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養生」,你就沒時間養生了!超醒腦的養生文!
有的人為了養生長壽,不惜花大把的時間搜羅「靈丹妙用」,而這些吹噓得很厲害的養生方法,用後的效果也並不盡如人意,有些時候甚至惹出新的「養生問題」來,所以有句話才不無反諷地說,養生的反而比不養生的死得早。
其實養生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活出人生的價值來。一些人一直忙於他們的事業,非但沒有積勞成疾,還健健康康長壽一生。
比如:
被尊為「國學大師」的著名學者季羨林壽高 98 歲,任繼愈壽高93 歲,啟功 93 歲,齊白石 94 歲,巴金 101 歲,馬寅初 101 歲,錢學森 98 歲,尚健在的周有光 109 歲……這些「大師」級人物的壽數都遠遠超過中國目前的人均壽命值。為什麼?真相尚無法斷定,但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忙。
▲方成、季羨林、齊白石、童兵、周有光先生(排名不分先後)
拿季羨林來說,凌晨 4 點左右他的書房的燈就會亮起。他說:「起來好去幹活呀!」算起來,九十多歲的他,每天的工作時間都會超過 10 小時。
齊白石也是信奉「忙」的著名人物。他要求自己每天必須作畫若干,信條是:「不讓一天空閑過。」
我國自己培養的首位新聞學博士童兵先生也說,「我沒有養生之道,我就是從早到晚傻幹活。經常連燒開水、泡杯茶都沒有時間,就是一個字『忙』。這樣也挺好,沒有閑念,也沒有貪心,心態很好。」
再看看我國新聞漫畫的泰斗方成老先生:80歲時的方成先生,背不駝、腰不弓,健步如飛,游泳動輒千米,騎車幾十里路更是小菜一碟;90歲時的方成先生,還照樣能騎自行車,走起路來比一些七八十歲的還利索;100歲的方老身體依舊硬朗,甚至仍在堅持創作。
他也將自己的長壽歸納為一個字——忙。
人體就像一台精密的機器,依賴各個「部件」日夜不停地運轉而保持生命永不停止地向前發展,雖然這台「機器」也需要時常靜養或維護,但「動」始終是其主旋律,因此才有「生命在於運動」這一名言。
我們也看到或聽到農村某婦女死了丈夫,獨自拉扯著幾個年幼的子女,她吃不飽、穿不暖、睡不好,還必須日夜忙忙碌碌超負荷幹活,雖然人很老相,但身體健康,她沒有時間生病,也不能生病,而正是這種忙碌讓她堅定而健康地生活著。
同時,人總是有惰性的,如果不樹立一個目標,並主動或被動地為之奮鬥,人就會陷於怠惰,從而疏於運動或勞作,生命質量就會受到影響。所以,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適度忙碌,給自己的身心創造鍛煉的機會,可以歸為「養生一妙法」。
所以,有時候與其整天想著怎麼養生,還不如多給自己找點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