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臉譜三國|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最後為何卻選擇劉備?

臉譜三國|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最後為何卻選擇劉備?

原標題:臉譜三國|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最後為何卻選擇劉備?


作者簡介:立早閑人,泉州人,公共管理碩士,早年因追求名利而奔波勞累,在而立之年遭遇人生第一坎後淡泊明志,致力將自己的人生閱歷轉化成文字,寫出人性之廉恥,告誡世人勿瘋癲。


在東漢三國時期,諸葛亮絕對是個笑傲天下的人物之一。諸葛亮之所以能傲視天下,是原因他不僅有大才還有大謀。諸葛亮的大才大謀不僅僅體現在隆中草廬中審時度勢對當時天下局勢的分析和實事求是對未來規劃的展望,還表現在盡心儘力對偏安一隅的蜀國治理政治才幹及鞠躬盡瘁為恢復漢室而南征北伐的將帥才能。

諸葛亮既然擁有水鏡先生口中的「兩人得一,可安天下」的卧龍稱號,卻一直躬耕於南陽,做個不求聞達於諸侯而默默無聞的鄉野村夫。再說諸葛亮還是荊州土皇帝劉表的親外甥女婿,卻不為劉表所用,甚至還遠遠離開劉表的視線,從荊州治所襄陽城內搬到城外二十里隆中,躬耕隱居,以苟全性命在亂世。諸葛亮不僅不為劉表所用,還由心認為荊州這塊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聯吳會,西通巴蜀,稱王稱霸的用武之地留給毫無統一天下志向的劉表簡直是糟蹋,不如從他手中奪取,送給有遠大理想的人作為霸業的第一個根據地。因此,諸葛亮就一直隱居在南陽不出山,無非是在借勢。借勢,可以是依靠別人的勢力,也可是乘機或乘勢。


諸葛亮借勢,一是借某方勢力來施展自己的人生抱負;二是借一個機會。而這個機會則有兩方面,即能將某方勢力手中一手爛牌打得很漂亮的時機,趁機出山;另外就是未經察舉而步入仕途的途徑,藉機上位。這就是諸葛亮出山的先決條件,即才勢結合。


敢自比管仲、樂毅的諸葛亮最終選擇依附諸侯充當客將的劉備,大概有如下原因。


即其一,鴻鵠之志。

管仲和樂毅,一文一武,一內一外,春秋戰國時期的內政和軍事的最高典範。諸葛亮自比二人,說明其才文能治國,統百官,撫百姓;武能討賊,平叛逆,誅不臣。因此,諸葛亮的志向是大志而不是小志,就是平定天下,安民定邦。


其二,藉機卡位。


諸葛亮雖是百年難遇的曠世奇才,卻未碰到值得追隨的人及其施展的平台。劉表雖是諸葛亮的姨夫,卻不是干大事的主且為人多疑,好空談,根本就沒有統一天下,恢復漢室的志向,後來還寵溺繼室蔡氏,致使蔡瑁專權。劉備雖是個不清不楚的漢室宗親,卻是個滿腔熱血,只想漢室中興,百姓免除戰火之苦的英雄豪傑。此時的劉備雖只是一個依附地方諸侯的客將,畢竟是個英雄,落難的英雄。要想漢室中興,劉備就需要發展,更需要有智者、能者來輔佐他。劉備身邊不缺衝鋒陷陣的猛將,獨少運籌帷幄的謀者。而諸葛亮是個謀者,還是有大智的人。在人才空缺的時候進入劉備陣營,正可卡位,有機會,有平台施展個人的抱負。


其三,大顯身手。


諸葛亮隱居在襄陽,如要借勢出山,無非是荊州劉表、北方曹操、東邊孫權和依附劉表的客將劉備。劉表無大志,不可依。曹操地廣勢大,人才濟濟,謀士當中不泛有郭嘉、荀彧這樣頂尖智囊在服務。而孫權地富物博,人才輩出,能人之中不缺少周瑜、魯肅這樣一流能人輔佐。如諸葛亮去了,就要跟人拼智商,耍情商,當面獻媚笑,背後搞陰謀。因此,在曹操和孫權那裡,諸葛亮根本不可能全力做事,也就無法充分發揮才能,更沒有機會大顯身手。而劉備四處奔波勞累,到處找靠山混前途,沒地沒人沒目標,卻可以白手起家,最大極限發揮自己的才能。

因此,劉備需要諸葛亮的才智,諸葛亮更需要劉備的勢力,就算劉備不三顧茅廬,恐怕諸葛亮也要主動投奔。因為劉備才是他安天下施展抱負的唯一選擇。

筆者按:抉擇,指用於較正式的場合或書面的挑選或選擇。抉擇,大多用在國家危亡關頭、個人生死悠關等一些重大事情。諸葛亮,一個敢自比管促樂毅的村野山夫,雖在職業生涯的規劃和職業角度的選擇與眾不同,但結果無疑是成功,為後人樹立了榜樣。諸葛亮從自身出發,定位明確,方法獨到,還能結合自身的實際與其所處的社會環境結合起來,在紛雜的亂世中找尋適合自己的位置,並盡己之力去實現預想中的那個偉大藍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馬晉壹 的精彩文章:

丹陽專欄|後三國時代,此人智商最高?結果被司馬懿弄死!
丹陽專欄|此人勇武堪比張遼?孫權沒有他,早就丟掉性命!

TAG:白馬晉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