,陳香梅童年時跟著她居住於北京,抗戰勝利後,又在上海同外祖母居住,所以彼此感情很深。

廖鳳舒很有骨氣。抗戰時期,已經退休的他避居上海。儘管他與汪精衛早年為至交,但在汪氏叛國投日後,即不再與之來往,並斷然拒絕汪氏要他出任偽職的一再遊說,顯示出可貴的民族氣節。

父親:陳應榮

右二為陳應榮

陳應榮13歲赴英國留學,他是英國牛津大學的法學博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哲學博士。1923年回國後,曾任北京師範大學教務長,北京大學教授、英文系主任,並擔任過北京英文《華北郵報》的主編。後來轉外交部工作,曾任駐緬甸領事、駐美國領事、駐墨西哥公使等職。他性格內向,常以教書為樂。

抗日戰爭後,陳應榮閑居美國,1978年在美去世。

因為陳香梅是女孩子,加上不太聽話,所以她對父親敬而遠之。

母親:廖香詞

中間為廖香詞

廖香詞從小接受歐洲文化的熏陶,在法國和義大利學習過音樂和繪畫,她曾結識英國上流社會一位貴族青年,芳心暗許,對於父親訂下的盲婚抱有極大的反感和抵觸情緒。

其時,廖鳳舒膺任古巴公使,深信「女大不中留」的古訓,就將陳應榮和廖香詞分別從美國和英國召到古巴首都哈瓦那,為他們完婚。

陳應榮與廖香詞的婚姻在世人眼中算得上十分般配,哪知他們的性格天差地別,始終未能達到靈犀相通。父親少年失恃,個性沉靜,不多言笑;母親達觀豪爽,個性好動,富有風趣。

為此,廖香詞整日鬱鬱寡歡,悶悶不樂,即使在微笑的時候,也現出悲哀的神色。宛如一顆粉紅的鑽石,從各個角度散發出美麗迷人的光芒。她是一位真正的淑女,知大節,識大體,心地善良。

1938年,廖香詞身患子宮癌死於香港,年僅45歲。

當時陳香梅14歲,長姐20歲,下邊還有4個未成年的妹妹。所有後事全由姊妹們自理。而父親陳應榮一直未回來看望,並在廖香詞去世不久就在美國續弦。

舅父:廖承志

廖承志是其母親的堂弟,所以陳香梅稱他為舅父。

小時候陳香梅見到廖承志的時候,他正當壯年。因為他行蹤不定,忽隱忽現,所以在陳香梅姐妹的幼小的心靈中,舅父是一個神秘的人。其母親告訴女兒,舅父在打游擊。他十分健談,但絕對不談其工作,只是天南地北說些無關緊要的事情,尤其喜歡和小孩胡鬧。

鄧小平接見陳香梅

1980年,陳香梅帶著美國總統里根的親筆信訪問北京,下榻北京釣魚台國賓館,除夕夜,鄧小平和廖承志陪她吃年夜飯,一邊吃一邊講笑話。陳香梅如同天真的少女般地模仿鄧小平講四川話,「你可曉得,你的舅舅是『妻管嚴』來子……」模仿得惟妙惟肖。

廖承志

1983年6月,廖承志逝世時,她曾親往我駐美使館,簽字弔唁。後來回國時又到廖承志家裡祭奠。

老師:李潔吾

陳香梅心懷感恩地說:「我一生小有成就,要感謝小學、中學和大學的老師和教授。這些師長對我的影響可說用之不盡,刻骨銘心。我能在40年中出版45本中英文書籍,而且有10多本是暢銷書,首先要歸功於李潔吾老師。」

陳香梅在北京的孔德小學(今北京六十七中)讀的小學,一年級的老師是李潔吾。李老師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有很好的國文根基,教育學生有方,而且對學生關愛有加。他在一年級就訓練學生多讀多寫。他要學生先從寫日記開始,開始寫時只說天氣情況,但到了三年級就要寫讀後感。李老師要學生每天寫小楷,每月至少要有一篇課外讀物的讀後記。

李老師終年穿著陰丹士林布的深藍色長褂,戴著眼鏡,在陳香梅幼小的心目中,他是一位值得人尊敬的老師。

寒暑假學校不上課了,他鼓勵學生和他通信。陳香梅和他通信多年,直到抗戰初期北平發生戰亂,他們才失去聯繫。

陳香梅於1936年逃難到了香港,從此年到1942年,陳在香港讀中學,李老師還在孔德小學任教。兩人時常通信,一起談詩論文。他的書法很工整,而且每封信都有兩三頁,陳香梅可謂是其得意門生。

