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癥狀要警惕產後抑鬱症?不治療抑鬱症對寶寶有害嗎?
傷心,焦慮,情緒不穩定,易怒。以上癥狀中是否有一種符合你產後的狀況?如果是的話,說明你患上了產後抑鬱症。產後抑鬱症發病於分娩後,故而得名。實際上產後抑鬱症與普通抑鬱症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產後抑鬱症的表現多種多樣,有人把它歸納為三種類型:
類型1、第三日抑鬱:患者往往是初產婦,發病於分娩的三天內,癥狀較輕,主要表現為情緒沮喪、焦慮、失眠、食慾下降、易激怒、注意力不集中、持續數日後癥狀可自行緩解。
類型2、內因性抑鬱:發病於分娩後2周內,表現為激動、情緒低落、焦慮、無助感、無望感、最惡感、擔心養不活所生的孩子、嚴重時會擔心孩子在世界上受苦而出現殺害嬰兒的行為,然後自殺。
類型3、神經性抑鬱:多數產婦以往有神經病的病史,在分娩後原有的不良情緒體驗加重、身體不適、情緒不穩、易發脾氣、睡眠不安等。
不治療抑鬱症對寶寶有害嗎?
人生不僅有樂觀、歡樂、成功、幸福等美好的時光和心境,也有悲哀、沮喪、痛苦、茫然、失敗和不幸,關鍵是我們能否以樂觀、健康的心態去對待我們所處的境遇。
憂鬱媽媽易撫養出暴力兒童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產後患有憂鬱症的婦女,其孩子到11歲時,與那些產後沒有憂鬱現象的婦女所生的同齡孩子相比,前者更易出現暴力行為,例如在打架時使用武器。此外,這項新的研究還指出,母親若反覆受憂鬱症困擾,會使孩子出現暴力行為的風險進一步升高。
研究人員說,問題兒童長大後往往會成為有問題的大人;而該研究結果顯示,初為人母的女性如果感到憂鬱,可能是一項警訊,她們的孩子可能會面臨長期的問題。研究人員對122個家庭進行了調查,在母親懷孕、生產三個月後,以及孩子1歲、4歲和11歲時,定期詢問母親有無憂鬱癥狀與孩子的行為特徵。
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孩子沒有出現暴力行為,但是生產三個月後患有憂鬱症的母親所生的孩子易出現暴力行為,特別是憂鬱症反覆發作的母親所生的孩子更易出現暴力行為。暴力行為包括在學校打架和在打架中使用武器。
憂鬱的母親撫養的嬰兒日後之所以會面臨較容易出現暴力行為的風險,可能是由於他們較難控制包括憤怒等情緒。撫養者為嬰兒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安撫他們、對他們講話,使他們感到舒適,而這些都有助於使嬰兒平靜下來;而以前的研究認為,憂鬱的母親較難把精力集中在嬰兒身上,或難以像正常成年人那樣,用「逗趣、誇張」的口氣跟孩子講話。所以,憂鬱母親撫養的孩子可能較難學會如何減輕自己不安的情緒,從而面臨日後容易出現行為問題的風險。
出路:十招打造快樂自信媽咪
第一招、產後憂鬱可自愈
如果你只是產後憂鬱,讓自己的心緒放鬆,等待著身體對激素水平變化的重新適應。
第二招、創造健康的產後恢復環境
當你從醫院回家時,要限制人來看你。關掉你的電話,為自己創造安靜、閑適、健康的休養環境。
第三招、清淡而營養的產後飲食
吃營養豐富而又清淡的食物,享受被親人照顧的親情,感謝一餐一飯的營養和愛心。
第四招、適度運動快樂心情
做適量的家務勞動和體育鍛煉。這不僅能夠轉移注意力,不再將注意力集中在寶貝或者煩心的事情上,更是可以使體內自動產生快樂元素,使媽咪的心情從內而外地快樂起來。
第五招、珍惜每一個睡眠機會
媽咪要學會創造各種條件,讓自己睡個覺。有時候,即便半個小時的睡眠也能給你帶來好心情!當寶貝安然入睡時,媽咪不要去洗洗涮涮,而要抓緊時間睡睡,哪怕只是閉目養神呢!
第六招、幫助與尋求幫助
一方面,新媽咪的家人不要只顧沉浸在增添新寶貝的快樂中而忽略了新媽咪的心理變化。另一方面,新媽咪自己要學會尋求丈夫、家人和朋友的幫助。
第七招、期望有好時光也有壞日子
新生命的到來不僅給新媽咪帶來了歡樂,更帶來了繁重的勞動重大的責任和永無止境的勞碌和操心。小寶貝是媽咪的希望之源,他的健康與幸福與媽咪今天的表現息息相關。
第八招、自我心理調適
有了寶貝後,媽咪的價值觀會有所改變,對自己、對丈夫、對寶貝的期望值也會更接近實際,甚至對生活的看法也會變得更加實際,坦然接受這一切有益於幫助媽咪擺脫消極情緒。
第九招、換位思考,彼此理解
因為新添了小寶貝,新爸爸會感到壓力很大,他們會更勤奮地工作,新媽咪要理解丈夫的辛苦和對家庭的奉獻,不要認為只有自己「勞苦功高」。而丈夫也應該理解妻子產後身體的變化與照顧寶貝的辛苦,主動分擔家務不能全丟給妻子。
第十招、勇敢面對,科學治療
如果媽咪出現產後抑鬱症的癥狀,要及時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抗抑鬱類藥物,不要輕視抑鬱症的危害性。
※韓國男團100%成員徐旻佑,家中去世,又一個得抑鬱症的藝人?
※美國《健康》雜誌最新研究出爐,十大易患抑鬱症的職業,你中招了嗎?
TAG:抑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