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吃辣椒,濕氣再不排就晚了,這2碗湯橫掃體內十年濕毒!
很多人對於體內的濕氣重不是很了解,其實就是體內的水分特別的多,而且體內的水分排不出去,導致水分堆積引發身體出現一系列不良的癥狀,被稱之為體內的濕氣重。那麼,我們在生活中有哪些不良的習慣導致濕氣越老越重呢?
6個壞習慣加重體內濕氣
1、口味重
腸胃功能好壞關係到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油膩、過咸、太甜等肥甘厚味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炎症反應。
2、愛吃涼
中醫認為,生冷食物、冰激凌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給外邪創造入侵機會。因此不易過量食用,烹調時最好加入蔥、姜來減弱蔬菜的寒涼性質。
3、喝大酒
這是加重「濕毒」的關鍵因素,從中醫上來講,酒助濕邪,因此酒精盡量要少碰,更不能借酒澆愁。
4、睡不夠
從中醫角度來說,睡不夠就是脾虛的癥狀,睡好覺也能讓我們的身體更輕盈。建議每天晚上11點前就睡覺,每天增加一些運動會讓你的睡眠質量更高。
5、老坐著
久坐會使人的腦供血不足,導致腦供氧和營養物質減少,加重乏力、失眠、記憶力下降等,還會引發全身肌肉酸痛、脖子僵硬和頭疼、頭暈。
6、運動少
運動少的人常會出現身體沉重、四肢無力等濕氣大的表現。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久而久之,身體還可能出現疾病。適當運動,如跑步、健走、游泳等,可促進身體器官協調運作,加速「排濕」。
祛濕食譜推薦
薏米紅豆粥
原料:薏米和紅豆按2:1配。
做法:把薏米和紅豆洗凈浸泡一晚,把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水用猛火煮開,改慢火煮至薏米爛熟即可。喝的時候可以酌量加些冰糖或紅糖。
功效:要去濕,又要補心,還要健脾胃,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屬。夏天正好是暑氣連天的時候,內濕外也濕,用這兩味葯正好能起到一個養血、祛濕的作用。薏米,在中藥里稱「薏苡仁」,《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
冬瓜薏米鴨湯
材料:老鴨半隻,薏米1把,冬瓜兩斤,姜、料酒、鹽、白鬍椒粉、小蔥各適量。
做法:
1、老鴨去頭、腳和屁股,清洗乾淨,去掉多餘的油脂,剁成大塊。
2、姜切片,冬瓜去皮切大塊,薏米洗凈提前浸泡備用。
3、炒鍋內不放油,將鴨塊放入,加兩三片姜一起,翻炒,炒到鴨肉變色時,加入少許料酒,繼續翻炒到鴨塊收縮,往外冒油。
4、將炒好的鴨塊轉入砂鍋,加入剩餘的薑片,放入足量開水及泡好的薏米,燒開,再轉小火燉1小時。
5、在湯鍋中加入冬瓜和少許鹽,中火再燉20分鐘即可,撒切碎的小蔥和白鬍椒粉即可食用。
功效:冬瓜可清暑解毒,薏米有健脾祛濕、美白消腫之功,鴨肉則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之效,將三者同煲成湯飲用有一定的食療作用。此湯清甜香濃,不僅有清熱解毒、消暑祛濕之效,還有減肥消脂、美白祛痘的作用,很適合MM們夏天常飲,以達到美白養顏的目的。
圖片源於網路
※濕氣太重渾身不舒服?只需廚房這一物,輕輕一滾,濕毒一乾二淨!
※如果這5個表現佔2個以上,是在提醒你:該要去除體內濕氣了
TAG:濕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