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一場杜鵑花事
油菜花閉,杜鵑花來。
每當春回大地,杜鵑花就開得滿山遍野,一簇一簇火紅奪目,令人心動,比如前段時間,在朋友圈刷爆的大徐鎮十里相思古道、樵夫古道上的杜鵑花。不過,山路陡峻,恐自身體力不支,攀爬到一小半,就原路返回了,是為憾事。
上個周末,遊走茅洋文山村,只見一片片杜鵑粲然盛開,美不勝收。不去大山深處,也能這樣零距離賞一場別樣的春日花事,不由讓人心花怒放,喜上眉梢。
山上的杜鵑花有著滿山遍野的美,而這裡由農家栽培的杜鵑花美在繁複、美在多彩。在這裡,賞杜鵑花,如果單獨地看一株花,它的美艷多少有些孱弱,而當無數株同類的花樹匯到一起來,連片地綻放,那種群體的美是震撼的。不信,你仔細看,有白杜鵑花,白得似雲,那麼嬌嬈;有紅杜鵑花,紅得似火,那麼奔放;有粉杜鵑花,粉的似霞,那麼明媚。那一個個喇叭形的花朵里,含著一棵棵閃閃發光的水珠,十分的耀眼,華光四射。旁邊的其它花兒雖使出了渾身解數,也蓋不過杜鵑花艷麗的鋒芒。 剛下過一夜春雨,讓花田裡的杜鵑更加招人喜愛,晶瑩的雨珠綴滿花瓣和綠葉,太陽一出來,暖暖的泛著光澤,煞是好看。蹲下身近距離地觀看每一朵杜鵑花,形狀不同各有品味,單瓣的杜鵑清秀靈氣,重瓣的杜鵑花繁複雍容,挑著最合心的時間肆意開放著。
杜鵑花的美,古往今來的愛花者都想將它攬入懷中,更近一點距離觀賞。唐代時就已經有人將杜鵑花移栽到家裡。白居易就做過這樣的事情,不過他第一次移植杜鵑並未成活,寫下了「爭奈結根深石底,無因移得到人家」的詩句以自嘲。數年後,白居易終於成功在自己庭院里種植了杜鵑,興緻盎然地寫下:「已憐根損斬新栽,還喜花開依舊數」。此後歷代,很多文人墨客們爬山上親手採挖杜鵑移植到自家院落觀賞的,繼而逐漸走進尋常百姓人家,開在春天裡,開在芳華處。
作為一種親民的花,杜鵑已經跨越了國度。早在19世紀末,不少西方國家派人到中國采走了大量杜鵑花標本和種苗。其中,英國曾先後七八次到中國採集了三百零九種杜鵑新種,引入愛丁堡皇家植物園種植,大放異彩。同樣,清道光年間,中國已引進了被稱為「洋鵑」的國外杜鵑進行栽培,讓杜鵑的花色、花型變得更加多姿多彩。
遇上正趕過來噴霧殺蟲的花農,跟隨著一條一路歡跑的小狗。上前攀談了幾句,花農介紹說,這裡有十多個品種,不少杜鵑花是從很遠的地方引進來實驗栽培。等它們能夠適應當地的環境、氣候,就可以分批移植到城區的公園、綠化帶以及住宅庭院處種植,讓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都被杜鵑花包圍,在最美麗的季節,亮出最精彩的紅粉之美。
陽光不燥,春風習習,杜鵑花開得那麼鋪張、那麼恣意。田間地頭,處處花潮湧動,一縷縷清香沁人心脾,使人頓時忘卻了世俗的紛擾與煩憂。如果要看杜鵑,你就趕緊到鄉野來吧。選上一個微雨初晴的清晨,在春風沉醉處感知和親近美麗的杜鵑,多美!
文字 | 攝影:石明
TAG:明眼看世界 |