1941年香港淪陷後,陳香梅和李老師失去了聯繫。

1980年冬,陳香梅以美國里根總統特使的身份,被派往中國和鄧小平、廖承志見面。

這是陳香梅離開大陸30年後,第一次以貴賓身份回到祖國,而且是回到其出生地。她被安排住在國賓館所在的釣魚台。

一天,服務員說孔德小學的師生歡迎陳香梅回母校參觀。到了校門口,她竟然在校門口看到了分別40多年的李潔吾老師。因為要給她一個驚喜,所以孔德學校未事先告訴她。陳香梅和老師緊緊握手,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從此,師生兩人又開始通信了,直到1990年李潔吾逝世為止。

初戀情人:伍耀偉

1941年夏天,剛高中畢業、已經考上嶺南大學中文系的陳香梅,和女同學哥哥的好友伍耀偉相識,而且彼此一見鍾情。

伍耀偉,生於1915年,比陳香梅大10歲,從唐山交通大學(今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工程師。他既瀟洒又富有,父親是香港著名的中藥店、珠寶店的老闆。

第一次見面的當天,伍耀偉便單獨邀請陳香梅星期天去聽音樂會,陳香梅欣然答應。之後,二人成為戀人。香港淪陷後,伍耀偉帶領陳香梅來到桂林,他去了重慶工作,陳香梅在桂林嶺南大學中文系求學。伍要陳香梅和他一起去重慶,但陳香梅有幾個未成年的妹妹要照顧,她們已經無法承受顛簸流離之苦了,她離不開妹妹們。

兩人分手,各奔前程。分手的時候到了,別意離情充滿他們的心間,但涌到嘴邊只是凄然一句:「不要忘了我,常來信!」

此後,陳香梅與伍耀偉通了很長一段時間信,終因兵荒馬亂失去了聯繫,彼此的浪漫史也宣告結束了。

陳納德與陳香梅

當他們再見面時,已經是在抗日戰爭勝利後的上海了。那時,陳香梅已經是陳納德夫人。他們的房子需要裝修,找了一家建築公司。有道是無巧不成書,建築公司的代表上門了,陳香梅打開門,站在她面前的竟是久違了的伍耀偉。當時他已經成家。初戀情人重逢,十分感慨,一言難盡。兩人默默無言地對視了幾分鐘後,他說:「我感到很遺憾。」她答道:「我也感到很遺憾。」戰爭就這樣改變了人們的命運。

第二位男友:聶光坻

1944年,陳香梅加入中央通訊社昆明分社,成為中央社的第一位女記者。憑著她熟練的英語和良好的素質,1945年8月上旬,她被派往採訪陳納德,兩人由此認識。

陳納德

抗戰勝利後,陳香梅回到上海,在一次採訪中認識了聶光坻。他是中央信託局的高管,40多歲,離異,有子女,但英俊瀟洒。

聶光坻對21歲的陳香梅一見鍾情,此後窮追不捨。追求的辦法就是帶她去玩。幾乎每天下午,聶光坻都會到其單位接她下班。帶她去吃晚飯,飯後,或是看電影,或是跳舞,或是去看話劇,或是去聽音樂會。這段時間是她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聶給她帶來的快樂甚至超過了初戀情人伍耀偉。

然而,陳香梅最終未和聶光坻走在一起,因為他提出結婚,而陳香梅還未想好,她對聶有好感和感情,但還未到結婚這一步,婚約的提出讓事情複雜化了,而且出現了一個更理想的男人——陳納德。

1946年,陳納德與陳香梅重逢於上海,並且加大了對她的進攻。陳納德出生於1893年,和陳香梅母親同齡,比她大32歲,而且陳納德是新教徒,而她是天主教徒。為此,她糾結了一段時間,但最後接受了陳的求婚。

陳納德與陳香梅

1947年12月21日,22歲的陳香梅嫁給了54歲的陳納德,二人在上海虹橋美華村5號的寓所舉行了婚禮,在中美引起轟動。

聶光坻儘管是中國金融界的高管,但與抗戰英雄、美國三星中將、擁有一家航空公司的陳納德相比,卻稍遜一籌。所以。陳香梅最終選擇了陳納德。事實上,陳香梅後來承認,如果陳納德沒有回到上海與她重逢,她可能就與聶光坻結婚了。

作者: 賴晨

編輯:陳曉燕 李臣

文史e家原創內容

如需轉載,

請聯絡我們獲取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團結報文史e家 的精彩文章:

霍金和他的《時間簡史》

TAG:團結報文史e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